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24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峰会——第十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本届论坛峰会
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提供智库支持,国家治理杂志社、人民智库、人民论坛承办,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提供课题支持
。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人民日报社社长于绍良,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易会满,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张来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明源云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姜海洋等党政领导、知名专家、企业家、媒体记者600多人出席会议。
明源云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姜海洋,
代表课题支持单位向大会致辞。姜海洋表示:高质量发展需要国企与民企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国家智库与社会智库的紧密携手。作为社会智库,明源云一直致力于在国企改革、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资产盘活等领域的数字化研究和实践。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发现,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五高并举”
: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现制度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债权融资到股权融资,实现国有资本投资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投资质效提升,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资源挖潜、资产盘活,实现存量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化到数据资本的进化,实现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明源云将继续作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课题支持单位,深耕实践沃土,赋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姜海洋
明源云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
成果发布:
2024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暨国家治理创新经验课题调研成果
本次论坛进行了“2024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暨国家治理创新经验课题调研成果”发布,
分为两部分:
一是“2024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创新经验案例”
,包括重庆市国资委、亦庄控股等30家;
二是“2024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典型案例”
,包括《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经验与启示》《福建三明:创新“我为企业解难题”的三明实践》等共计20家。
主旨演讲环节,明源不动产研究院院长黄乐
围绕 “把握盘活新机遇、培育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进行了分享。黄乐指出:国有资产规模增长迅速,但资产营收率和回报率却不乐观,解决需靠“三资盘活”。黄乐强调,
国资国企资源资产丰富,可从金、木、水、火、土、数等方面挖掘盘活空间
,并结合大量丰富案例,阐述如何让资源变资产、让资产生资金,让资本更增值。最后黄乐呼吁,国企资产管理应从价值发现、价值分析、价值实现、价值放大这“四部曲”出发,用资本思维看待资产、用增量思维看待存量,同时,以组织支撑和数字赋能作基础,才能真正唤醒沉睡资产,培育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黄乐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院长
在高峰对话环节,研讨嘉宾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分享了深刻观点与真知灼见。其中,
重庆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嘉熠
介绍了重庆市以“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引领推动国企改革的创新探索。
广州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覃海宁
从五个方面分享了地方国资国企如何聚焦国之大者、事之大计、民之大事,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服务市民百姓。
下午场,峰会现场围绕新形势下推动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展开。
典型发言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① 杨继东 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② 李 刚 中石化集团总经理助理、齐鲁石化党委书记
③ 肖月强 中电科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继东
指出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大关键点:从时间维度审视,改革分析既可静态进行,亦可动态展开;从研究视角出发,国企改革研究既可局限于局部,亦可放眼于整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注重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杨继东教授基于学术研究,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影响因素和成效等进行了分享。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齐鲁石化党委书记
李刚
做了题为《深化国企改革 奏响高质量发展时代强音》的报告。李刚在报告中指出,齐鲁石化聚焦党建引领,为深化国企改革强根固魂;聚焦创新驱动,点亮深化国企改革的科技之光;聚焦价值引擎,注入深化国企改革的转型活力。
中电科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月强
在峰会上发表演讲。中国电科是重要骨干企业,电科资产承担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管理等职责。当前盘活国有资产意义重大,国家政策提供机遇,市场需求变化带来契机。在此背景下,电科资产依托中国电科的专业优势,创新资产盘活方式,构建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的资产运营管理服务三量齐驱的发展格局,并开发了首个资产智能撮合平台—“电科资管”,其架构体系与功能优势明显,将助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辰
在峰会上分享企业转型经验。上海城投集团资产规模大且业务广泛,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变革,城投控股将聚焦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与资产证券化,还重视租赁住房发展,未来将在三个方面持续探索转型:一是强化经营驱动;二是更多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开发;三是把运营服务和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激发更多的消费需求。
典型发言二:激活数字新动能,壮大国资国企新质生产力
② 邹福顺 保利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保利商业物业董事长
亦庄控股总经理杨文良
在发言中指出,亦庄控股是北京市批准设立国际一流产业新城运营商,也是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亦庄投资承担着四项重点任务:第一,积极投身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构建“双智”协同的智慧城市。第二,全力创建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打造创新的中国标杆。第三,服务推动亦庄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第四,服务建设北京亦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加速推动智能技术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保利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保利商业物业董事长邹福顺
分享了保利物业在大后勤服务实践上的一些思考。大后勤服务是保利物业商办服务正式从传统的保障性物业服务内容,发展成为前瞻性支撑、主动协同企业发展的时代性实践。提质和增效是企业的两大核心诉求,也是大后勤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内核所在。
明源云集团合伙人、副总裁毛晓东
将今年陪伴央国企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总结为
四类变化
,并结合标杆企业的实践案例来阐述这四类变化带来的成效——
思考模式在变
:部分企业开始从终局视角思考管理模式设计,比如以资产证券化为目标,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来盘清盘活存量资产;
决策模式在变
:企业一把手开始强调从经验决策转变为数据决策,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从做“语文题”升级为做“数学题”,以提升决策科学性;
作业模式在变
:许多业务场景从线下向线上迁移,并充分利用AI技术,从人工模式升级为智能体模式,提高作业效率和效果;
交互模式在变
:企业从内部管理为主,开始关注客户体验,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
典型发言三:深化国有资本投资与产业发展改革
杭州实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钮健
在发言中表示,作为一家以数字化投资管理平台为核心的公司,杭实不断在产业创新发展中实践。并且基于杭港融合的机遇下,杭实打造出独有的实业数字化平台以及“一平台、两中心”园区。在低空经济上,杭实扛起国企对低空经济支撑性的作用,要把骨干的低空网络和地面网络建设起来,旨在构建杭州统一的低空飞行网络,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厦门翔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小刚
指出,按照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港产城一体化目标,翔业集团进入全面发展期。根据战略定位以及国资委对于地方国企要求,翔业集团将围绕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践行自身力量。改革思路围绕两条主线:一是改革开放,二是转型提升。主要目标聚焦三个点:一是国际航空公司打造,二是区域产业发展赋能,三是机场城市建设发展。
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总经理郭川舟
在峰会上分享了城投转型经验。广开控股所在区域为首批国家开发区且指标领先,2017年就主动转型,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投资等。通过一系列战略布局、管理模式创新、人才战略实施,在金融、园区运营等多方面取得成果。之后其还分享了投资案例及未来布局。
典型发言四: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盘活的契机与路径
厦门安居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晓林
表示,住房问题关系到民生福祉,尤其是服务于民生的保障房更是担负着优化资源配置的使命。厦门安居控股集团主要布局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宅建设运营、配套商业运营、施工及园林景观、物业管理等业务板块。坚守使命、刷新观念,既守摊子、过日子,又闯路子。目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等,已经形成一间房、一张床的多层次全链条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