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猪的思考笔记
一个阅读者、旅行者、学习者和设计者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自贡网  ·  哪吒也有“小目标” ·  昨天  
自贡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2 天前  
食品论坛  ·  培训通知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猪的思考笔记

新年的三个小问题

安猪的思考笔记  · 公众号  ·  · 2020-01-01 22:46

正文

新年的第一天转眼来了。以前日子平淡,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必须要敲锣打鼓隆重一番,写总结、定计划是保留节目,少不了的还有一番伤春悲秋。现在天天是生死,元旦便隐退到幕后,成为了无数平凡日子中的一个。

晚上在慢学校的教育创变者社群做了一个社群共创,提了三个问题,要求用一张照片和一段文字来回应,挺适合在这个时候进行总结和展望的,分享一下:

问题一
2019年,我最美好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10月份在大理云朵幼儿园和燕子老师一起做了一场为期五天的“教师深度成长工作坊”,整个过程没有特别预设的议程,更多是根据现场老师的状态及燕子老师的内容来设计我在工作坊的下一步内容,整个过程充满了惊喜。


例如,在第一天,我从燕子老师的分享中发现了一个关键词“关系”,于是抛开了原定的学员自我介绍环节,直接抛出了一个困难的问题“你如何理解关系? ”。


又如,在第四天,燕子老师引导学员们描述自己的世界观,我观察到大家极少做这方面的思考,于是在第五天设计了一个个人世界观和组织文化的洞察活动。 我以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内容,快速地从已有知识中提取并设计成互动活动,过程很刺激。


获:


  1. 所有的教学计划都是B计划。
  2. 所有的A计划都来自现场。

详情: 大理:来一场即兴的社群学习


问题二
2019年,我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感知力的提升。


这起源于两段个人经历。

经历一,五月份,我陷入到一种焦虑的状态当中,感觉有许多的压力,难以排解。月底某天的上午,我在十点有一个电话会议,去谈判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所以早上起来后,我就陷入到了更大的焦虑当中。有意思的是,在那一刻,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最近做过的一件自豪的事是什么?

这个问题扭转了我的情绪,让我发现,即使环境看起来再恶劣,我总是可以做些什么。于是我不再瘫痪,而是尽力去发现微小的可能性。

经历二,六月份,参与教育创新峰会LIFE,我在峰会上有一个关于终身学习的演讲。以前我的演讲风格是偏理性的,喜欢讲述理论、模型、解决方案等,但几乎从来不涉及到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不过,在这次峰会上,我做出了改变,我从自己的私人经历开始,再引出对终身学习的思考,最后才是我们的实践。我发现自己在现场更放松了,而且更有现场的临在感和掌控感,并和听众建立了情感上的连接,这在以前的演讲中是没有出现过的。

这两段经历让我意识到感受的价值。于是,从下半年开始,我开始专注地发展自己的感知能力,并应用到同事沟通、工作坊设计、线上社群学习体验设计、设计方法论等方面。

怎么应用?

例如:每次会议的开始和结束,都需要从自己的感受开始:我当下的状态和情绪如何?

又如:一次午餐会工作坊的设计: 设计午餐会:如何为创新学校培养新人?

经过这半年的刻意练习,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都更加放松,在创造力和与人连接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问题三
2020年,我希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作品?

一个终身学习者的城邦。


最近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当慢学校达到10万人的时候,它会是怎么样的?

显然,它跟慢学校目前的形态肯定大不一样。慢学校目前有一百多位学员,他们聚集在一个微信群里,互相认识。但当人数到达十万人的时候,显然不可能同时聚在一起,更不可能彼此认识。即使有这样的空间,这么多人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如果要形成有效的深度学习,十万人的社群应该是个社群的联合体,它就像是一个国家,里面有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小城邦(学习社群),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城邦,并加入进行学习和创造。

这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呢?可能在为这些小城邦提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管理工具吧。


这三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欢迎留言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