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于研究者而言,撰写研究计划必不可少,但是写好一份研究计划却并不容易。如何撰写出色的研究计划?撰写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文将为大家梳理研究计划的评判标准,以及撰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文编译自微软研究院文章How to write a great research proposal。
写研究计划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显而易见的事,就是
阅读资助机构的建议
,例如计算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资助机构EPSRC(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的《EPSRC资助研究指南》。
研究资助申请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 “
资助理由
”,这些理由决定了你能否说服资助机构认同你研究计划的价值。研究计划的质量千差万别,只有通过反复地撰写和润色,才能提高你的“命中率”。本文就是要帮助你写好资助理由。
关于资助理由,有两点务必铭记于心: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提出两条黄金法则:
大多数资助机构都会采用类似的标准来评价研究计划,我们将在下文中对此加以探讨,你的资助理由一定要满足这些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标准,就算申请者的背景再好也会被拒绝。但是在同等条件下,评委更倾向于资助知名的申请者。
首要标准
以下是评估研究计划优劣的首要标准。反复仔细阅读自己的研究计划,看看你对以下问题的回答是否对于专家和非专家而言都是清晰无误的。
辅助标准
评委也会依据一些辅助标准来筛选研究内容相近的研究计划。完全客观地对这些研究计划加以区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不得不这样做。这些标准含糊不清甚至相互矛盾,因此评委们必须尽可能地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给出筛选建议。
成本效益
最后,项目经理需要确保他们的预算符合成本效益。每个有机会获得资助的研究计划都要经过细致审查,而且项目经理可能会从过于昂贵的项目中削减成本。如果在研究计划中没有对主要的人员和设备开支进行清晰的逐项说明,资助就可能会被削减。
以下是研究计划不合标准的常见原因。
-
申请者很难突破其他研究者遭遇的技术瓶颈。在研究计划中列举听起来令人兴奋的预期成果并不难,但你必须说明你为什么能实现它们。证明主要有两种形式:
1. “我们有一个想法”。对此,你应该勾勒出这个想法,说明你已经开展的前期工作以证明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想法,否则就得不到资助,不要说“拿到资助,我们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2. “我们有良好的研究背景”。在研究计划中,有选择地列出一份已发表或出版的内容清单,或者附上一篇简短的已发表的论文作为背景资料。说明该论文是附录内容一般就不会违反对篇幅长度的限制。
除上述原因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常见的失败原因。
在一些情况下,评委会依据对申请者的了解,或根据研究计划字面之外的意思来判断:如果对研究计划的思考再深入一步,是否就可以满足评价标准;研究要解决一个明确的问题,但申请者未能把它清晰地表述出来;申请者确实了解相关研究,但未能在研究计划中加以讨论;申请者有明晰的技术构想,但没有在研究计划中详细说明。不幸的是,资助机构体谅这些缺点的权力是有限的。评委对自己了解的申请者的研究计划中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而对初次接触的申请者的类似缺点锱铢必较,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但无论如何,符合标准的研究计划都会被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