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晋】
近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向沙特提出,如果需要,土耳其愿意在沙特境内建立军事基地,以便在沙特遭受外敌威胁时派遣土耳其士兵进驻沙特。而沙特官方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表示,“沙特不需要这一基地,沙特军队及军事实力都属于最高水平。”这个表态,在拒绝了土耳其提议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沙特的军队实力真的很强么?
先说说土耳其的提议,其实“可靠度”本身并不太高。埃尔多安提出这个建议的事件背景,是在6月7日土耳其议会通过议案,允许向卡塔尔境内的一处军事基地派兵之后。在此背景下,埃尔多安的话其实可以被解读为对沙特的“调侃”,“如果你需要,我们也可以保护你”。因此沙特其实也并没有当真,于是在等待了十多天后,终于也调侃出了这句“沙特军队及军事实力都属于最高水平”这句话。
从“民兵”到现代化军队
一个海湾强国,不仅坐拥丰富的油气资源,不缺现金,而且还拥有三千万人口,完全可以打造一支强力的地区军队。但是在历史上,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沙特的军事“胜绩”,而且在很多场合下,沙特军队的表现并不如人意。
比如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沙特军队在新生的以色列军队前败下阵来;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沙特邀请美国军队进驻沙特,帮着保护自己,而这也最终促成了本·拉登为代表的极端分子与沙特的决裂(本·拉登曾提出自己带着人马保卫沙特,而不要“异教徒”美国进入“穆斯林土地”);再比如在2015年3月沙特发动针对也门的军事打击之后,却并未在战场上一路高歌,沙特和也门北部边境甚至还经常遭到胡塞武装的袭击。
沙特军队当今的孱弱,与历史上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强大历史并不匹配。沙特军队的前身是沙特现代王朝开创者阿卜杜阿齐兹·伊本·沙特所领导的部落武装。这支武装在上世纪20-30年代曾经在阿拉伯半岛上所向披靡,不仅击败了半岛上另一个强大的世仇家族杰贝勒沙马尔家族,还兼并了哈希姆家族在阿拉伯半岛的土地(当然这也和当时哈希姆家族的精兵强将几乎都在“一战”中被调往今天的约旦和伊拉克有关)。此外在上世纪30年代,沙特还击败了当时的也门王国,夺去了阿西尔地区(Asir),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霸主,包括如今的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等地区的部落领袖(当时还未正式建国),当时都对来自于沙特的威胁忧心忡忡。
沙特现代王朝开创者阿卜杜阿齐兹·伊本·沙特
沙特王朝开国时期的军事支柱是“伊赫万”(Ikhwan)民兵。关于“伊赫万”与沙特家族的关系,以及随后两者决裂并惨遭镇压,已经被学术界较为清晰的论述。应当指出的是,作为一种以部落意识为基础、以宗教狂热为动力的民兵动员机制,伊赫万民兵往往自带武器装备,在部落领导人的号召下集结待命,通过战争来获取劫掠维持士气和持续性。
这种运作方式类似于历史上伊斯兰教初创时期的情形,但是在沙特王室征伐结束(其边界已经与英国势力范围如伊拉克、海湾其他小国相遇)之后,不可避免会陷入被抛弃的命运。因此沙特王室在依靠“伊赫万”建立了统治之后,在发展现代化国家体系的历史需求下,彻底镇压了“伊赫万”叛乱(1928-1930年)。这种自主性较高的、依靠部落意识组建的“军民合一”的动员机制,也注定被沙特所放弃。
沙特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末。在此之前,沙特王室由于资金困乏,还是将自己的立军之本建立在“部落民兵”基础之上,比如1933-1934年的沙特-也门战争,其形式还是较为传统的部落民兵对阵。而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沙特军队还残留着浓重的“部落因素”,比如当时沙特国王伊本·沙特的“御林军”,就是一支“黑人奴隶军”,在伊斯兰历史上,比如倭马亚和阿巴斯王朝时期,都会雇佣外籍奴隶作为“御林军”(中亚的突厥人即因此而获取阿巴斯王朝权力),这一传统当时还被沙特王室所保持。很多王室成员也保留有自己的“家兵”,这些人往往“披金戴银”,手持“长枪大刀”,在王室住所周围警戒仪仗。
从英国到美国
上世纪40年代,周围伊拉克和约旦(当时这两个国家都是哈希姆家族控制,是沙特家族的“劲敌”)的军事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已经方兴未艾;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沙特王室也看到了现代化战争的残酷性与先进性。沙特也感受到了来内外压力,迫切需要用现代化的装备来武装自己的部队,建立一支忠于沙特王室、实力过硬的军事力量。因此沙特开始在塔伊夫建立军事基地和学校,聘请外国教官来教授现代化的军事知识。
沙特首先依靠的并不是美国人,而是英国人。尽管1938年沙特发现石油资源,随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迅速进入沙特市场,与沙特在1944年联合组建了“阿美公司”(Aramco),但是由于二战末期开始美国不断支持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以色列),因此沙特王室在政治上与美国产生裂隙。所以开始聘请的军事主官便选择了美国当时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国。
但是这一选择很快就被沙特自己所抛弃,一方面英国与沙特王室的主要“世仇”,约旦和伊拉克的哈希姆家族军队关系密切,这两个国家的军队几乎都是英国教官手把手训练,因此沙特王室尤其是当时的老国王伊本,担心自己的军事机密会被英国透露给哈希姆家族;另一方面,英国在当时的中东地缘竞争中占据优势,沙特需要依靠美国来摆脱海湾地区过度依靠英国的局面,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后开始,沙特逐渐开始在军事上趋近美国,直至如今。
在上世纪40年代末,沙特开始引入英国教官和美国教官,并且派遣军事学员到埃及(当时仍是法鲁克王朝)学习军事知识。来到沙特的外国教官,被沙特兵员素质所“震惊”:一方面,当时应征的沙特青年人太少,而且国家给的待遇太低,吸引不了优秀的青年人参军;另一方面,来应征的青年人大多是“文盲”,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而派遣到埃及的一些青年军官,则被埃及当时不断高涨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所吸引,成为了未来反对沙特王室的一个重要力量。
美国和沙特的军事合作正式开启于1951年,当时沙特国王伊本·沙特提出要求,允许美国使用在沙特东部波斯湾沿岸达兰的军事基地,换取美国来培训和列装沙特部队。沙特最开始的设想是美国装备和训练17000名沙特士兵,并帮助沙特组建自己的空军。沙特的空军发展于二战以前,最初是引进的意大利教官团队,但是在二战期间,英国逼迫沙特驱逐了“轴心国”军事顾问,全面接管了沙特空军的培训。而在50年代初,沙特对于英国不再信任,因此转而希望借用美国的力量来发展自己的空军。
伴随美国军事理念进入的,还有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沙特国内局势的变化。在经济方面,石油收益开始显现,沙特过去经济主要依靠朝觐和国内税收,因此养活一只庞大的军队,对于沙特财力来说显然并不现实。但是现在随着“财大气粗”,沙特也逐渐有能力供养一支强大军队。在政治方面,沙特老国王伊本·沙特在1953年逝世,国内局面陷入新国王萨乌德和王子费萨尔(萨乌德的弟弟)相互争夺的局面。在此背景下,萨乌德国王决定拉拢军队来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而当时在上世纪40年代送入埃及的沙特军官学员们早已回国,这些学员不断要求沙特与美国保持距离,与埃及拉近关系。在此背景下,萨乌德国王力主在1955年与埃及签订了共同防御协定,引入数百名埃及军官来沙特训练军队。
从“专业”到“忠诚”
但是埃及来访的军官,大多受到了当时纳赛尔所倡导的“阿拉伯民主主义”的影响,沙特军队也出现了左翼的声音,要求效仿埃及推翻沙特王室统治。而且纳赛尔上台之后,很快就与沙特“反目成仇”,号召推翻“落后愚昧”的沙特王室,沙特与埃及之间的军事合作,也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后最终破裂。
与此同时,沙特军队尤其是空军,在沙特王室眼中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1962年沙特南方的也门王国发生军事政变,一群军官效仿埃及纳赛尔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也门王室,在也门北部建立了也门阿拉伯共和国,并且得到了来自于埃及的大力支持。
也门政变,让沙特王室感到了深深的危机,因此决定与同样感受到危机的约旦哈希姆王室“摒弃前嫌”,共同支持也门王室武装。为此沙特还派出了自己的空军参战,但是沙特空军飞行员却发生了多次“叛逃”事件,驾着沙特先进的战斗机飞往埃及,投奔“阿拉伯民族主义”。沙特飞行员与其他国家飞行员一样,往往是“技术工种”,受教育程度高,在国外培训时间久,因此更接受当时流行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反对沙特王室统治。
“忠诚第一”导致的“军力低下”
在感到“现代化”培养的军官和军队不再可信之后,沙特王室转而拉拢“部落力量”,尤其是那些一直忠于沙特王室的部落力量,来组建新的军队。早在40年代,伊本·沙特就组建了一只由效忠自己部落成员组成的军队,这些军队不再如过去的“奴隶禁卫军”那样长枪大刀,而是配备现代化的武装,身着一身阿拉伯白袍,因而被称为“白军”。这支“白军”就成为了今天“沙特国民卫队”的前身。
“白军”/“沙特国民卫队”的士兵大多来自于内志地区,官兵基本上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挑选那些祖辈父辈与沙特王室共同“开国”的家族后裔,并且给予丰厚的薪金。沙特王室认为,“沙特国民卫队”绝对可以成为捍卫沙特政权安全的一个利器。但是“沙特国民卫队”也卷入到了沙特王室的内斗之中,比如在1964年,费萨尔王子击败了国王萨乌德,夺取沙特最高权力,在此期间得到了来自“沙特国民卫队”的支持。得到权力之后的费萨尔投桃报李,“沙特国民卫队”在沙特武装力量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图为沙特国民卫队配备的悍马车队,均配备有陶式反坦克导弹
沙特部队内部来自于汉志地区的官兵则显示出了诸多不满情绪。这些官兵感受到了军队内部“对王室忠诚优先”的限制,而且相对来说,汉志地区的官兵受教育程度和兵员素质要更高,内志地区的士兵往往只会“喊口号”(接下来会有明显的例子)。此外,伴随着沙特王室第三代的成长,很多年轻的沙特王室成员开始在沙特军队中“火箭升迁”,这让许多基层官兵十分不满。加上“沙特国民卫队”待遇和规模不断增加(1967年“沙特国民卫队”编制31000人,超过了沙特军队25000人),这种不满情绪更加激烈。这导致了1969年沙特情报部门在军队内部的“大搜捕”,抓捕了一批军队“可疑分子”。但是在整个60年代,沙特王室面临内忧外患,对于军队始终无法放心。
到了70年代,沙特军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1973年油价上涨之后,沙特王室财政陡然充裕,沙特官兵,无论是军队还是“沙特国民卫队”,其待遇都大幅提升,这让军中的不满情绪有所降低。1977年,军队中最后一个“密谋政变”团体被沙特情报机构破获,这个“政变团体”得到了来自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的支持。而在此之后,沙特罕有军事政变的消息传出。
但是“沙特国民卫队”并没有让沙特王室放心太久。一方面,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沙特国民卫队”成为了沙特王子阿卜杜拉(沙特上一任国王)的“私人领地”,“沙特国民卫队”内部遍布阿卜杜拉的亲信,这让沙特“沙特国民卫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沙特国民卫队”依照“忠诚第一”的原则,导致了军队战斗力孱弱,尤其是指挥官往往并不熟悉军队事务,官兵一半都是文盲,军队纪律也非常差(比如70年代“沙特国民卫队”编制50000人,但是几乎只有一半官兵按规定待在驻地),这迫使沙特再次从外部尤其是约旦和巴基斯坦引入军事教官和军事顾问,来帮助沙特“沙特国民卫队”和军队形成战斗力。
让“沙特国民卫队”战斗力孱弱公开于世的,是1979年著名的麦加“大清真寺”事件。在1979年11月,一伙伊斯兰极端分子占领了麦加大清真寺,并扣押了大量礼拜的人质。要命的是,在这群极端分子中,有不少是来自于“沙特国民卫队”的官兵,甚至是来自于历史上忠诚于沙特王室的部落官兵,这让沙特王室感受到“沙特国民卫队”内部可能已经被伊斯兰极端思想所渗透;另一方面,最先接管局面并且负责收复清真寺的,就是“沙特国民卫队”部队。但是这些“老爷兵”“少爷兵”军事素养极差,武器和军事车辆组织杂乱无章,而且很多官兵拒绝听从指挥官命令,只是等到了自己部落领导人发来命令要求“强攻”之后,才进入战斗。最终,沙特王室只能召唤早已待命的沙特军队前来接管局面,而更为专业的沙特军队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彻底清除了极端分子,收复清真寺。
1979年大清真寺事件中,头戴防毒面具攻入地下的沙特军队
1979年麦加“大清真寺”事件,让沙特王室意识到了伊斯兰极端主义威胁的同时,更意识到“忠诚第一”的“沙特国民卫队”不堪大用。因此在给予沙特军队,尤其是第10装甲旅,更多装备和资助的同时,沙特王室决定征召更多的外籍军人来保卫沙特,比如在1979年年底沙特王室就招募了10000多巴基斯坦军人担任军队顾问。在80年代,面对两伊战争爆发,沙特感受到了来自于外部的威胁,因此加大了针对军事的投入,尤其是引入外国“顾问”。到了80年代中期,已经有大约30000美国人、5000法国人和2000英国军事顾问在沙特军队和“国民卫队”服役。沙特军队也彻底成为了一支“八国联军”。
1991年海湾战争中,沙特王室甚至对自己军队都没有信心,比如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沙特就估计,只需数个小时,伊拉克军队就可以彻底占领自己产油重地东方省。因此沙特不得已继续追加对于外国军队尤其是美国军队的依赖,通过引入外国驻军尤其是美国驻军来保卫自己的安全。尽管在2008年沙特兵力超过17万(军队75000,“国民卫队”10万),但是仍然仰仗外国军事力量。而沙特也投桃报李,花费大批资金购买美国军火,给美国交上“安全保护费”。
特朗普首访沙特,双方签下1000亿美元军事大单
这也就是为什么,沙特在2015年公开介入也门内战后,无法在战场上形成局定性突破。沙特国内的独特体制,即王国体制,决定了沙特担心军队成为“推翻王室”的工具,因此在军队现代化上畏首畏尾;而尽管曾经依靠“忠诚”和“瓦哈比”打造“国民卫队”,但是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同样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威胁王室安全,让沙特不得不转而放弃过度依靠“忠诚第一”的“国民卫队”。在此情况下,唯有“外籍雇佣军”,尤其是巴基斯坦军人,以及美国军人,可以成为沙特王室的安全依靠。在此背景下,沙特王室为了自己权力考虑,也就愿意出钱通过购买军火,换取美国的“保护”。
沙特王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无论世俗还是宗教力量,都可能会对沙特王室政权安全产生威胁。一个军队无法决裂于社会变革之外,而单纯地强调军队“忠诚”,往往会损耗军队“专业”的战斗力,这在沙特军队历史上得以验证。因此沙特王室面临内外威胁,既想通过购买大量军备保持地区威慑,又害怕军队“尾大不掉”最终推翻自己,因此才最终求助于外国如巴基斯坦和美国。一个“最高水平”的自我评估,恐怕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