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火下南洋
星火在手,天下我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元宵节北方迎气温低点 南方陆续降温 ·  19 小时前  
美好辽宁文旅之声  ·  月上柳梢头,人约____后! ·  21 小时前  
看金坛  ·  盛大启幕!今天,金坛这里氛围感拉满! ·  2 天前  
CFC农产品研究  ·  【棉花周报】棉市复工进行时 春江水暖谁先知? ·  3 天前  
晋城城区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  3 天前  
晋城城区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星火下南洋

暗战慕尼黑,高下已分

星火下南洋  · 公众号  ·  · 2024-02-23 08:45

正文

刚结束的慕尼黑安全会议,虽然主题是“通过对话促进和平”,可实际上却是中美“安全观”的对话研讨会。同时,也是中美在激烈的进行“欧洲争夺战”。 从中国外长王毅和美国务卿各撂下的一句话来看,高下立判。

由于拒邀俄罗斯参会,这一届慕安会的主角实际上就是中美欧三方。欧洲是主持方和提问者,中美则是各自上台推销演义自己的安全观价值观。中美之间的最重要的工作则是欧洲“争夺战”。

这一次受邀参会的王毅外长,在会议上突出强调了中国的安全观。

《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这是王毅外长演讲的主题。强调了: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始终保持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

而布林肯则在演讲中则只是老生常谈的重复强调:美国坚定的维护自身和盟友的价值观和利益。

从中美在慕安会期间各自的表态和活动,以及主要媒体的分析来看,显然是在暗战欧洲争夺战。

美国是希望把盟国统一在自己的战略之下共同应对中国和维护西方优势,强调的是重构世界秩序的大国竞争。

而中国方面显然主要是在与欧洲大国进行积极的战略沟通,希望能够消除战略分歧增强战略互信,强调的是重构世界秩序的大国合作。

有意思的是,中美外长在参会期间各撂下的一句话,都非常的有深意。

王毅外长在与布林肯会晤时撂下了一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是说给美国人听的,同时也是说给欧洲听的。

恶也好,善也罢,都是“积小成大”。恶与善并非完全指的是好与坏,而是利益和损失的大小问题。

不断制造摩擦,也就是积小成大的过程。大恶自然是激烈的对抗所带来大的损失。反之,不断的扩大合作领域,同样也是积小成大。大善即意味着会获得巨大的合作利益。

目前的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时期,是相向而行还是相互对撞?这是一个选择问题。

同样,中欧关系也是如此。近一段时间以来欧洲似乎有意加速推动“去风险”。如果把去风险最后变成了去中国化,那就意味着是脱钩断链。 以目前欧洲的处境,恐怕还承受不起这个代价。

王毅外长的这番话,很有点丑话说在前面的意图。当然,王毅外长与欧洲大国的互动绝不限于这一句话。合作共赢或互利合作的诚意也是满满。

这一次不仅借参会之机与德国总理外长进行了会晤,同时也与加拿大、乌克兰外长进行了会晤,还访问了西班牙与法国。

重要的是,相关对话的气氛都不错。最大程度释放中国的善意和主张。而从 西方媒体的报道来看,虽然不能说完全赢得了欧洲,至少增加了欧洲在去中国化问题上的犹豫不决,也就是打乱了美国的计划或步骤。

而布林肯在参加一场有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和印度外长苏杰生等重量级人物参加的小组讨论会时则发表了一通令人非常吃惊的言论。

在主持人问及中美战略竞争以及中美争夺盟友的问题时, 布林肯竟然说了一句:“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

布林肯的这句话,似乎是西方政治的一句非常露骨的格言,意思就是“不做美国的朋友,就是美国的敌人”,这话中国人听了,应当是不会有太多感觉,可是欧洲人听了,感觉恐怕就不会太好了。

自拜登上台后,一直以修复盟友关系的名义要求欧盟在中美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而欧洲人也一直明确给予了拒绝。因此,每当拜登政府提出一项大的战略的时候,欧盟也总是提出自己的战略,以表明战略自主的意识。

这令美国是非常头痛不已。可以说, 正是因为欧盟一直拒绝在大国竞争中选边,所以拜登才从原本要建立可预测稳定的美俄关系,变成了拱火乌克兰战争。

拱火乌克兰战争,就是一个一箭双雕之计。即可以削弱俄罗斯这个强劲的对手,又可以加强对越来越不听话的欧洲的控制。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欲发战争财。

实际上,目前来看,削弱俄似乎是不大可能了,而强化对欧洲的控制,或者说增强欧洲对美国的依赖,这一目标已经几近实现。

欧洲原本一直明确表态拒绝在中美大国竞争中站队,更反对阵营对抗。可随着乌克兰战争的深入以及中美大国竞争的激烈进行,欧盟近一段时间似乎开始与美国相配合着推动去风险了。

一旦中欧之间的经贸冲突爆发,去风险恐怕就会成为脱钩或者说去中国化。美欧在战略上就更趋一致,那接下来自然就是阵营对抗了。

因此,目前中国的当务之急也是争取欧洲回心转意,或者说阻止欧洲制造冲突的冲动。 既不能在原则问题上退让,也不想把矛盾激化,那就必须是让欧洲人明白去风险的危险性。

而由于欧盟的原定立场有松动,所以美方近来似乎更急于借机把欧盟拉进自己的怀抱。

尽管近来中美关系表现趋缓之势,可任谁都清楚双方是在明争暗斗,同时也是在暗中布局。

未来十年左右时间是中美一较战略优势的关键时期。 十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陷入战争困局和经济前景不明的美国,显然比中国的麻烦更多。而中国正在取得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中国可以消耗得起,而美国应当是等不及了。 特别是布林肯的这一句“餐桌菜单”论,表明了美国已经对欧洲盟友失去了耐心了,开始要强逼了

这个意思很明确,不站队美国一道打压遏制中国,就一定会成为美国打压的对象。当着盟国外长的面说出如此露骨的话,或者说在欧洲人面前说出这样露骨的话, 可以说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迫不及待,而是凶相毕露了。

尽管欧洲人碍于西方盟友以及世界霸主的身份不好发作,可这样的威胁会令欧洲人极其不满。

布林肯可能认为采取强硬的态度可逼着犹豫不决的欧洲尽快的做出选择。然而,这一表态恐怕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目前的欧洲,真的是到了生命攸关的选择关头了。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已经是让欧洲人惊恐不已。 一旦特朗普上台,欧洲肯定没有好果子吃,还希望着老迈的拜登能够击败特朗普。

可如今看来,即使是击败了特朗普,欧洲人同样不会有安稳的日了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