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叫兽
每周一次,重新思考一个营销问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李叫兽

【李叫兽】14天改变计划第二期,现在开始报名

李叫兽  · 公众号  · 营销  · 2016-10-19 20: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个月前,我首次发布了一个叫做 “14 天改变计划 的线上付费营销训练营,号召数百人跟我一起用 14 天做出改变。结果名额瞬间爆满,甚至很多人用双倍价格求购转售名额。

在14天中,数百人跟我一起,用系统化方法去解决商业难题,并大量好评(阅读原文中有)。 现在,初次尝试成功后,我们优化了流程、内容和玩法,正式发布第二期。

现在开始报名: 1 4 天改变计划第二期 —— 用系统化方法,从 0 开始寻找并唤起消费者的痛点。




以下是这一期的说明:

1. 这是我们要做出的改变


人人都喜爱碎片化知 —— 今天看一个大咖的金句,明天又 5 分钟读了一篇文章,后天看到谁的朋友圈中引用了一句很有启发性的格言。

但最终,我们花费了无数时间,对大量的流行概念进行浅尝辄止的浏览,最终却什么都没有改变。

这是因为,只有连点成线的并且经过不断训练的知识,才会真正有用: 仅仅一次性听一个什么 心理账户 这类概念,就像学足球的人仅仅学习梅西踢任意球时脚部的摆动姿势一样没用 —— 要想踢出标准的任意球,你不得不从观察、选位、助跑、摆腿到最终出脚,一连串的动作都训练一遍。



这是为什么我继续推进 14 天改变计划: 我希望能够连续 14 天,让所有加入的 改变者 ,能够至少掌握一整套从 0 开始的营销方法 (这次主题还是 唤起产品痛点 )。

可是,既然要做出改 变,为什么一定要掌握方法呢?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 任何的成功,几乎都参考了一定的轨迹,而不成功的,则往往什么轨迹都没有踏上。



就拿我们认为差异化明 显的广告创意工作来说, 1989 年学术周刊 MarketingScience 上曾发表了一篇颇具影响力的研究,该研究发现:


数十年来戛纳广告奖的获奖创意,有 89% 的都来自于 6 个创意模板 —— 他们统计了 200 个获奖创意,发现将近 180 个采用了 6 个基础创意模板之一(比如后果模板)。

更为惊奇的是,他们还统计了 200 个被率先淘汰的垃圾创意,竟然只有 4% 来自于任何一个模板。

也就是说,很多被业内人士认为优秀的创意,都是套路;而让人摸不着头脑感觉奇奇怪怪的垃圾创意,没有任何套路。

同样,当你的产品准备推向市 场,想要寻找并戳中消费者的痛点,这样的工作也是有迹可循的,当你了解并训练了这些规律,就会发现轻松容易很多。


所有羡慕过别人的洞察力和成就的人,一定都知道体系化知识的好处,为此,大部分人也做了很多行动,比如买书看书、多多思考、看很多课程,但 这些行动,唯独不包括 行动 本身 —— 没有真正去用行动训练知识。

这就像一个看了所有健身教程的人,却从来没有做过哪怕一个简单的俯卧撑。

所以,在 “14 天改变计划 中,更重要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为了训练这些知识所作出的行动。

为此,在这 14 天内,你需要跟我一起,解决真实的企业问题,然后再产出可以投放的文案。

ps. 感谢分众传媒的赞助,上次学员的作业会在下个月投放到分众;这一次也会有)

比如我们这次真实的案例企业之一:

优集品是一个品质家居电商 APP ,想要抓住消费升级的机会,提供各种高颜值高品质的家居日用品(陶瓷水果刀 VS 过去我们用的普通水果刀),但是很多消费者已经习惯了购买普通货,如何讲清楚优集品是做什么的,并打动这些潜在消费者?

再比如:

懒财网是一个智能理财 APP ,帮助用户智能理财,并实现按秒计息、安全收益率高、随存随取、智能推荐并分配资产等功能, 如何 跟未知的消费者介绍自己?(大部分消费者也对智能理财没有概念。)

而你就需要先学会系统化的方法,接着跟我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再把这些方法套入到你自己的工作。


2. 关于改变,我们能帮你什么


前面已经说过:

  • 学习一整套体系化的方法;

  • 用真实的案例训练自己;

  • 代入到自己的工作;

  • 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真正应用

  • 在未来永久使用已经学会的工具……

但这里我想着重强调是另一 个: “预测-反馈训练”,让你回到伟大创意之前。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讲到,大部分人都有 “事后聪明偏见”——看到别人的成功案例好像很简单,但是一到了自己做就完全不会。

比如前几天我看到了京东新出的一个很不错的广告创意——讲了很多京东快递员辛苦送货的故事,甚至有的画面上有快递员用铁索穿越大峡谷送快递。

周围人时候一看好像很简单——首先京东最大优势不就是物流吗,所以要拿快递来说(核心信息就有了),然后借鉴之前蚂蚁金服的广告,直接讲快递员的辛苦故事,打动消费者。这不一切水到渠成吗?

但如果你真正回到几个月前他们做创意的情境,就发现想到并决定这个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京东可以说的有正品、送货、3C等领域品类优势大、售后服务等等属性,除了属性还有品牌精神、创始人故事等很多其他信息。

然后单纯送货,还有送货快、送货时间稳定、送货人专业、送货态度好、送货地域全等等很多可以说的,更别提没有方式都有不同的创意方向。

更别提还要考虑竞争对手的行动……

如果你真正到了那个创意前的场景,就会发现其实和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一样让人焦头烂额。

所以,为了让这些案例能够真实起到训练作用,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我们会为学员模拟很多伟大创意、伟 大决策之前的环境,让你先做一遍,然后给你揭晓答案。接着,再让你瞬间代入到自己的要解决的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真正吸收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且形成真正准确的商业直觉(我自己就是这么训练的)。

但我们为你准备的所有东西,占据的作用都不到20%,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努力。


3. 这是我们的计划


日程计划: 10月23日-11月5日(ps.我知道很多人双十一会忙)


Day1:开营仪式

  • 了解未来两周我们要一起完成的任务以及激发痛点的基本框架

  • 了解“14天改变计划”的规则

  • 完成阅读材料:市场停止点(猜猜其他陷入市场困境的企业是怎么做的)

  • 任务:写上你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期末会看看你是如何解决的)


Day2-3:为产品找需求

  • 学习方法:你的产品到底应该满足什么需求&消费者有哪些可被利用的需求

  • 训练:用方法,为案例产品找到需求,并且决定哪个是应该用来打广告的需求

Day4-5:哪些需求是痛点

  • 学习方法:判断需求痛点的原则&如何识别消费者痛点

  • 训练:用清单式方法,检查你为产品找到的需求

  • 完成阅读材料:猜猜哪些痛点会失败&会成功

Day6-7:根据找到的痛点需求,设置营销目标

  • 学习方法:什么是用户视角的营销目标

  • 训练1:撰写一个标准的用户视角营销目标

  • 训练2:用户视角训练,改掉自嗨毛病

Day8-9:如何用文案激发痛点

  • 学习方法:11种痛点文案套路&心理阶梯(跟用户建立关联)

  • 训练:利用“反馈训练法”,为案例企业撰写痛点文案

Day10-11:如何用文案激发痛点

  • 学习方法:最全文案自检清单

  • 训练:利用自检清单

  • 修改文案+减去自嗨

Day12-13:信息时代,如何根据行业不同,选择推广方案

  • 学习方法:改变消费者有且只有三种力量;根据品类和阶段选择推广方案

  • 训练:改进推广方案&根据学会的模型,判断哪些营销方式无效

Day14:闭营仪式

  • “14天改变计划”总结

  • 优秀学员评选+颁奖

  • 互动活动

参与方式


1. 观看直播

有些知识适合被动接受(比如观念类知识),我会放到直播中。

一般为隔天直播,直播时间为晚上8:30-9:30(偶尔会拖堂)

所有直播都可以回放,直播内容会在当天有文字版本整理

2. 阅读材料

有些知识适合主动接受(比如清单类知识),我会直接按天发给大家 每天会受到一个“14天改变日志”

3. 训练

我说过了最重要的是行动,所以训练类内容是大头。我 会给你布置各种训练任务。


4. 互动、提问、小组学习、作业评价等

比如上一期学员问了我很多优质的问题,还有很多学员组成小组学习等。

以上所有方式,主要通过微信群、网站以及直播软件微吼来实现。

费用


第二期价格为 999元 (下面的二维码购买),限额 2000名 ,先到先得。( 报名成功后不予退费。

适用人群


需要进行产品推广的人(尤其是新产品),包括创业者、产品营销负责人、市场部工作者等,不需要有专业学习经历。


(PS.上一期学员中,有55%左右是董事长、CEO、市场总监等高管)


因本期主题和上一期一样(不过内容升级),所以不建议参与过上一期的继续参与。下次我会推出不同主题的14天改变计划。

注意


本次14天改进计划为“产品痛点营销”,目的是为产品找到痛点、写出文案并且选择推广方案等,但不是讲传播创意、营销活动策划、新媒体运营等,请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结 语


14天,在一整年中,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但是我相信会创造很大的不同。

现在,长按文章开头图片,扫描二维码,开始改变!

(PS.想看看第一期的学长学姐说了什么?请点击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