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周六聊天!
这周想跟大家聊聊“斜杠青年”这个词,
什么是斜杠青年呢?
身兼多职、跨行、有几种职业身份。
听起开很美妙啊,
想干什么就去做了,
一样也没亏,
事实上,
这其中也有很多痛苦和纠结。
我自己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斜杠青年,
回顾我过去做的事儿,
完全没有职业规划可言,
想到什么就去做了,
一直在做加法,
把许多事情都体验了一遍。
大学毕业后我先成为了一个短片摄影师,
婚礼、时尚、商业、短故事,
那时候穷,谁给钱就拍谁,
饥不择食地都尝试了一遍。
没多久后我又跨行客串了几次Vice的主持人,
跟着摄制组跑遍了世界各地,
新鲜的角度和人群极大地解放了我的视野。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开始拍vlog,
这种自由又生猛的创作方式带给我很多快乐,
我又乐呵呵地变成了视频博主。
一直以来我都在断断续续地写文章,
去年才开始正式打理自己的“博主”事业,
并开始尝试商业合作,
逐渐地接受了这个新身份。
摄影师/网红/视频博主/主持人/创业者,
有时候连我的朋友家人都搞不清我在干嘛。
我自己也一度陷入困惑,
不知道为什么,
有一阵子觉得特别瞧不起自己。
好像我打开了很多条通道,
但是每条通道的完成度都只有20%-30%,
充满挫败感。
我身边有很多非常专注的人,
他们都只做一件事。
韩夏只拍片,
她对电影有梦想。
石头只设计衣服。
她喜欢服装。
俏俏就是人类学家,
她从事一切事情都与此相关。
有时候我很羡慕这些人,
他们打开的道路虽然没有我多,
但是完成度都比我高多了。
两种声音不停在在打架,
一种声音说:
做减法!做减法!做减法!
这个声音不停传到我脑子里,
另外一种声音又说:
专心致志不好么?!
好,但不一定是最适合我的那种。
当然,如果只说苦的一面,
也并不公平。
因为是斜杠青年,
我绝对获得了更多机会。
视野变得更宽阔,
人生观也会因此不同。
而且我常说生命在于体验,
我也确实这么做了,
这个体验感本身带来的经验和快乐,
确实是又刺激又兴奋的。
斜杠青年在西方早有前辈。
放眼美国,
如同Casey Neistat这样的youtuber,
从拍摄vlog出身,
现在创业、做app、成立公司,
也在不停地跨行,
重组资源创造新格局,
刷新了人们对“传播”的认识。
这个视频里呢,
我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跟大家分析了一下,
为什么斜杠青年越来越多了,
当斜杠青年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呢?
想看高清视频的,
请点击原文链接。
比较多的朋友问询视频里我的穿着,
以后我会在最后的部分标清。
黑白格上衣:Alexa Chung
牛仔高腰裤:Free People
皮带:
Free People
咱们下周六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