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厚朴中医
介绍厚朴中医课程、医疗服务、健康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厚朴中医

黄酒清明优惠进行中,小瓶也有优惠哦

北京厚朴中医  · 公众号  · 中医  · 2025-04-04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清明时节,咱们的圣龙山黄酒活动还是 大坛 拍5瓶自动减520元,页面中还有5人团,只买1瓶,也能省下100元。本次活动6度小瓶装也参加,八折优惠且享受包邮,大家不妨一试。


40℃更好喝



咱们推荐饮用温度是40℃左右,热到这个温度最好喝。也就是说,隔水烫着喝就很好,不需要煮开。这么温温地喝,你会喝得舒服自在,喝出稳稳的幸福。


徐老师讲过可以加姜丝+乌梅,那个比较适用于糯米或者黍米酿的黄酒。当然啦,每个人口感不一样,大家不妨多方尝试,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喝法。


来看看小伙伴之前发来的品酒感受,打眼看去,仿佛自己在亲身经历那口恬淡的怡悦。






第一杯酒下肚,胃就暖了。这跟喝二锅头的感觉截然不同。喝过烈酒的小伙伴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口酒下肚,不自然的咧嘴“呵”一声,喷出灼热的酒气从食道到胃都是火辣辣的,喉咙干干的。这黄酒喝下去,是温煦的感觉,所到之处,暖意融融,从胃开始,荡漾全身。

继续喝,后背有了温热的感觉,跟站桩阳气生发那种暖暖的感觉差不多。又过了一会,感觉大腿微微热了。这种热还伴随着右边大腿外侧隐隐的发凉冒风的感觉,鄙人平时也是右脚和膝盖特别凉,看来受了外邪,最先破防的也是平时就有问题的地方。烫的酒不知不觉喝完了,全身都暖和过来了,这黄酒喝的太是时候了。



秫谷佳酿



徐老师讲过,要说喝酒,什么样的好呢?比起容易引发痛风的啤酒、偏寒的葡萄酒,徐老师更加建议大家温温地喝点儿传统的粮食酒,比如黄酒或者白酒。


徐文兵 《饮食滋味》

葡萄酒是果酒。它的原料是果而不是实。所以葡萄酒大多都偏寒,不是很适合我们中国人饮用。


除了山泉水和蜂蜜之外,这个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叫做秫谷,也叫酒谷,带壳是红色的,去掉壳是淡淡的黄色,比小米颜色浅一些,小小的谷粒,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学中医,会学到一个方剂叫做半夏秫米汤。就是这个秫谷去壳得到的秫米。


秫谷,需要在农历三月三前种下,农历九月九前收割。它的生长周期最长,很适合酿酒。



姬英明老师介绍:“用秫酿酒,在周朝以后就慢慢变少了。因为秫的产量非常低,一亩地就出产两百斤左右。传统酿造工艺是5斤酒谷才能出1斤酒。由于利润低,所以很多人就放弃了这个原料。


在《饮食滋味》中,徐老师说过,最早的酒都是祭祀用,叫奠。圣龙山黄酒其实正好是姬氏宗族家族世代祀天祭祖的珍品。姬氏宗族之所以一直坚持传统酿酒做法,就是为了传承祭统。在祀天祀神祭先聖祭祖先时,必须用这个秫(酒谷)做的酒。



以酒会友



这个小黄酒采用古法自然酿造,并非蒸馏而成,因此它的酒精度数很低。以今天的科学手段,即检验烧酒的方法检测圣龙山黄酒,它的度数为8度左右。所以即使如小编一样不善饮酒的朋友,聚会的时候也能来上一杯助兴。


用小瓯子热好,然后小杯子慢慢品,一边交流着家长里短、真知灼见,一边吃点儿小菜,享受时光。



虽然度数不高,这个小黄酒可不能跟啤酒似的仰脖子灌,它的后劲大,比较适合文雅地举杯共勉,不适合豪放派的 Bottoms up。


小编有个闺蜜属于女中豪杰,平时喜欢喝点儿高度的白酒,听说这个黄酒好喝,忍不住尝了点儿,然后就见她别出心裁,在自己的高度白酒略微倒了点儿黄酒,砸嚒砸嚒嘴儿说,这么着才好喝。接着在俺的黄酒杯中倒了一丢丢白酒,啊呦,端起杯子浓浓的酒气就霸占了嗅觉。一口下肚,啊啊啊,好辣好热乎,这么个喝法,也是没谁了……



今天小编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6°不加蜂王浆的黄酒目前也是八折优惠,相比于8度大坛,6度小瓶500ml,小巧玲珑,喜欢咱们小黄酒的朋友,有了更多的选择喽。 活动期间,咱们新品8折优惠+包邮 ,大伙儿不妨尝尝哦


广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