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从众星捧月到落下神坛,邹市明这场闹剧还要持续多久?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7-12-27 18: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拳王邹市明自7月卫冕战被木村翔KO之后,便一直话题不断。


彼时,他获得了空缺的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成为继熊朝忠之后中国第二位世界职业拳王,同时也成为集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冠军、世界职业拳王为一身的大满贯得主,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


而此时,因与前经纪公司的纠纷被曝光,种种原因或导致他的商业价值受损的同时,也将他拉下“神坛”,成为部分舆论眼中的“戏精”、“输不起”的代名词,且事情发展到今天,俨然变成了一场罗生门。



自12月21日开始,社交平台上便有网民爆料,拳王邹市明疑似突发眼疾失明,在上海长征医院紧急治疗。后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通过微博证实该消息属实。



12月24日,多个微博账号发文“邹市明双眼(眼眶)均有多处骨折,左眼视力非常低,已达到国家残疾人标准,不适合再从事拳击运动。”



正在部分舆论为邹市明眼疾担忧的时候,12月25日上午,有“知情人”援引邹市明妻子冉莹颖的话,称“前经纪公司盛力世家不仅在邹市明受伤时依然强迫其参赛,还拖欠其应得的收入。”



该说法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引起轩然大波,邹市明得到了绝大多数舆论的同情。


随后,盛力世家也发布了一份严正声明,驳斥了冉莹颖的“指控”。该声明强调,“带伤逼迫参赛属恶意中伤“,并表示“邹市明有严重违约行为,将采取法律途径维权。”


盛力世家的回应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被逼带伤参赛”是毫无基本常识的恶意中伤,因为运动员参赛前有规定,赛前需进行严格体检,未通过体检的拳手无法取得参赛资格;二是对于“拖欠各种收入近千万元,变相占用邹市明工作室资金”的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正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相信法律最终会澄清事实真相。



目前,此事仍在发酵,到底孰是孰非,相信法律最终会有一个公正的裁决。而微博舆论场中,网民的聚焦点主要集中为以下三个方面:


职业伤是运动员最大的敌人,竞技体育的残酷有目共睹。 部分舆论认为伤痛对于运动员来说几乎是难以避免的,每个项目的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总在重复相同动作,这种单一重复往往会造成局部过度使用,长此以往就显现出病理特征。


而伤病往往是运动员成功路上最大的敌人,或缩短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或毁掉了本应属于他们的荣耀,如曾经的飞人刘翔便因受伤两度弃赛、最终选择退役。而拳击更是一项高对抗性运动,对选手身体的损伤也较大,甚至有网友表示“拳击这个运动就是拿命在拼”。



热爱拳击,为之努力拼搏的敬业精神可贵,英雄落幕也应受到尊重。 邹市明16岁进入贵州拳击队,2000年成为国手。在国家队,邹市明拿过48公斤级20个全国冠军,之后在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为中国赢得了2枚金牌。


部分网友认为他为国争光的功绩不容置疑,而巨大成就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努力,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且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运动员不可能永远处于巅峰,输掉了比赛也不应遭到舆论过分苛责,即便选择退役了,也是“中国的骄傲”,落幕后也是中国“永远的拳王”。



如微博网友@弓长张员力勋 发文,“拿金牌拿到手软,现在网友就这么评论邹市明,真是有当年给刘翔落井下石的风采呢。如果邹市明能早点进入职业拳坛,肯定不是现在的成就。”


此外,邹市明夫妇二人也因此次风波被部分舆论质疑为“戏精” ,原因主要为两点,一是盛力世家对“带伤参赛说”的回应得到了部分网民认可,且今年7月28日,邹市明参与的WBO世界拳王金腰带卫冕赛,是由邹轩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推广的,冉莹颖是这家公司的法人,微博网友@前_洛城紫金王者 发文,“自家公司举办的比赛,自己挑的选手,原本想打败日本人发一波爱国财,结果被吊着打”获赞13819次。



二是盛力世家在声明中表示,曾在2015年建议邹市明手术,但最终没有成行,因为在惜败伦龙之后的那个本该手术的时间段,邹市明参加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对此,也有部分舆论指责冉莹颖“带伤被逼参赛说”是为了赢得舆论的同情,故意带偏网民,属自导自演,有舆论发文,“真是一对戏精夫妇”。

— [ THE END ] —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舆情系统



| 清博报告 |


2016清博微传播 | 微信公号估值测试

微信千强年度报告 | 2017年度清博盛典

网红产业报告 | 企业新媒体报告

清博指数3.0版 | 清博舆情指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