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l
古钱币市场
l 关注
从商代贝币、战国汉代刀币和布币,到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方孔铜钱再到各类机制币,中国钱币承载了悠久的历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众多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家所珍视。本次西泠秋拍钱币专场的拍品涉及种类丰富,涵盖古代钱币、金银锭、近现代机制币、徽章等多种类型。其中更包括咸丰雕母、花钱母钱、大型宫钱、稀有汉牌等,可谓名品荟萃,值得关注。
清代,钱局每开炉铸钱,先取精炼黄铜制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铸若干母钱,最后用母钱翻砂铸流通钱,因此雕母又称祖钱,均为手工雕刻而成,在钱币铸行流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性质,加上钱局使用后往往存档入库,故民间流传甚稀,而其工艺的特殊性又使雕母具有流通钱无法比拟的艺术观赏价值。
雕母的制作非常精良,质地选用上等铜料。在《皇朝文献通考·钱币考》一书中写到,各省铸钱均须“例由户局先铸祖钱、母钱及制钱各一文,颁发各省,令照式鼓铸之”。鲍康的《大钱图录》一书中记载,雕母“其穿孔非钱局人不能凿”。雕母的钱文非常精美,用手雕刻而成,文字细瘦高挺;字口深峻;笔画刚劲、有力;地章光洁,全身无铸造痕迹。穿孔大都是雕凿之后再锉光而成。雕母在铸钱过程中起规定钱式的作用,并在翻铸母钱时用于印模。雕母钱比同版流通的钱更大、更重,存世量非常稀少。
▲
2017西泠秋拍
清·咸丰重宝宝源当十雕母
说明:
台湾清钱收藏家陈鸿禧旧藏
,本品包浆呈褐色,犹如一层巧克力壳,雕工精工细作,劲气十足,棱角分明。
出版:1.《清钱珍稀四百种》P69,陈鸿禧著,1991年。
2.《珍稀花钱百款赏鉴》P82-83,郑轶伟著,2011年。
直径:36mm
厚:2.8mm
重:20g
▲
2017西泠秋拍
清·咸丰重宝宝川当十雕母
说明:
本品属铸钱钱监内部的原模
,通常情况下,此类原模只作内部存档,严禁外流,因此真正留存民间的实物十分稀少,本品金黄铜质,
包浆自然淳厚,存世仅见
。
出版:《钱币鉴定》P127,戴志强著,2010年。
直径:44mm
厚: 3mm
重: 24g
花钱,以其形制类似古钱,性质非流通币而得名。花钱中的字文图案千姿百态,各具姿容,堪称古代“铜版画”。花钱中丰富的内容,是各代民俗民风的缩影;吉祥的内涵,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花钱和古钱的联系,不但体现在它们形制的相似,而且体现在它们来源、工艺等方面的紧密联系。
由于花钱不像古钱有官方史料记载其制作工艺,又不似古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往往同一款式图案文字,后朝仿前朝现象普遍,所以对花钱的铸造研究主要从工艺上来断定其制造年代及性质,从花钱母钱零星被发现开始,我们可以断定花钱的工艺也是母钱翻铸法,而初铸子钱(头模钱)又比母钱略小,精美程度略逊。
▲
2017西泠秋拍
清·浙炉正
字
寶乾隆通宝龙凤花钱母钱
说明:
台湾清钱收藏家陈鸿禧旧藏
,本品种为清代浙江炉特产,以其方正端庄的字体和精美的龙凤图为两大亮点。此外,
“寶”字特殊,为正字寶,在花钱中仅此一品
,更添其魅力,本品质精色佳,背龙凤尤其精致:鳞毛细微清晰,无一处不精,无一线粘连,母钱特征明显。
出版:1.《清钱珍稀四百种》P12,陈鸿禧著,1991年。
2.《珍稀花钱百款赏鉴》P70-71,郑轶伟著,2011年。
直径:61mm
厚:3mm
重:67g
宫钱的使用源于唐代,到了清代,宫钱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当时宫钱是用官炉铸造,主要用于皇宫的节日庆典装饰,每年腊月负责铸造宫钱的部门都要把一批精铸的宫钱送入皇宫,作为宫灯的钱坠。清代宫钱,一种是正面是年号,背面是天下太平、八卦图、或者吉语等,另一种是正面吉语,背面光背。宫钱与民间花钱的最大区别在于,宫钱使用的铜质是精黄铜,而且制作也非常精致。
▲
2017西泠秋拍
清·福寿康宁光背大型宫钱
说明:
日本钱币收藏家平尾赞平旧藏
,本品福寿康宁为祝寿语,用于宫廷贺寿,称为祝寿宫钱。整体厚重平整,大气恢弘。工艺接近完美,无一处纰漏。钱身等厚,外郭平整,钱形为标准的圆形;内穿精修,不起脊,无棱角;钱肉精修,背肉尤其平整;字体无一粘连,笔画粗细匀称,当为精修郭;此钱铸后,处处皆经刀修,但刀痕化尽,找不到一处刀伤刀痕纰漏,字体刚柔并济:笔画外表圆融,但骨架刚健,字既工整又不呆板,综合工艺和字风来看,此钱有盛世气象,当为清中期所铸。
直径:59mm
厚:9mm
重:168g
辽自907年建国(契丹)至1125年被金所灭,历经200余年,再加上东辽、西辽、北辽等各朝各代均有钱币传世。由于辽大量使用宋钱,本朝铸币量少,所以留存下来的各代钱币大都是珍罕宝币。辽代的花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颇具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与收藏价值。经历了汉代压胜钱的单调发展,南北朝、隋唐的似是而非之后,花钱这个门类,在北宋-辽代、南宋-金代两个历史阶段中井喷式地勃兴起来,由此奠定了现代意义上“中国花钱”的发展路数、风格与基本文化价值。
▲
2017西泠秋拍
辽·宝相花十二生肖大型高浮雕花钱
说明:辽代花钱厚重是粗旷中带有细腻,本品远看粗旷,但近观细节并不马虎,
宝相花清晰无磨损,为同类中所见最佳。
直径:71mm
厚: 4mm
重:100g
花钱作为古钱币的一个分支,按其用途大致可以为古钱宫钱类、吉语类、宗教类、游戏类、特殊用途类等五大类,
宋王黼《宣和博古图》云:“厌胜钱有五,一体之间,龙、马并著,形长而方。”这里提到的形长而方的龙马钱就是汉牌。
《辽东泉拓集》中,汉牌标了8星,是所录300余品压胜钱中等级最高也是唯一一枚标8星的花钱。
▲
2017西泠秋拍
汉·西王母四灵导引牌
说明:花钱源于汉代,汉花造型各异,但最为独特的汉花就是本品汉牌,从纹饰内容分析,汉牌的功能和导引入另一世有关。本品首部为龙,颈部为朱雀,主体牌上部为西王母及众神,下部为玄武,左右为白虎、青龙,牌另一面为乳钉纹,从纹饰上分析,龙或马是导引去仙界的“专车”,西王母表达的是仙界的大牌神灵,死灵有厌胜之意,而乳钉纹则代表着神秘的星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