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有戏】栏目
作者:曾于里
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花木兰》真人动画电影发布首支预告,瞬间引发全网热议。
《花木兰》海报
而刘亦菲,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迪士尼真人部的首位“亚裔公主”。
短短一分半的首发预告,既引来了高度的国民关注,当然也引发了网友们不小的“争议”:花木兰里没有木须龙、福建土楼、 刘亦菲妆容等。
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表达上。而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前,同样是迪士尼改编的真人动画,却实打实地引发了全球网民的激烈讨论。
迪士尼真人版《小美人鱼》概念海报
北美时间7月3日下午,迪士尼《小美人鱼》官宣了小美人鱼的扮演者——HalleBailey(哈里·贝里),出生于2000年的黑人妹子。
Halle Bailey出席活动
Halle Bailey是童星也是歌手,年仅3岁就参演了《亿万唱诗班》;早些年也与姐姐成立名为Chloe x Halle的组合,精湛唱功引起了碧昂丝的注意,并被碧昂丝签下,于去年推出了首张专辑《The Kids Are Alright》,评价不错。
Halle Bailey现场表演
不过,迪士尼官宣后就在北美网络引起讨论,不少人表示质疑,“这个角色不适合黑人,就像白人女孩出演Moana公主”(Moana是《海洋奇缘》里的黑人公主)。消息传到国内社交网络上后,同样引起强烈的反弹。
#真人版小美人鱼女主角#随即登上微博热搜。
Halle Bailey出席活动
Halle Bailey在个人社交网络上表示,梦想成真
最先发布消息的@守望好莱坞,其微博底下的评论,一边倒的“不接受”。
@守望好莱坞 微博截图
小美人鱼可以是黑皮肤的吗?选择Halle Bailey,是出于纯粹的艺术考虑,还是政治正确的商业投机?
小美人鱼可以是黑皮肤的吗?
网友对于Halle Bailey的质疑,主要是因为安徒生原著中的美人鱼,以及1989年迪士尼动画片《小美人鱼》中的美人鱼形象深入人心。
1989年迪士尼版动画片《小美人鱼》中的小美人鱼
在安徒生的童话里,小美人鱼是这样的:
“她的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这时她发现她的鱼尾已经没有了,而获得一双只有少女才有的、最美丽的小小白腿”
“这时小人鱼就举起她一双美丽的、白嫩的手,用脚尖站着,在地板上轻盈地跳着舞”……简单地说,肤白貌美。
迪士尼动画片《小美人鱼》虽然对安徒生童话进行了改编,比如小美人鱼有一头浓密的红发,肤色不够白,但总体上与安徒生笔下的形象差别不大,也符合观众的“公主”想象。
1989年迪士尼版动画片《小美人鱼》中的小美人鱼
但坦白地讲,小美人鱼是童话中超越国界的虚拟形象,真人版的改编是可以使用任何肤色的演员的。
一方面,小美人鱼不像花木兰,肤色不是她的核心设定。
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强调还原,难不成还真得找美人鱼来饰演?
我们不能以“三观”来评判安徒生的童话,毕竟那是19世纪的历史背景,身为那个时代的人很难不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如果是21世纪的今天,在童话中仍然强化“恋爱脑”悲情公主的形象,那就会引起非议了。
这也是为什么自1937年迪士尼第一部公主片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到今年的
《阿拉丁》
,观众可以鲜明且直观地感受到:公主们越来越独立、自主、强大。在不久前上映的真人版的《阿拉丁》中,茉莉公主想要当女王。
真人版《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选角时也是一片质疑,上映后观众纷纷表示“真香”
不出意料的话,真人版的《小美人鱼》也会延续着迪士尼公主的最新形象,她必然也是
独立的、强大的、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
而迪士尼官方给出的选择Halle Bailey的理由是:“经过大量的寻找,Halle Bailey罕见地综合了一系列素质——灵魂、心灵、青春、纯真和实力,加上绝美的歌声,这些都是发挥这一标志性角色所必须的品质。”
发现没有——迪士尼突出的小美人鱼的几个关键词是“灵魂、心灵、青春、纯真和实力,加上绝美的歌声”,这与安徒生原著中小美人鱼给我们的天真美丽的悲情公主的形象,本就有所不同。加之原著中小美人鱼有美丽的歌喉,真人版或有所体现,而恰巧Halle Bailey有着不俗的唱功。
因此,从艺术角度看,迪士尼是有理由选择Halle Bailey扮演小美人鱼。
迎合政治正确的商业投机?
不过仍有不少人无法接受:难道就没有一个白人演员比HalleBailey更合适吗?还是选择她,仅仅因为她是一个黑人?
文娱观察者@北方公园NorthPark 在微博上评论道:“
政治正确全面冲击艺术创作的风潮已经到来……迪士尼老版动画片里对多元文化平等的尊重做的并不差,现在这些操作除了商业投机想不出别的理由。
这么下去,黑雪公主只是时间问题。
”
时下国内舆论对政治正确这一倾向高度敏感。就比如这两三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国内都遭遇政治正确的批评。
无论是2017年最佳影片
《月光男孩》
,2018年最佳影片
《水形物语》
到今年的
《绿皮书》
,人们发现这些影片的共同点是,都涉及到种族、同性恋、少数族群、边缘群体等。因此有人说,这些影片之所以获奖,不是因为它们的艺术成就最高,而是因为它们迎合了好莱坞的政治正确。
最近三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有两张牌:种族、LGBT
从历史到当下,政治正确发挥了强大且正向的作用,它站在弱势群体一方,强化了一种共同体意识以及对他人困境的共情能力,让平等与多元渐成时代的主流。
像少数族群在美国地位不断提升,与“
政治正确
”潮流是分不开的。
新浪电影发起的投票显示,66.9%的网友对《小美人鱼》的选角表示“失望”
这里有一个争议:假设一个白人演员和HalleBailey同样适合于小美人鱼的角色,但因Halle Bailey是黑人,就把机会给了她,这是过度的政治正确吗?这个问题可以撕个三天三夜。
至于伪善则是另一个面向:它只是做到表面上的平等与多元,并且以表面掩盖实质性的问题与改善。就比如电影中给黑人的地位再高,现实生活中却不给黑人机会,政治正确就成了问题的遮羞布。
在对反感政治正确的人看来,让小美人鱼变成黑色皮肤,不过是在讨好非裔族群和“白左”,是商业投机。
1989年迪士尼版动画片《小美人鱼》中的小美人鱼
迪士尼是否真有这样的意图?不得而知。只是窃以为,哪怕政治正确带来了种种问题,但这个世界存在的更多问题,不是因为政治正确太多,而是因为政治正确太少了。
说非裔大家缺少共情,那么我们来看看美国亚裔。《摘金奇缘》改编前,曾有一位好莱坞制片人主动找到作者关凯文,提出诱人的报价,却连带着提了一个要求:要把这本书的女主角换成白人,理由是,没有多少白人愿意进电影院看一个亚裔故事。
有网友在微博上表明她支持迪士尼选角的原因,很能打动人
亚裔会反感政治正确吗?不会。现实是,好莱坞的政治正确更多局限于非裔族群,亚裔仍处于鄙视链的底端。
比如现在非裔族群地位是美国少数族群里较高的,但这样的地位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一代又一代的美国黑人通过抗争和牺牲换来的,哪怕Halle Bailey出演了小美人鱼,但美国黑人的普遍生存状况还是差于美国白人;
哪怕《月光男孩》《水形物语》《绿皮书》真如你说的“伪善”,但它倡导的爱、理解、尊重的确也在试图弥合族群之间的裂痕(虽然不彻底)。
因此,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政治正确角度,由Halle Bailey出演小美人鱼都不必过分指摘。何况,
观众的评价最终取决于电影的质量,而不是小美人鱼的肤色。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