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集客分享
”
创始人陈东
文
|
铅笔道
记者
玛依热
►
导语
创业
6
年,陈东前
4
年都在埋头闷干。
2014
年年底,他终于下定决心,与原来的企业营销公司和平分手,专注企业数字营销。
2015
年
1
月,陈东创立
“
集客分享
”
,旨在将企业的多微信公众账号(
订阅号、服务号)
统一管理,通过将企业与客户建立连接并管理账号、帮助企业实现集客营销自动化以提高营销转化。
项目启动之初,陈东期望把目标客户定位在拥有连锁门店的零售企业,利用集客营销帮助传统企业转型,从而提升其门店的客流及营业额。
运营半年,他发现传统连锁企业实行数字化标准营销建设,用时需
3~6
月,周期长,见效慢,项目所采取的业务模式似乎过重。
营销平台究竟如何定位?陈东决定主动寻求变化。
注
:
陈东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陈东打算退出。
2013
年他与朋友合伙创立数字营销公司,通过买断流量、运营变现流量以及广告售卖等方式,帮助企业营销获客。
但随着流量越来越贵,红利逐渐消失,企业营销越来越难做。
“
此前流量按天付费,现在按照点击量付费,
1000
个
IP
或许只能成交一个。
”
过去服务的企业用户,没有找到新的营销突围方式。在陈东眼里,无论是
B2B
公司,还是金融、教育等高净值类型企业,过去十年大都是粗暴式广告投放。
以营销漏斗为例,
此前企业往往是在漏斗顶部(媒体广告位)购买过路客流,并直接把客流引导到漏斗底部(客户商品的最终页)计算
ROI
。但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流量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和社交化,企业单纯通过购买流量并跳过漏斗中部(流量的精细化运营和转化环节)已无法达成
ROI
,企业延续过去广告投放获客的方式得不到好的产出比。
◆
“
集客分享
”
营销漏斗图
陈东认为,现有的营销方式分为两种,
一为
outbound Marketing
,是企业通过购买域外流量获得销售线索,也称之为广告营销方式;二为
Inbound Marketing
,即企业通过投放广告引流,当用户关注企业公众号或留下一种随时触达的方式,平台可通过这种方式后续以营销交互行为将客户转化。
“
第一种方式不行了,必须要考虑着手第二种方式。
”
以美国为例,在过去已经诞生出很多
Inbound Marketing
营销公司,比如
Hubspot
、
Markto
等。国内企业营销除了投放广告的方式外,需要更加标准化、数据化、系统化的营销方式。
例如,此前某金融公司在百度投放竞价广告,
1000
元带来
1000
个
IP
,却只能成交
1
个,剩余
999
个未产生购买行为的
IP
,平台就可通过其在企业网页或公众号上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二次营销,提高购买转化率。
故此,
2015
年
1
月,陈东创立
“
集客分享
”
。
旨在基于集客营销技术及多种算法模型(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回归算法、推荐算法),帮助企业对多渠道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用户标签、画像、行为分析,个性化每个客户的营销旅程,帮助企业实现集客营销自动化以提高营销转化。
尽管国内集客营销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陈东看好团队多年来的营销技术积累。
于是,他收购了好友的公司,一家基于电商的
CRM
客户管理企业,旨在借助其成熟的业务线,为零售类企业提供集客营销解决方案业务。
与此同时,项目也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并于
2015
年
3
月完成
300
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艾瑞咨询集团。
多年来的行事方式不易改变,拿到融资后,陈东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走。
“
恰逢当时多数传统企业正寻求互联网转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
于是,陈东初期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传统连锁门店,利用集客营销帮助传统企业转型,从而提升门店客流量及营业额。
项目启动之初,他便利用自己此前的资源积累,通过走访温州、厦门等地,与红蜻蜓、奥康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关系。
转变发生在半年后。
虽然合作如期进行,但陈东发现传统门店行业互联网转型单一,
“
就是货物流转问题的解决
”
。比如奥康,它的销售模式主要是代理商通过市场订货会分销。
但在陈看来,各家门店利益不相关,销售差距大,
“
门店老板之间互不认识,第三方解决不了营销问题,需要企业自身调整策略
”
。
但传统连锁企业实行数字化标准营销建设,用时需
3~6
月,周期长,见效慢。
“
集客分享
”
业务模式似乎过重,继续这么干下去会出问题。
陈东想调整方向,但又有些犹豫,如何将平台定位标准化呢?
既然第三方公司无法触及传统企业营销方式改变,那就向其他类型企业靠拢。
参考国外
Hubspot
的客户服务类型,去年底,
“
集客分享
”
将服务对象对标在金融、教育培训等企业用户身上,并同时开始新版产品研发。
去年
6
月,团队开始试水。其通过接入外部数据,不断调整产品状态,以有效的适应各类行业。
4
个月后,陈东尝试商业化,团队将企业的多微信公众账号(
订阅号、服务号)
统一管理,并将企业与客户建立连接并管理账号,帮助企业实现集客营销自动化以提高营销转化。
陈东表示,
“
集客分享
”
可个性化每个客户的营销旅程。
比如,某旅游企业,需要宣传境外游活动,若有一个过路客流,走进电梯、看到广告、扫码、得到一个关注平台的信息,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他会收到《巴厘岛活动介绍》信息。
此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他感兴趣,并直接下单购买;另一种是他不感兴趣,在线三秒钟走掉了。
但在此后同样的时间内,他还会收到类似信息,比如《到北海道看雪》,平台会帮助企业完成对入境客户的不断交互,并把这些入境客户逐步培养成一个关键的客户线索,帮助企业完成最终营销。
现阶段,公司已与锦州银行、好邻居、华发集团等
100
家企业客户达成合作,企业只需按年支付服务费即可。据了解,自去年
10
月至今,平台总流水约
100
万元。
目前,项目已启动
Pre-A
轮融资。
编辑
邱晓雅
校对
任清卓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id:pencil-news)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
“
集客分享
”
创始人陈东
文
|
铅笔道
记者
玛依热
►
导语
创业
6
年,陈东前
4
年都在埋头闷干。
2014
年年底,他终于下定决心,与原来的企业营销公司和平分手,专注企业数字营销。
2015
年
1
月,陈东创立
“
集客分享
”
,旨在将企业的多微信公众账号(
订阅号、服务号)
统一管理,通过将企业与客户建立连接并管理账号、帮助企业实现集客营销自动化以提高营销转化。
项目启动之初,陈东期望把目标客户定位在拥有连锁门店的零售企业,利用集客营销帮助传统企业转型,从而提升其门店的客流及营业额。
运营半年,他发现传统连锁企业实行数字化标准营销建设,用时需
3~6
月,周期长,见效慢,项目所采取的业务模式似乎过重。
营销平台究竟如何定位?陈东决定主动寻求变化。
注
:
陈东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陈东打算退出。
2013
年他与朋友合伙创立数字营销公司,通过买断流量、运营变现流量以及广告售卖等方式,帮助企业营销获客。
但随着流量越来越贵,红利逐渐消失,企业营销越来越难做。
“
此前流量按天付费,现在按照点击量付费,
1000
个
IP
或许只能成交一个。
”
过去服务的企业用户,没有找到新的营销突围方式。在陈东眼里,无论是
B2B
公司,还是金融、教育等高净值类型企业,过去十年大都是粗暴式广告投放。
以营销漏斗为例,
此前企业往往是在漏斗顶部(媒体广告位)购买过路客流,并直接把客流引导到漏斗底部(客户商品的最终页)计算
ROI
。但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流量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和社交化,企业单纯通过购买流量并跳过漏斗中部(流量的精细化运营和转化环节)已无法达成
ROI
,企业延续过去广告投放获客的方式得不到好的产出比。
◆
“
集客分享
”
营销漏斗图
陈东认为,现有的营销方式分为两种,
一为
outbound Marketing
,是企业通过购买域外流量获得销售线索,也称之为广告营销方式;二为
Inbound Marketing
,即企业通过投放广告引流,当用户关注企业公众号或留下一种随时触达的方式,平台可通过这种方式后续以营销交互行为将客户转化。
“
第一种方式不行了,必须要考虑着手第二种方式。
”
以美国为例,在过去已经诞生出很多
Inbound Marketing
营销公司,比如
Hubspot
、
Markto
等。国内企业营销除了投放广告的方式外,需要更加标准化、数据化、系统化的营销方式。
例如,此前某金融公司在百度投放竞价广告,
1000
元带来
1000
个
IP
,却只能成交
1
个,剩余
999
个未产生购买行为的
IP
,平台就可通过其在企业网页或公众号上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二次营销,提高购买转化率。
故此,
2015
年
1
月,陈东创立
“
集客分享
”
。
旨在基于集客营销技术及多种算法模型(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回归算法、推荐算法),帮助企业对多渠道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用户标签、画像、行为分析,个性化每个客户的营销旅程,帮助企业实现集客营销自动化以提高营销转化。
尽管国内集客营销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陈东看好团队多年来的营销技术积累。
于是,他收购了好友的公司,一家基于电商的
CRM
客户管理企业,旨在借助其成熟的业务线,为零售类企业提供集客营销解决方案业务。
与此同时,项目也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并于
2015
年
3
月完成
300
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艾瑞咨询集团。
多年来的行事方式不易改变,拿到融资后,陈东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走。
“
恰逢当时多数传统企业正寻求互联网转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
于是,陈东初期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传统连锁门店,利用集客营销帮助传统企业转型,从而提升门店客流量及营业额。
项目启动之初,他便利用自己此前的资源积累,通过走访温州、厦门等地,与红蜻蜓、奥康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关系。
转变发生在半年后。
虽然合作如期进行,但陈东发现传统门店行业互联网转型单一,
“
就是货物流转问题的解决
”
。比如奥康,它的销售模式主要是代理商通过市场订货会分销。
但在陈看来,各家门店利益不相关,销售差距大,
“
门店老板之间互不认识,第三方解决不了营销问题,需要企业自身调整策略
”
。
但传统连锁企业实行数字化标准营销建设,用时需
3~6
月,周期长,见效慢。
“
集客分享
”
业务模式似乎过重,继续这么干下去会出问题。
陈东想调整方向,但又有些犹豫,如何将平台定位标准化呢?
既然第三方公司无法触及传统企业营销方式改变,那就向其他类型企业靠拢。
参考国外
Hubspot
的客户服务类型,去年底,
“
集客分享
”
将服务对象对标在金融、教育培训等企业用户身上,并同时开始新版产品研发。
去年
6
月,团队开始试水。其通过接入外部数据,不断调整产品状态,以有效的适应各类行业。
4
个月后,陈东尝试商业化,团队将企业的多微信公众账号(
订阅号、服务号)
统一管理,并将企业与客户建立连接并管理账号,帮助企业实现集客营销自动化以提高营销转化。
陈东表示,
“
集客分享
”
可个性化每个客户的营销旅程。
比如,某旅游企业,需要宣传境外游活动,若有一个过路客流,走进电梯、看到广告、扫码、得到一个关注平台的信息,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他会收到《巴厘岛活动介绍》信息。
此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他感兴趣,并直接下单购买;另一种是他不感兴趣,在线三秒钟走掉了。
但在此后同样的时间内,他还会收到类似信息,比如《到北海道看雪》,平台会帮助企业完成对入境客户的不断交互,并把这些入境客户逐步培养成一个关键的客户线索,帮助企业完成最终营销。
现阶段,公司已与锦州银行、好邻居、华发集团等
100
家企业客户达成合作,企业只需按年支付服务费即可。据了解,自去年
10
月至今,平台总流水约
100
万元。
目前,项目已启动
Pre-A
轮融资。
编辑
邱晓雅
校对
任清卓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id:pencil-news)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我是本文作者玛依热,关注汽车交通、本地生活的小玛姐姐,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Mayira_ra(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哦)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
阅读原文
”,订阅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