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经公众号食帖(微信 ID:witheating)授权转载,未经许可谢绝二次转载。
食帖君有一个小建议:
看这篇文章前,你可以抓起离你最近的食品包装袋,对照着食品配料表阅读本文~
这篇文章能够让你快速归类食品配料表里的添加剂名称,区分它们的主要作用,并弄清食品添加剂为什么是合理的存在。
随着食品安全被越来越多人重视,我们常看到如「老酸奶是用鞋底做的」一类骇人听闻的新闻标题。这类新闻的实质是:食品工业使得许多化合物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但食帖君认为,不能因涉及相同的化合物,就让原本安全的食品背黑锅啊。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题逻辑,我们还可以说:豆奶中有海藻,糖果中有石油~
维基百科中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
为了保持味道或增强口感、改善外观添加到食物中的物质。一些添加剂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例如,(用醋)腌制、盐腌来保存食物(如烟肉),糖果的保存以及用二氧化硫来保存葡萄酒。
所以从广义上来说,我们日常使用的盐、酱油、醋、糖都是食品添加剂。
美国食品药监局批准的食品添加剂达 3000 多种,即 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普遍认为安全的成分。
在中国目前批准使用的添加剂有 2000 种左右,按功能分为 23 个类别,其中 1000 多种为香料种类,其余常见的有防腐剂、膨松剂、着色剂等。
客观来说,因为食品添加剂的发明使用,我们生活中才有了更多的食品选择。
但也因为「消费倾向」对食品外观和味觉的要求,制造商们只有通过添加剂才能塑造出这个「原汁原味的世界」。
所以我们手中配料表里的添加剂,从功能上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
延长食物保存时间:亚硝酸钠
-
改变食物风味:香料、甜味剂、酸
-
强化特定营养: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
-
改变食物结构,增强稳定性:乳化剂
❶
诱惑红(red dye No.40)
「诱惑红」是食品行业中的惯用说法,在欧洲也叫做 E129,属于食品着色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偶氮染料。
事实上,我们往往通过食物颜色来判断味道,比如一瓶红色的番茄饮料和透明的番茄饮料放在一起,我们通常会选择红色那瓶,即便这红色也是着色剂产生的。
那为什么不使用天然的红色食物呢,比如紫甘蓝和甜菜中的红色素。主要原因是,天然食物中的红色素是从一种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的合成物中来,它的分子结构由长条的碳氢链构成,极易破碎不稳定。
❷
黄原胶(xanthan gum)
黄原胶是一种食品稳定剂。稳定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食品口感,比如增强液体稠度、让素汉堡吃上去更有肉感。
因为稳定剂替代了动物油脂和蛋黄,所以食品的总热量也相应降低。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黄原胶是一种叫做野生黄单胞菌的细菌繁殖的,黄原胶中的分子吸收水分子后,生成一种厚厚的胶状物而能够满足口感。
❸
角叉菜胶(carrageenan)
角叉菜胶,也叫做「卡拉胶」,是从海洋红藻中提取的多糖物质,能够与水和蛋白质结合,具有粘性与稳定性。
作为一种稳定剂,它常用于冰淇淋、杏仁豆奶、人工肉和其他蛋白质构成的菜肴中,也可替代脂肪的作用。
举个例子,因为添加了卡拉胶,冰淇淋融化时才不会滴得到处都是。
❹
柠檬酸(citric acid)
配料表中的柠檬酸是为了增加食物的酸味吗?实际上柠檬酸是一种防腐剂。
我们在切好的苹果上挤柠檬汁防止苹果变成棕色的做法与柠檬酸的作用原理相同。苹果变色是因为酚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产生黑色素,而柠檬酸恰好能阻止天然酶的进入。
现在市面上食品中添加的柠檬酸,并非真的来自柠檬,而是从一种叫黑曲霉的真菌中提取出来的。
❺
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
这是一种现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食品防腐剂,其主要的活性成分「苯甲酸」是来自李子和蔓越橘中的天然酸。
但由于苯甲酸不溶于水,所以科学家本将它与氢氧化钠结合制成苯甲酸钠。但由于发现苯甲酸钠跟维 C 反应产生苯,有些国家如日本已经停止生产并限制使用。
那么,你在手中的食品配料表中发现这 5 种添加剂了吗?
食品添加剂让我们认识了食物作为「化合物组成」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