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注里,人生很慢。或许因为这样,那些凭手艺吃饭的人,才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世界之大,选择之多,他们只委身之一。
行乐9年,百位匠人,走进执着的内心。
--------- V O L. 10
上林三入/将军家的御用茶师
---------
日本天正年间开业至今,这家在平等院表参道上的茶屋已经有500年以上的历史。
店内现在依然能品尝到将军家御用的最顶级抹茶“献上初昔”,穿越时间传达出
“三星园 上林三入”
本店宇治茶一路走来沉淀的悠悠茶香。
“茶师 上林三入”是三星园代代传承的名号,至今已经是第十六代。十六代目的本名是田中守,“守”这个名字,也奠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店里的茶室挂着日本古学派伊藤仁斋亲笔书写的两个字:
守道
。
不论是茶道还是其他有名的日本传统技艺,“道”代表了一项工艺的专一性,也代表了一脉相传的延续性——
不因时间而改变,却因时间而显得宏大。
“初昔”
是这五百年老店的镇店之宝,虽然三星园也开启了网路贩卖,唯独这一款茶叶,只有在京都的本店店内才能现场购买。
始于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第一代主人上林三入据传和千利休为熟识,
千利休
在大阪为丰臣秀吉举行的
茶会
用的就是上林家的茶。进入江户时代后,又成了德川将军家的御用茶铺。
“从前将军的御用茶师是要随身带着小刀的,每一次为将军泡茶的时候,都要抱着
做不好就切腹
的决心去做。”
在其他茶铺决定投入工厂化规模化制造的时候,三星园依旧坚持小量贩售,以传统方式制茶。
“装在茶碗里的抹茶,是自然的茶;瓶子里的抹茶,是加工饮料。三星园的茶,隔夜就不能喝了,而瓶子里的茶,一年后也还能喝。”
店里没有一台机器,这里的每一株茶叶从采摘到碾制全部由手工完成。茶叶从契作农家送到店里,田中先生便要亲自挑选,先要将茶叶和茎跟叶脉上分离下来,接着再花上几小时的时间将茶叶磨成细粉。
每天六点半起床,
不抽烟、不喝酒、也从不使用手机
,从18岁继承家业的那年开始,“茶师 上林三入”一天都没休息过。
“手机当然是很便利,可是
茶道跟便利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如果要追求便利的话,茶道那些繁复、讲求细节的步骤不就都失去意义了吗?”
不仅仅是贩茶,他还将店铺的二楼规划成展览室,终日免费对外开放。
店里保存了500年来家族相传的制茶道具,还包括了与春日局、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伊达政宗等名门大家往来的书信。
被问到身为茶师,最想向现代的日本人传达什么事情。他是这样回答的:
“人都是越经琢磨越能发光的。既然能够培养出像奥运场上夺牌的厉害选手,传统文化也应该能培育出一代代的人才。一点点也好,希望能让这样想的人增加起来,所以我也会继续坚持传授茶道的知识与做法。”
有趣的是,田中家的下一代传人,有可能是来自瑞士的
洋人女婿
。
原名Tobias Bar的Tobi-san,九年前来京都旅行时偶然经过三星园上林三入本店,就跟宇治绿茶和「太子女」田中由美一见钟情,两人在2014年结婚。
作为田中家的入赘女婿,茶庄第16代传人田中守对Tobi-san相当满意,但讲到让他接手成为第17代传人,岳父觉得Tobi-san还有很长的学习之路要走。
事实上,通过Tobi-san在店里工作,已经让更多的外国游客能深度了解这项文化,在海内外媒体上也获得了大量曝光。
不忘初心,一生从一。
现代茶师或许不再需要配刀,但每一次沏茶依旧都是倾尽全力的匠心之作。
三星园 上林三入本店
京都府宇治市宇治莲华27-2(平等院表参道)
+81-774-21-2636
www.ujicha-kanbayashi.co.jp
*透过事前电话预约,能在本店三层的茶室体验亲研磨抹茶。
『 100个匠人 100种人生 』
他们有些是旧时代传承下来的手艺人,做着看似与现代社会脱轨的工作,比如养育丈夫的海女,比如打磨可以用一辈子的刀具;有些是新时代的匠人,更接近于艺术家甚至生活家,比如花20年打造让尾道绽放活力的“猫之细道”。
只是单纯地觉得,我们看过了很多风景,我们经历了很多风浪,但我们还是会那么尊敬那么仰望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人们。只是因为,我们在经历过以后才更明白,执着的内心需要多么强大。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 V O L. 0 1
N O U S A K U
---------
--------- V O L. 0 2
马场九洲夫
/
有田瓷器
---------
--------- V O L. 0 3
山下哲司 / 岐阜鹈匠
---------
--------- V O L. 0 4
野村礼子/ 鸟羽海女
---------
--------- V O L. 0 5
李荘窯
/ 有田烧
---------
---------
V O L. 06 安藤骑虎 / 鸣泷窯
---------
---------
V O L. 07
圆山春二/“猫咪经济学”
---------
---------
V O L. 08
澄川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