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
日本数学家杉原厚吉(Kokichi Sugihara)前,我觉得自己视力没问题,
但接下来的操作,让我感觉自己可能是瞎了
。先来回答一下,
如果下面的箭头旋转180度,你认为箭头的方向会朝向哪一边?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智障,但是别急,让我们看下结果:
其实···箭头还是会向右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虽然只转了半圈,但箭头又回来了!
但如果这时候你放下一面镜子,就会发现镜中的箭头的方向与现实中的图像完全相反···
···
而这个戏耍人类双眼的装置,正是世界自顶级视错觉大师杉原厚吉代表作,其原理很简单,
因为它左右都是「箭头」
,然而,也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正经的箭头。
说穿了,
你是被观察「角度」和箭头形状骗了
。而在视错觉方面,杉原厚吉教授非常善于利用特殊形状与视角对人类视觉进行欺骗
,
在今年的「年度最佳幻觉大赛」中,他凭此技能再度夺魁。下面就是获得冠军的作品:
看起来平平无奇,一面黄色的小旗插在阶梯的矩阵结构物体上。但只要拿出镜子一照,你就会发现巧妙所在。
镜中映出的景象与我们看到建筑结构完全不同,旗子好似换了一个全新的底座:
但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被评为年度最佳,因为如果再拿起一面镜子照射另一面,你会发现,结构依然完全不同!也就说,
用三个角度看它,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结果。
但事实上,当它旋转后人们才发现,
这仅仅是一个平面图案而已
,唯一真实站立的只有那面黄色小旗···不仅如此,片纸在旋转一圈后,视错觉效果依然存在。
有没有感觉自己的大脑在燃烧?不过说起来,这已经是杉原厚吉在
年度最佳视错觉大赛中第五次获奖了
。
继续来感受一下他在2016年
获得
第二名的作品「
暧昧的视错觉圆柱
」。同样的镜子玩法,但感觉就是在贴着你的脸给你变近景魔术。原本好好的圆柱体,在镜面中直接变成了长方体···所以这是被掰弯了么?
事实上它的原型既没有那么圆,也没有那么方,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波浪状态」。所以当我们从特定角度去看,
得到的画面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
非常精妙。
(素材来源自drjames)
有没有感觉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已经崩塌了
?不少网友看完这些变化表示这一定的是电脑特效,视频剪辑。不过杉原厚吉从来不会进行反驳,反而认为这是「极大的乐趣」。他觉得自己就像魔术师,看着观众被欺骗,有着不小的成就感,毕竟,这就是视错觉带来的欢乐。
这种差别给予了
杉原厚吉灵感,他会跟据常识和视觉体验设计一个形状,
然后
利用计算机找到将一副二
维图像变幻成3D物体的可能。
简单说,当我们看到他的视错觉艺术品时,会先入为主的认定它的外观,但实际上,在特定角度下,表面上它是一个正方形,背地里其实是一个更复杂的结构
。
听着有点利用机器「开挂」的意思,但效果确实就像开了挂一样强悍。这位大触用他的计算视错觉理论创造了数十款作品,每一个都是成功的骗子。就拿「
暧昧的视错觉圆柱
」来说,其实该系列的玩法还有不少,像是6个圆圈瞬间变成6个连接在一起的三角:
但事实上它不圆,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没有「角」:
两个分离的圆柱体在镜子中可以做到衔接在一起
:
其实这根本就是两个分开的物体,只不过位置一高一低。
同理,还可以三者相接。
这种玩法在杉原厚吉手中运用的出神入化,明知道他在骗你,你却无可奈何。
再来一题,下面到底是回字形的物体,还是两者相互嵌入?
实际上都不是,它的结构远比看到的要复杂:
同理,你根本猜不透圆柱和挡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而最帅的则是五个圆环形成的「法阵」,从保持距离到环环相扣,如同魔法一般:
「
不可能的运动
」系列也有一些厉害的玩法,猜猜下面的圆球为什么能够汇聚到拱形房顶的一侧,是磁铁?还是胶水?
但其实这并不是拱形,而是一个并不规则的凹陷面。
两条倾斜的赛道,一条小球可以从高而下,而另一条竟然能逆势而上?
事实上两条赛道并不一样,是真正的一高一低。
在获奖系列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玩法。例如
一根木棍是如何穿过模板中两个并列
插口
的?
其实插口的位置是错开的,直接怼就可以:
看似小心翼翼的用木棍在四根相互平行的长方体之间穿插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