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周六)晚19时30分,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国美放映】
将为校内外影迷带来
纪录电影《最后的,最初的》
专场放映,这部作品主要记录了广州临终关怀志愿者的人生故事,由
罗率导演
,徐筱担任制片人,李博担任剪辑指导。
映后环节,本片
导演罗率、制片人徐筱、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匡胜利
也将
亲临现场
与观众们交流
并分享影片创作的幕后故事
(*观影场次及校内外观众报名方式详见文章下方)
。到场观众也将有机会获得主创签名版纪念海报。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临终关怀和临终陪伴的纪录电影,
《最后的,最初的》
真实记录了几位临终关怀志愿者的故事,他们在面临与死亡困惑相关的人生困境时走近临终关怀,在陪伴临终者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面对死亡,更懂得了陪伴的真正含义,做到了“向死而生”。
在片中,
匡胜利、许满秀、江文勇、冯雪霞
以及更多
没有出现名字的志愿者们
,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陪伴临终者体面祥和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陪伴者”和“临终者”互相陪伴、双向成长,最终完成与生命及死亡的和解。
七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
导演罗率
接触到广州的临终关怀志愿者群体。从2018年年初到2021年年中,三年半的时间里,她陆续记录了这些志愿者的人生故事,并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后期制作,最后将这些呈现在这部《最后的,最初的》纪录电影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比较忌讳谈论死亡。” 片中主角之一,
志愿者匡老师
的话说出了大部分人对死亡的恐惧。“但其实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个生命终局,与其在不得已和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匆上阵’,留下终生遗憾,不如早日直面死亡,懂得陪伴与告别,或许这才是应对世事无常最好的方法。”
纪录电影《最后的,最初的》近期发布终极海报,以影片中的一组拍摄对象为主要人物,母子在花丛中牵手的背影场景为基调,环境中有蓝色的天空、粉色的云霞、绿色的海面以及梦幻的花丛,天空中隐约有一个标注着99层的电梯,整张海报以“倒置”的方式呈现。
据导演罗率介绍,终极海报描述的其实是人在临终时的一种理想状态,可能是颠倒的,梦幻的,但却是安宁祥和的。这个时候有亲爱的人牵手陪伴在身边,人生将终极圆满。
海报下方的寄语“05/21 爱无止境”也意喻着爱不会因为死亡而消逝,它终将跨越生死。就像有观众在映后观感中引用了一段鲁米的诗:“对于那些用心和灵魂在相爱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没有离别。”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英国斯特林大学艺术荣誉硕士,纪录片导演。曾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传媒集团任记者,参加过多部纪录片制作,《最后的,最初的》为首部长片。
制片人,毕业自西南大学,交换学习于台湾、美国。曾就职于CNEX。近年参与多部国内外获奖纪录片的制片及发行工作,其中包括《塑料王国》《江南女儿》《旷野歌声》《“炼”爱》等。最新担任制片人的作品包括《女人世界》《最后的,最初的》《一些会被忘记的事》《五月的秘密》等。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3号楼113小剧场
活动时间:5月25日(周六)
签到进场:19:00
影片放映:19:30-20:53
映后交流:20:53-21:30
放映须知:
⭐️校内外观众均可直接到场参与。
⭐️学分制同学可在学分制系统报名。
⭐️
校外观众可在后台留言“《最后的,最初的》+姓名+手机号”预约入校。
⭐️因影厅座位有限,请预约成功的观众按活动时间提前到场签到入场。
⭐️请在观影期间遵守观影礼仪,不要屏摄。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国美放映】
持续支持艺术电影及青年导演创作,已陆续举办
《隐入尘烟》《妈妈!》《漫游》《不要再见啊,鱼花塘》《一个和四个》《千里送鹤》《回西藏》《孔秀》《雪豹》《乘船而去》
等电影的观影活动,并邀请主创到场分享创作故事,与校内师生、校外观众一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