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udo
▼
科技与艺术的热潮席卷全球,向来有惊人创意的北欧国家芬兰也没有旁观。2017年是芬兰独立 100 周年,芬兰旅游局委托科技、音乐、艺术各界人士,用芬兰人的 DNA 谱写了一曲交响乐。而我凭借惊人的运气参加了这部名为“The Symphony of Extremes”(极致交响曲)的发布会。
除非特别注明,本文图片均来自芬兰旅游局与网络
过去几百年与瑞典及俄国的纠缠不清,使得芬兰在 1917 年正式独立之后,走上了一条十分坚决的不归路,在创意与创新这条路上绝不回头。时间是个好东西,芬兰用了 100 年的时间把这份固执与审美演变成了一个世界级标准。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多的重金属乐队的国家,这次“科技与音乐”跨界可以说是玩得十分恰当。担纲此次的音乐创作部分的是芬兰著名重金属乐队 Apocalyptica(基督启示录),这是一个用大提琴来玩儿摇滚乐的乐队。对于音乐家来说,创作乐曲可能并不难,但这一次,芬兰旅游局集结了遗传学家、科技人士、音乐人、创意人,组成了一个庞大豪华的阵容,将芬兰人的 DNA 转化成了一部音乐作品。
Apocalyptica 乐队
DNA 怎么变成音乐?我采访完项目负责人之后,终于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可以简化成一个公式:芬兰旅游局 x (科学家 + 音乐家) = 极致交响曲。
芬兰偏远群岛生活的孩子
首先是提取 DNA。这些 DNA 来自在芬兰北部极端环境下生活的普通人:在拉普兰荒野地区与十几只狗一同生活的女孩 Tinja Myllykangas,杰出的女性极限潜水员 Johanna Nordblad,在芬兰偏远群岛生活的一群孩子。所以说,官方翻译将“The Symphony of Extremes”译成“极致交响曲”恐怕略有偏差,不如直译成“极端交响曲”。赫尔辛基大学的遗传学教授的 Päivi Onkamo 联合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的 Jaana Saarela 共同完成 DNA 提取工作。
女性极限潜水员 Johanna Nordblad
在拉普兰荒野地区与十几只狗一同生活的女孩 Tinja Myllykangas
第二步是转译 DNA,让它同音乐发生关系,这也是最神奇的一步。在坦佩雷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美国作曲家 Jonathan Middleton 擅长运用算法将自然元素转化为音乐,这一次他以这些“极端” DNA 的碱基对为素材,对之进行图形化与数列化,变成了最基础的音符排列。
Apocalyptica 乐队的灵魂人物 Eicca
获得了基础音符之后,就轮到基督启示录乐队的 Eicca 上场了。他带着大提琴进入芬兰的大自然寻找灵感,将音符升华成音乐,并最终由乐队完成录制。
极致交响曲,The Symphony of Extremes
不过,在发布会现场,我们并没有看到《The Symphony of Extremes》的现场演出,取而代之的是上方这部 4 分钟的短片(在
这里
观看高清画质视频),以画面和声音共同呈现芬兰的极端之美。短片由国际知名设计师兼导演二人组 Musuta 拍摄,后期制作由芬兰历史最悠久的广告公司 SEK 完成,他们也是整个创意的幕后推手。
“这一次芬兰想向全世界表达的,不仅仅是 landscape,更是 mental landscape,”在发布会最后,芬兰旅游局局长 Paavo这样说。
念念不忘这句话,当天晚上我就离开赫尔辛基,北上拉普兰去探索芬兰的 mental landscape了。
在下方浏览更多图片:
发布会现场
作者 Ludo 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旅行爱好者,可以在他的公众号“旅逗”(traveludo)了解更多旅行故事。
▼
©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