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辛德勇自述
發佈本人學術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𝒐𝒖𝒕 𝒐𝒇 ... ·  17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𝒕𝒂𝒍𝒌 𝒕𝒐 𝒕𝒉𝒆 ... ·  昨天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票房已突破 26 亿,如何评价《唐探 190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辛德勇自述

觀“日本國朝臣備書”七字即可知《李訓墓志》必假

辛德勇自述  · 公众号  ·  · 2019-12-31 06:55

正文

昨天我說所謂“李訓墓志”當屬贗造,很多朋友希望我具體談談自己的依據,詳細的文章,雖然顧不上寫,一般也不會寫(似乎也無須寫),但今天可以簡單地告訴那些關心我的想法的朋友一句話——觀“日本國朝臣備書”七字即可知《李訓墓志》必假(當然這就是今天我的標題)。

我這樣想,不是因爲“朝臣備”是不是符合吉備真備姓名的標準寫法,就是符合,就是另有一個叫“朝臣備”的日本人,就是把“朝臣”理解爲普通語辭而不是日本人的姓氏,它仍然必假無疑。

爲什麼?我相信清人陳介祺在論述古器物銘文辨僞時講的這樣一段話:“古學之長,必折衷於理,博而不明,其不能斷也。辭賦之勝,亦必以理,漢學之雜,必擇以理。讀古人文字,不可不求古人之文,讀古人之文,不可不求古人之理,不可專論其字。竊嚮往之而愧未能也。”附帶說一下陳介祺是清代第一流的大收藏家,不僅收藏的多,重要的是有人說他一件假的都沒收過。

做這活兒的工匠太心切了,結果弄巧成拙。

這是個很普通的常識問題,儘管我所具有的歷史常識可能並不準確,儘管這種常識更多地是看《水滸傳》得來的,但至少是在現在,看第一眼,我就感覺它必定出自贗造。

假得太假了,所以不想多說一句話(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再看一遍《水滸傳》,慢慢琢磨琢磨,看看是不是這麼個理兒,雖然唐史專家一般是不看《水滸傳》的),誰信,誰拿它去做研究好了。

儘管兩《唐書》都遠不如《史記》《漢書》好看,但若是重歸唐代做研究(我當年也在那個圈子裏混過,那時,有人是誤以爲我是唐史學家的,就像現在有人誤以爲我是秦漢史學家一樣),我還是先看兩《唐書》,而不是靠什麼墓志的新發現去起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