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辑思维
每天一段60秒语音,一篇新角度看世界的文章。关注罗胖,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路在隐身  ·  大模型搭讪与看相的测评和感想 ·  2 天前  
t0mbkeeper  ·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罗恩·韦斯莱: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罗辑思维

教育是一个社会所有东西的投射,无论好坏

罗辑思维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09-13 06:30

正文

最近在看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感触很大,今天说一说。正好赶上开学季,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对有娃的家庭,或者关心教育的人有所启发。

作者:达珍

来源:得到头条

《他乡的童年》的导演叫周轶君,是国际记者出身。整部片子的主要内容,就是周轶君走访世界各地的学校,看看别人是怎么做教育的。《他乡的童年》目前一共两季,走访的地方包括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新加坡、德国、法国、新西兰、泰国。

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个国家的教育体制的差异,远比咱们想象中的要大。

01
新加坡:小学分流,卷度超乎想象

比如,新加坡,卷的程度,远超很多人想象。新加坡的教学体系是从小学开始层层分流,没错,等不到高考,等不到中考,而是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分流了。

小学三年级有个天才班考试,前1%的孩子进入天才班。接下来就是PSLE,简称小六考试,学生被分为三到四个梯队,只有前5%的孩子进入直升高中的直通车,剩下的学生会被分流到快捷班、普通学术、普通技术等梯队。

而这两次分流的意义完全不亚于咱们国家的高考。换句话说对新加坡人来说,小学就已经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关键岔路口。

图片素材来自《他乡的童年2》

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对新加坡的家庭来说,小六考试是这场通关游戏中极为关键的一步。按照纪录片里的原话,这意味教育的竞争远远早于小学六年级,它开始于你进入什么样的小学,什么样的幼儿园,甚至出生在哪个区域,这些都可能影响你未来的人生道路。

纪录片还采访了南洋小学附近楼盘的销售。在2021年9月9日,新加坡政府修改了一项规则,原来“一公里学区房”是从学校的中间开始计算。但从2021年9月9日开始,一公里的规划是从学校的边缘开始算起。

你可以感受一下,这个划定都精确到什么程度了?结果就是,那些被新划进来的学区房,房价一路暴涨。

再比如, 新加坡的小学,一般都是下午两点放学,目的是给孩子留出更多时间去发展个人兴趣。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家庭都用这个时间来补课。在新加坡,大多数补习机构不仅可以直接帮你接孩子放学,而且还管饭。

是什么造就了新加坡的教育模式呢?

第一,新加坡是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就连淡水都要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而这种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新加坡整个国家的发展必须由人才去推动。目前,新加坡的人才制度称为“Meritocracy”,中文翻译过来就是“精英主义”。

按照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教授陈英泰的话说,“精英主义”在新加坡更像是社会制度。说白了,在新加坡,人是最大且几乎唯一的资源。这也导致,他们从小就特别重视成绩。

第二,在国民心态上,新加坡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国家。在新加坡,有一个流行了很久的词语叫做“怕输”。在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一位新加坡的漫画家创作了一个漫画形象叫做“怕输先生”。

借用导演周轶君的话说,你在新加坡这个国家感受到的所有成功和舒适,都是通过精密的计划,严格的执行来完成的。每一种教育制度都是根植于它的社会文化当中,一个国家的教育是社会上所有东西的投射。

02

以色列:设计灵活,但不擅长扩大规模

咱们再看几个其他国家的例子。

比如,以色列。目前,以色列是全球人均初创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超过7300家科技初创公司,在2023年最适合创业的国家中排名第三。

以色列的创业活力从哪来?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教育。因为以色列的学校样式非常丰富,学校的设计非常个性化。这就给了学生更加个性化的选择,让他们对创新有更好的手感。

那么,以色列的学校为什么这么多样?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是典型的地少人多。这里还是地球上最大的移民吸收国之一,60年内吸引了高达人口350倍数量的移民。而这就意味着,以色列的学校体系得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因此,以色列也就发展出了各式各样不同类型的学校。而这种个性化的选择就带来了创新的活力。

但是,凡有收益,必有代价。过度灵活的学校设计,激发了以色列人的创造力。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扩大规模的能力。结果就是,以色列的大公司很少,绝大多数是创意型的小公司。很多以色列人很擅长从零到一,想出出人意料的点子,但却不擅长扩大规模。

03

日本:高度集体感,催生校园霸凌

说完以色列,咱们再看看日本。日本教育最关键的主题之一是,集体感。

在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要经常一起喊口号,一起练习腹式呼吸。周轶君采访了日本知名的藤幼儿园。

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教室的门,闭合时会在最后留一个缝,不会彻底合上,你必须得额外去推一下才能关上。根据校长的解释,这是为了让孩子们意识到主动关门的重要性,因为假如你甩手走人,坐在门口的孩子就会觉得冷。

说白了,在日本教育中,追求完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你看,这也是一种集体感。

而这个设定的副作用就是,很多日本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太注重他人感受而压抑了自我。比如,日本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叫做“感泪疗法师”。这个职业的工作就是,通过播放感人的短片,鼓励家长和学生哭出来。你大概可以理解成,为被压抑的自我,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再比如,日本的学校,霸凌的现象相对其他国家更严重。根据日本教育学博士弘田阳介的说法,日本几乎不存在没有经历过霸凌环境的孩子。

而之所以容易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日本这种教育体制下,学校内部很容易形成金字塔分布的身份结构,学习好、擅长体育、擅长沟通的孩子,往往处在金字塔顶端。

在一个班级里,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泾渭分明,进而演化成了群体之间的霸凌行为。换句话说,这种教育模式,既造就了高度的秩序意识,但也可能延伸出霸凌这种副产品。

04

印度:在混乱中制造确定性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印度。说到印度,有人可能想到贫困、混乱。但同时,有一个现象不能忽略,这就是在全球跨国企业中,印度CEO的数量特别多。根据《财富》杂志的统计,在世界500强公司中,30%的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这是为什么?

第一,很多印度人从小需要适应混乱的环境,这就造就了一部分印度人,擅长在混乱中制造秩序。在印度文化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jugaad”,翻译过来就是替代方案。也就是在正确答案不可行的时候,去寻找替代方案。

在印度大学课堂上,很多学生会举手跟老师辩论。周轶君在西孟加拉邦国立法学大学采访时,就有学生跟她说,在印度的任何一所好大学, 挑战老师都是课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课堂的目的之一。在印度,还有个谚语叫做,大学的目的是把马拉到水边,并且让它觉得口渴。

再比如,印度的苏卡塔教授,从1990年开始在贫困地区建立“网吧”。原因是,苏卡塔教授想在印度落后的地区普及教育,但发现建学校太不现实了,于是就通过安装电脑的方式,让当地的孩子接触好的教育资源。

区别于传统的网吧,苏卡塔教授的网吧采用了全透明的玻璃屋,并且不设置任何隔板,还在一个电脑周围放置了很多凳子。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使用电脑去学习,而不是玩游戏。

这种教育模式还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叫做“云中学校”。每天下午,云中学校会接通世界上某个角落的志愿者,让孩子们直接跟外面的世界通话。这就给孩子创造了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

换句话说,印度的教育算不上多完美,但局部的混乱和落后,也造就了一部分人的思辨能力。说白了,在缺少规则的地方,人们制造确定性的能力或许会被进一步激发。

05

 好的教育,没有标准

其实,看完这些国家的案例,我们能发现一个真相,就是你很难给教育制定一个完美的成功定义。任何一个教育制度在它的语境下都有好有坏。

借用周轶君的话来说,好的教育是没有标准的。那作为父母,怎么摆正心态呢?借用纪录片当中一位新加坡妈妈的观点,她说,人的一生当中要经历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你的父母是普通人,第二次是发现你自己就是普通人。而第三次成长是发现,你的孩子实际上也只是普通人。

这里的普通人,也可以换个理解,指的不是一个人不够优秀,而是,他不必非得去满足别人定义的标准。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

在这里,也推荐几部关于教育的纪录片,里面都是真实的教育故事。

《幼儿园》,导演张以庆;

《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

《了不起的妈妈》,导演姜又兮;

《小小少年》,导演孙超;

《高三16班》,导演向建;

《出路》,导演郑琼;

《翻山涉水上学路》,德国纪录片;

《黑板》,伊朗电影,尽管不是纪录片,但强烈推荐。

9.17日中秋节你打算做什么?


这一天,罗振宇将会在洛阳做一场《资治通鉴熊逸版》(汉家隆盛)的首发直播。


他会陪着大家,从天光正好的时候,聊到月上西楼,把关于这本书,关于作者熊逸,关于《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的方方面面和你聊一遍。


没有什么地方比洛阳更合适聊这本书的了。


如果你中秋还没有安排,一定不能错过这场直播,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链接,预约这场直播。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得到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