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舟学习部
我们一起专注三件事:更高效的学习,更精良的工具,更成熟的心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大舟学习部

为你推荐:一门能带来实质改变的终身学习课

大舟学习部  · 公众号  ·  · 2018-04-09 22:00

正文


讲真,很少有人愿意精研写作。

为什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难学、难想、难坚持,不如回家背单词。不乐观的说,这可能就是如今大部分语言学者的现状和选择。但是,如果我们能往回看看,老一辈的语言大师,他们的路径,他们的选择,却和我们 大有不同

「南葛北许」的许孟雄教授,曾专门撰文,讲述自己如何用写作来根除 中式英语 ;大学只念了一年就参加革命了的张今教授,在《怎样学习和研究英文》一文中,数次强调写作重要,甚至论断:

可以说,凡是没有学过英语写作的人,是决计学不好英语的。

他归纳自己的英文学习经验为四句话,其中一条就是: 学习写作,深入钻研 。北大李赋宁老教授专门撰文强调「要提高笔头表达能力」,点明想要精通英语,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条就是「要狠抓写作」。

老一辈的学习环境,往往比较艰苦,甚至受战争、动乱之扰,但他们成就之高,却是令人仰之弥高。前辈大师的经验,无疑是值得我们探索借鉴的宝藏。

正是怀着对「写作」和「积累」的笃信,我们和写作班的几十位同学一起,启动了我们第一期、第二期写作课程。两期下来,与其说我们是在单纯的练习写作,不如说我们是在通过写作,综合迅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而两个月持续行动下来,大家的进展,一次次验证着:对「写作」和「积累」的执着,总是回报丰厚。

转眼已四月,新一期写作课即将启程,不如一起来改变?

- 我能学到什么 -

课程共四大模块。

课程模块一:每日练习 + 每日总结

照例,每天 6:10 发布当天经济学人句子练习,10:00 前完成对照写作、前一天总结,10:10 发布原文参考,以及我对句子的补充总结。补充包括两部分:今天的句子值得关注、但你可能注意不到的点,每日单点——一个高频含义的多种说法。

展开之前先说说大家的总结常踩的 三大误区

· 总结不到句子中值得关注的要点
· 总结不到位,阻碍后续复用
· 总结完复习不科学,还是记不住

首先,「总结不到要点」是指,囿于语言认知,现在的你不一定能发现一个句子真正有价值的地方,而错过这些内容,无疑是练习效果一大损失。

第二,积累语言是为了以后用起来,那什么样的总结才是 以运用为导向 的总结呢?在之前的写作活动中,有这样一句练习:

该学院毕业生有一流的职业发展机会…
Their career opportunities are among the best…

很多同学总结时,直接忽略了这句话,觉得「一流,among the best」,单词我都认识,很平淡无奇嘛。但是,你要知道,among the best 这种表达,哪怕单词都认识,却并不是我们平时最习惯、最直接的反应——为什么?因为 中文很少有这么说的 。但是,这却恰恰是母语人士说话的思维和方式,这就是中英文的岔路口——蹩脚英文、地道英文就此分野。

顺上例,我做了一个「运用导向」的总结,梳理「一流、顶尖、顶级」的高频用法,篇幅原因,只放部分:

这部分是形容词表意,平时第一反应的用法,但有些表达,可能认识、或难想到,这里一次全掌握。

第二部分是 of 后置定语表「一流」等含义,同是中英文岔路口,多学多用,拓展边界。

第三部分是和 among the best 类似的短语,这是学中文的我们最难把控的,用活用准习语表达,让英文再地道一点。

如此总结,下次遇到「一流」等意思,还会出现写不出地道表达的情况吗?

并且,按这一思路总结,有一点额外益处:打破中英机械对应。中阶语言学习者,往往受僵化(fossilization)之困,中文势强,英文势弱,由此常以中文习惯说写英文,往往写得机械而僵硬,常落下「不地道」之名。而在每日单点这一环节,我们抛开中文字面,不做单对单字面连线,而是多个角度说一个意思,以「表意」直连英文,日日积累,让地道多一点,机械少一点。

为了确保每日总结的内容,能真正变成你自己的积累,每一天的材料,我们都会做成 Anki 卡片,随当天的总结文本一起送达你,教会你使用 Anki,监督大家每天 Anki 刷词打卡——正确方向下笨功夫,真正做到每天都是「所见即所得」。

而你懂的,语言学习简单之处就在于:你知道的多了,你不知道的就少了,你就变厉害了。

这份总结的背后,是我们想要请你一起来践行的理念: 不可逆的最小进步 。我在多个场合问过很多同学一个问题:

三个月前的笔记,你现在看到,还有印象吗?

几乎所有人所有回答都是:没印象了。再严重一点:根本不记得我还写过这样的笔记。——这样的进步,就是可逆的,因为学到的知识,总是从不会到学会、最后又变成不会。

但是,如果进步可逆,那说明,你学到手的知识,生命周期相当有限,可能是一周、可能是一月,这之后,知识重归书本,不归我们,投入回报比例惨淡。「进步可逆」总让我们面临难题:为什么学得这么用功,进步却不大?不是不大,只是被你点亮的知识,又「熄灭」了而已。

所以,写作课的日常积累,我们力求「不可逆」:凡是学过的单点,之后任意时间、任意场合、任意题型遇到,我都会。

这就是不可逆。

课程模块二:每周一节线上大课,学通语法、学懂好英文

每周四晚 7:30-9:30 线上大课,涵盖两大组块:

- 打通语法难点,补完语法体系

只要开始「输出练习」,无论是口头笔头,很多同学都会深觉自己语法不够用。

· 省略句到底是个怎么略法?
· 比较句子到底怎么写?
· 虚拟语气现在、过去、将来加倒装如何才不混淆?
· on, in, to, onto, into 等高频介词完全无法区分?
· 处处都要考虑的冠词问题仍一片混沌?
· 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什么时候该用哪个拿不准?

…太多。

听过我讲语法课的同学,应该很清楚我们的风格:不死记规则、不硬背例外,用你能听懂、记住的话,带你重新梳理易混疑难知识,不简单停留在「是什么」,更要再问几个「为什么」,让学到的是「清晰的我的语法」,而不是「易混的书上的语法」。这就是我想带你重建的语法版图。

- 掌握简明英语,学懂真正的好英文原来是这样的

关于地道语言,这些书的名字你一定听过:

《中式英语之鉴》
《英汉对比研究》
《葛传椝英语写作》
On Writing
On Writing Well
The Sense of Style

……

不一而足。这些享誉多年的作品,如果你读过,你肯定知道,它们值得一读再读——如卡尔维诺所定义:「经典」是那些你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如果你想读却尚未读,那正好,我们会把这些书的核心内容纳入课程,你练习,我讲解,学明白到底什么样的英文是好英文、如何才能写出好英文——你没读完的书,我带你读完。

模块三:技术加速,打造自己的经济学人语料库

除了教会大家使用 Anki,配置词典,掌握 Google、Writefull 等利器外,我们还加入「工具专题」:

手把手带你打造经济学人语料库

我们给你准备了几十万字的经济学人语料,囊括近几年经济学人所有文章,我们就用这份材料,带你在自己的电脑上,建立你自己的经济学人语料库。

建成后,我们能实现:

搜索任意搭配表达 。But 能不能大写放句首?opinion 后面的介词到底用 in/on/over 哪个?哪个更高频?get down to do sth 还是 to doing sth?任意搭配,一键核查。

新添任意语料 。新读的几篇经济学人写得不错?加进去。日常阅读的文章,全部可以轻松加入语料库,备日后核查取用。如果平时自用的语料库,不拘只用经济学人,那完全可以把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也加入,越丰富、越好用。

自建任意主题语料库 。如果你要考雅思、托福,那建一个「高分范文语料库」?同样的意思,你会怎么说?你的说法在高分范文里频次如何?考官又会如何说?你如何调整?——这些高价值信息,单篇观察无法发现的,自建语料库全部告诉你。

……还有更多。利器当趁手,何乐而不为?

课程模块四:每周大作文 & 严格批改

为了直接、清楚的 反馈给你你的问题 ,每周你按要求完成一篇写作练习,当然,量不会很多,题不会太难,我们的理念是「跳一跳、够得着」。但是,这一跳之中,词句如何斟酌,语法如何到位,表达如何地道,都是对这一周所学的复用,更是你通过每一次练习,对自己进步的检视。

你交上来的 每一篇写作,都会由我严格批改 。严格的意思是,我会按我对待一篇写作的要求,来批改你所写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语法、每一个冗余表达、每一个我们讲过了你却还在踩的坑、每一个你不应该犯却因为某些原因犯了的错误——凡不应错,皆不放过。通过这一份我们有共识的严肃,我希望带你迅速发现自己语言上的问题;再通过为你单独制定的方案,去扎实调整、去水磨积累、去思索去挣扎, 用你最有质量的持续行动,做出一些了不起的改变

所谓迅速精进语言么,不就这么回事儿?

- 学过的同学怎么说 -

每期学完,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他们是这么说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