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Web3行业中的稳定币话题,包括其在虚拟资产市场的重要性、香港的稳定币发展及监管情况,以及稳定币的技术保障等方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稳定币在Web3行业的重要性
稳定币被誉为虚拟资产世界皇冠上的明珠,是连接传统金融与虚拟资产市场最重要的“桥梁”,随着Web3合规进程加速,其市场格局正在迎来变革。
关键观点2: 香港稳定币的发展及监管
香港金融管理局与相关部门发布关于稳定币的公开咨询总结后,公布了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名单,引发市场期待。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框架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对国际发行人总体友好,较此前更为开放灵活。
关键观点3: 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关键因素
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关键在于业界和行业的强烈呼声,以及去中心化金融、区块链以及Web3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香港作为国际化的城市,在虚拟资产及Web3生态的布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观点4: 稳定币市场的风险与技术保障
稳定币市场落地过程中,技术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超过5成的虚拟资产相关风险事件与稳定币相关。因此,除了适当的监管制度,还需借助更多技术手段提高应对稳定币洗钱等各类风险的能力,如鼓励稳定币发行人完善链上的监测机制,采用区块链分析工具等科技方案。
正文
Web3行业近期在广泛讨论一个话题——稳定币。它是虚拟资产和Web3市场的重要分支,被誉为虚拟资产世界皇冠上的明珠,也是连接传统金融与虚拟资产市场最重要的“桥梁”。随着 Web3 合规进程加速,全球各国也在积极推进本土稳定币监管及发展,稳定币市场格局正在迎来变革。
近日,在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联合发布关于稳定币的公开咨询总结后,香港金管局还公布了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名单,其中包括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从而也引发了市场对于香港稳定币未来发展的期待。
在近日新浪财经联合欧科云链共同打造的「Web3相对论」节目第四期中,主持嘉宾欧科云链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蒋照生对话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零壹智库创始人&CEO柏亮,在探讨香港发展虚拟资产的特征时分析道:“香港发展虚拟资产至今形成了两个重要趋势:一是“破圈”,二是“融合”。就“融合”而言,传统金融市场与虚拟资产市场的相互融合现象日益显著,这一融合趋势是双向的。而“破圈”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接受并采纳虚拟资产及Web3技术。”
蒋照生(主持人):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香港出台了VATP发牌制度、关于代币化的系列指引,以及正在加速推进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框架和场外交易监管制度,整个监管体系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据欧科云链观察,对于虚拟资产及Web3建设,港府的态度是积极又审慎的,始终将投资者保护和安全合规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香港近年来在虚拟资产领域的投入,有哪些关键因素在背后推动?
汪扬:
推动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关键,无疑在于业界和行业的强烈呼声。这一呼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去中心化金融、区块链以及Web3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代表着技术创新和经济模式的深刻变革。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是中国对接国际的重要窗口。其在虚拟资产以及Web3生态的布局,不仅影响本地市场,更可能辐射全世界。这样的战略地位,使得香港在发展这些新兴领域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尽管香港在金融、科技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因此,香港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寻求与更广阔市场的连接与合作,以突破这一局限。
展望未来,现实世界资产(RWA)在推动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过程中,很可能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预计在最近几年内,我认为RWA在Web3和数字资产领域会呈现出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并有望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蒋照生(主持人):
站在整个大湾区的视角,香港发展虚拟资产有何影响?
柏亮:
从大湾区的角度来看,短期内它应成为香港发展的腹地,无论是科技还是虚拟资产市场,都将是其重要支撑。大湾区能提供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这既解决了香港人才短缺的问题,又降低了成本。同时,香港市场的发展也将为大湾区带来更多繁荣机会,双方的人才流动将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市场扩张。更深层次的是,RWA的引入将为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带来巨大飞跃,大湾区作为巨大的真实资产来源,若能有效打通规则,将极大推动香港市场的发展。
蒋照生(主持人):
关于香港稳定币的另一个热议话题是以何种法币计价。虽然咨询总结并未限制在香港发行稳定币所需锚定的法币种类,但在香港发行美元稳定币的实际意义可能并不大,或许应以港元/离岸人民币为主要计价货币发行稳定币。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汪教授之前提出过要以外汇储备背书发行港元稳定币,目前进展如何?在现有监管框架下,本地发行人在发行港元稳定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汪扬:
参考新加坡的经验,他们选择了允许发行十种不同货币的稳定币,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整个稳定币生态的碎片化,降低了其整体意义和效果。对于香港而言,如果任由各机构发行自己的稳定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些新发行的稳定币难以与主流的USDT、USDC等形成有效竞争。因此,我建议香港应考虑发行一种统一的稳定币,并邀请不同机构参与,建立分成机制,鼓励各机构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这样既能避免市场碎片化,又能充分发挥各机构优势,推动香港稳定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蒋照生(主持人):
香港即将推行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对国际发行人总体友好,较此前更为开放灵活,有望减轻国际发行人的潜在负担。但是,尽管监管咨询中调整了发行人的财政资源要求,降低最低缴足股本门槛,但对中小机构而言资金压力仍比较大。同时,稳定币发行人需随时维持全额储备,对企业资金管理和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
如何看待机构参与香港稳定币生态建设?中小企业是否有机会?
柏亮:
在规范化的金融市场中,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较少机会,但是在虚拟资产领域还是能看到一些革新。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其实已经降低了门槛,如将注册资本要求从虚拟资产规模的2%降至1%,2,500万港元起步,这在金融业中已算低门槛了。
此外,科技型和运营型的创业公司也有很多机会参与稳定币市场,即使不直接拿牌照,也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或运营创新加入生态。此体系将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参与,创新型中小企业可能成为主流。这对香港科创市场既是机遇也是考验,需有效融入大湾区科创资源。但总体上推动这件事情对整个行业和区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在香港稳定币监管逐步走上正轨的过程中,相应的技术与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关注。根据欧科云链研究院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的《全球虚拟货币犯罪态势及安全治理白皮书》显示,超5成的虚拟资产相关风险事件都与稳定币相关。虽然这些风险和犯罪问题可能与稳定币发行人并无直接联系,但仍会对包括发行人在内的整个稳定币和虚拟资产市场造成巨大损害。
对此,欧科云链研究院在给香港监管机构建言的时候,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港府在法币稳定币监管过程中,除了要有适当的监管制度,还需借助更多技术手段提高发行人与监管机构应对稳定币洗钱等各类风险的能力。比如鼓励稳定币发行人完善链上的监测机制,通过采用区块链分析工具等科技方案,加强对稳定币的链上交易验证、链上地址分析、链上风险监测及链上资产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