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伊而终
生活,总要过得精致一点。
这里的精致,不用太刻意去诠释,生活得慢一点,风景也就多一点。
记得李思源曾在《生活需要仪式感》里这样说到:
仪式感与刻意、矫情、做作、虚伪无关
,
它是你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生活本身就摆在那里,你对于生活的付出与热爱,值得你这样庄重地对待自己。
『1』
说起仪式感来,总想着自己的大学生活。
刚进大一,学校要求新生军训半个月。而这半个月过得像半年一样漫长。
每天军训下来,腰酸腿疼。本想坐下来好好吃顿饭,看着食堂如蚂蚁般移动的人群,除了一阵哀叹,什么也做不了。
回到寝室,室友全体累趴在床上,兰兰掏出手机,又开始了一场外卖大战。
“先说吃什么?面食,还是饭还是……”
“我点了,手机给你们,你们自己看吧。”
等手机围着寝室转一圈后,外卖大战也差不多结束了,我们就只管等着外卖小哥送饭上门。
这种饭来张口的日子,我以为等到军训完了也就可以结束了,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却变本加厉。
因为天气冷,不想下楼吃饭。因为食堂人多,不想去挤。
只要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我们都有一万种理由推辞。
看着体重一天天飙升,我们没有担忧,反倒在自我安慰。寝室里的外卖盒重了一盒又一盒,还舍不得丢。等到实在没空位放了,我们才舍得拿下去扔掉。
吃外卖的我们,好像变得懒惰和随意了许多。
正常的一日三餐可以换成一日四餐,想吃什么拿着手机就能点。本来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也变得这样随心所欲,肆意横流。
我们到底是在点外卖,还是让外卖来摆控我们的生活?
『2』
前几天刚回到家,才知道不点外卖的日子多幸福,才感受到真正的生活仪式感。
每天六点一过,睡眼朦胧的我总能闻着厨房飘来的阵阵糯米香,这香味有点甜,又有点暖。
出于好奇,我总喜欢凑上前去,仔细端详着母亲做饭。
看着满桌精致的早餐,紫薯球用白糯米点缀着,旁边配着几片油嫩嫩的黄瓜,还有水晶包,油果子……
我问母亲:“妈,你冬天早上起床做饭不冷啊?”
母亲总喜欢侧着头对我笑:“冷什么冷啊,等一下你吃着就不冷了。”
我喜欢这样的感觉。香喷喷的米饭,热腾腾的三鲜汤,一张桌,几把椅子,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冬天再冷,也能被母亲亲手做的早餐暖到。
后来,想着在宿舍吃外卖的自己,即使饭再香,汤再暖和,还是冷得发抖。
哦,原来母亲过得才叫真正的生活,仪式感便油然而生。
木心在《从前慢》里写:从前日色都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
原来,是外卖送上门的速度很快,快到我们都没时间好好做顿饭。我们以为这样就能享受生活,却不知道,毁掉的也是生活。
『3』
后来和母亲聊起仪式感这个话题时,母亲总喜欢说:“
别以为你点外卖就可以节省时间,到最后你才明白,你失去的,会比时间这一样东西多得多。
”
起初我还总不相信,总觉着母亲这一代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后来才知道,母亲这一代人才活得最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