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淡斋达原
好心情也是免疫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DeepSeek,突发!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大涨120%!限购!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央行发声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央行重磅!刚刚发布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刚刚!马斯克宣布:免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淡斋达原

“暴论”、吐槽和提示-后流闲聊66

淡斋达原  · 公众号  ·  · 2025-02-19 06:30

正文

声明:我个人是盼着所有人都好好的,最好都能一直不感染不生病。
正经的中期预测之前更新完了( 后流361-2025年2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 ),现在趁着还是相对低谷期我要说一些依据有限的、没谱的、胡言乱语的“暴论”,退出阅读页面我就不承认自己说过的那种。顺便再吐槽一下近期的留言和私信,毕竟我都披毯子了。当然,大家也可以当成是相关健康提示。
  • 暴论一
我国下一轮新冠疫情中所谓“钉子户”中的感染比例可能会比较高。
因为是“胡言乱语”,所以就不要纠结“什么是钉子户”这种100个人有800种定义的事情了,大家自己对号入座就行了。之所以会有这个“暴论”,主要我对近期的私信和留言观察到的一些情况,再结合这一段时间的流行情况得出的一些看法。
1.承平日久,细节疏漏
回顾一下2024年国内新冠病毒的流行情况,可以发现和2023年比其实是相对缓和的一年,一方面是没有出现什么强得离谱的新变异株,另一方面是人群在经历了复数次自然感染后整体传播强度有所减弱(不理解的话可以把“自然感染”换成“疫苗接种”)。然后从上一轮规模性疫情(XDV系)缓和之后,相对平静期已经持续了18周的时间。这些都说明,和2023年相比,最近几个月的新冠防护难度是相对较低的。但是,在这一轮流感季我收到了很多流感检测阳性私信和留言。
嗯……真的不考虑复盘一下为什么在执行新冠病毒防护标准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流感病毒感染吗?
2.原理不明,基础不牢
这里我还是用流感来举例,在这个流感季也收到了很多相关咨询,其中不乏一些“足不出户”的感染说明。毫不意外这部分读者的“足不出户”普遍都是有问题的,几乎都存在开门取快递的行为(戴口罩开门并进行表面消杀),继续沟通会发现家中都没有设置任何形式的入户缓冲区,部分感染的读者家中的卫生间还能闻到明显的下水道反味。所以,假定读者们没有隐瞒的前提下,感染途径大概率就是气溶胶。
很多读者一直认为甲型流感不会通过气溶胶传播,这本身就是个误区,要知道就连鼻病毒这种传染性较低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没有相关措施又没有感染的话大概率是免疫系统发挥了作用。换言之,如果正好处于新冠病毒的流行期,那么这些问题是不是会成为潜在的风险点?关于气溶胶的风险问题公众号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但很明显效果并不好,这里还是再搬出我们的关于开门的“包浆视频”( 拜托至少加个门帘吧 )。
另外我还收到过堆砌消毒机和空气净化器,但还是感染了的读者的私信,要知道净化是需要时间的,都这么多消毒机了说明经济条件没问题,为什么不换成新风机靠微正压来应对居家气溶胶的风险呢?然后吐槽一下卫生间有反味的事情,既然都闻到异味了,那肯定就有漏的地方,为什么不处理呢?这个就和开门的情况类似,2022年12月发生的各种事情才多久啊,忘啦 (陈道明配音)
不能因为看不见气溶胶就总觉得风险是不存在的。
3.持续焦虑,免疫波动
尽管现在我们在面对新冠病毒和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时候主要依靠的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外部装备,但这并不代表在遇到病原体的时候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没有任何作用。对于大部分免疫正常人群来说,微量的暴露是有概率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避免感染的,即便不幸出现感染,较好的免疫水平也可以让身体尽快恢复并降低各种潜在的长期健康风险。所以我经常会让大家不要焦虑,关注的重点其实并不是焦虑本身,而是焦虑对免疫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你拉低了整条街的免疫 ”),免疫出现波动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发生。
说到这里再展开一下,公众号在更新慢性病或者健康饮食方面的内容的时候,总有部分读者很不屑,认为只要不感染新冠就不会有其他问题。“世上只有一种病”这种说法平时当段子看一看就行了,别把自己骗进去了,还真以为新冠之前就没有糖尿病这些了啊?2019年新冠大流行之前国内的各种慢病数据就已经在逐年上升了,别觉得这些离大家都很遥远,新冠只不过是按下了加速键。退一步说,“健康”是一个完整图形的拼图,新冠病毒只不过是最近几年影响非常大的那块,大部分基础疾病人群同时也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本身就属于个人防护的一部分。你不能在感染发生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以前总熬夜和不锻炼。
在有明显漏洞的大前提下,遇到新冠流行期可能就只能靠预存免疫和运气来应对了。考虑到这一轮相对平静期持续的时间,抗体衰退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更大概率可能是靠运气了。
但不能每次都靠运气吧?

  • 暴论二
新冠越强,新冠越弱。( 图一乐的瞎说,别当回事。

∵ 新冠流行强度增加→感染人数增加→人群免疫波动→甲型流感更易感→甲型流感大流行→发生竞争→新冠流行强度减弱。

∴新冠越强,新冠越弱。

要吐槽一下留言和私信,我在分享里说的一直是“ 竞争关系 ”,怎么到大家那里就变成“压制关系”了?竞争是有输、有赢、有平手,压制就是单方面胜利了,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举例来说,2023年夏季我国岭南地区的流感就没有“打赢”新冠,流行因素很复杂,你不光指望流感。至于还在琢磨“竞争关系”是否存在的读者,我的建议是以新冠Omicron变异株大流行为分界点,分别学习一下之前和之后的相关研究更新一下自己的知识库,当年建议Omicron应该直接改名叫“SARS-CoV-3”不是没有原因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DeepSeek,突发!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大涨120%!限购!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央行发声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央行重磅!刚刚发布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刚刚!马斯克宣布:免费!
3 天前
苏米的星座馆  ·  感性指数测试,你不点进来看一下吗?
7 年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浙商银行获君鼎奖两大奖项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