专栏名称: 河北日报
河北日报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节课  ·  今天,怎么做到无痛上班? ·  昨天  
生态梦网  ·  紧急提醒!滨海人明后天冷到哭! ·  昨天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  ·  津城二十四节气|今晚22:10,天津将迎来—— ·  3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即时零售的三大天坑:前置仓、低价、24小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北日报

最新!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公布

河北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1-16 16:2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人社部官网最新公布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数据。目前有19个省份的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或超过2100元,其中四川、重庆等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文章还探讨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者利益的影响,包括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带来的分配结构变动以及可能影响的劳动者其他待遇水平的提升。此外,还介绍了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用人单位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将承担的责任以及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更新

人社部官网公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共有19个省份的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

关键观点2: 多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四川、重庆、新疆和山西等省份在近年来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四川和重庆的具体调整细节被详细阐述。

关键观点3: 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者利益的影响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与劳动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劳动者的收入,还影响与之挂钩的劳动者其他待遇水平的变动。专家指出,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和让劳动者普遍受益。

关键观点4: 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和用人单位的责任

文章解释了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并指出了用人单位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将承担的法律责任。

关键观点5: 不同档次最低工资的原因及考虑因素

不同省份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CPI、职工社保和公积金等因素。


正文

2025年1月14日
人社部官网最新公布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最低工资标准
一起来看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9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
2024年以来,江苏、浙江、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北、湖南、内蒙古、四川、重庆、山西、新疆等省份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四川从2025年1月1日起,对全省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本次月最低工资调整,由原来的三个档次调整为两个档次。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2330元、第二档为220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23元、第二档为22元。
重庆从2025年1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从具体标准来看,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全日制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33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3元/小时。 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全日制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2元/小时。
新疆和山西也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2025年1月1日起执行。
另外,2024年,还有江苏、浙江、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北、湖南、内蒙古等10余个省份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数据显示,目前31个省份中,有19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或超过了2100元;8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或超过了2300元。
另一方面,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在31个省份中,有4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为四档,有18个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三档,有4个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两档,其余5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只有一档。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存在明显差异,比如大城市和县域,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最低工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在实践中,最低工资标准看似与大部分劳动者实际收入关联不大,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与之挂钩的劳动者其他待遇水平也会产生相应变动。比如,企业在计算员工加班费、社保缴纳基数等方面,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予以提高。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这意味着社会保障水平相应有所提升,有利于让劳动者普遍受益。
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其中,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用人单位如果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将承担什么责任?

用人单位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将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不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依法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对违反最低工资标准规定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有权投诉举报,举报途径包括12333热线、属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等,也可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为啥会有不同档次的最低工资?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 《最低工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执行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换句话说,从省域范围内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出发,各省有了相对自主的划分权,最低工资划分也不再追求“笼统”,而是依据实际,更有“层次感”。

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就业状况等因素。

新闻多一点

今年“三九”为何没以前冷?出了“三九”,还会冷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