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恩数据
艺恩是泛娱乐大数据平台领航者,从电影数据情报为起始,并将产品与服务逐步渗透至泛娱乐产业;通过数据洞察驱动行业变革;整合多屏终端消费数据,为市场洞察、项目孵化投资、营销发行、渠道经营提供策略支持和运营辅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清华大学 DeepSeek 第三版手册来了 ·  2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刚刚,「诺奖风向标」2025年斯隆奖出炉:2 ... ·  6 天前  
数据派THU  ·  EvalPlanner:基于“计划-执行”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恩数据

网大精品化之路初见端倪 题材多元化内容“向前看”

艺恩数据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8-03-24 13:07

正文

近年来网络电影在经过演化初生、正式成形、异军突起的几年后,已经实现了票房数据、题材创新和制作水准的多重飞跃,进入相对稳定的成熟发展期,在线上担负起中国市场爆发的观影需求。据统计,2017年,全网网络大电影数量多达1892部,2018年Q1还没结束,业内就有人断言,今年将成为网络电影的“商业回报年”。

寻求差异化已成行业共识
软科幻题材成为全新爆发点

随着网络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对网络电影的不同类型有了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探索。魔幻、战争、罪案等这些不易操盘的电影类型也逐渐加入到网络电影这片红海之中,影片类型的多元化让网络电影市场具备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免不了扎堆的现象,比如当下致敬港式情怀的网络电影就不下15部、“戏说”系列更是闻风而起,不光影片类型相似,连故事结构都大同小异。如今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谁能优先建造出差异且优质的网大“类型库”,谁就能在网生内容市场的发展中抢夺先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电影在科幻、纪录片、战争等国产院线电影较少尝试的类型上还可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软科幻片,该题材创作的可塑性大,受众广泛,在未来很可能是网大市场新的爆发点。

究其原因, 一是因为我国观众受国外科幻类影视作品长期浸染,对于视觉审美、题材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早在去年就出现了“2017是中国科幻影视剧的爆发年”一说,这说明国内科幻题材的市场已经打开。 其次,目前国内科幻题材电影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在过去的一年中,共有300多部科幻电影上映上线,其中接近210部都是引进于国外的影片,包括备受科幻迷推崇的《银翼杀手2049》、《降临》、《太空旅客》等。 最后,视频付费成为常态,网络院线生态正在养成。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总数已经超过1.8亿人次,付费比例已经达到会员总数的43.3%。人数与比例的上升必然会加速网络院线的发展。对于科幻题材这种实操难度极大、风险系数极高的类型,相对来说网络院线具备更高的容错率,可以承担起人才培养、故事挖掘和引导观众的市场分工。

相对于科幻题材的庞大体量,软科幻更符合我国当下的市场现状。所谓软科幻是指在科幻的背景下描写社会、人文、伦理,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题材。该题材从科幻出发,但绝不止于科幻,在崭新的世界观之下用故事引发观众共鸣。事实上在我国,软科幻类型影片不论在院线还是网络目前的发展也不太成熟,一方面受到投资成本、特效制作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缺乏好的内容和故事。这使得软科幻这一电影类型在发展中步履维艰。

可喜的是我们在爱奇艺最近上线的网络电影《超级APP》中似乎看到了软科幻的曙光。无论是迅速蹿高的点击量还是超高的口碑榜,这部网络电影的表现都十分抢眼,截止目前《超级APP》已经获得超1000万人次点击播放,豆瓣评分高达7.0!

《超级APP》凭借S级制作成软科幻题材标杆

作为一部网络电影《超级APP》为何能在软科幻这个连国内院线都鲜少触碰的题材里获得如此良好的市场反馈?进入2018年以来,网络电影进一步走向精品化,相伴而来的是行业人士越来越多地提及“S级”制作,今天我们不妨以《超级APP》为例,来探讨下软科幻题材网络电影S级制作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任何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强大的主创团队 。网络电影市场从最初的乱相丛生到专业人士进入,良币驱逐劣币,电视剧甚至大荧幕的创作者进入行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像《超级APP》这样的全明星阵容在网络电影中还是极为少见。该电影由香港著名鬼才导演王子鸣执导,秦岚特别出演。此次秦岚首次触电网络,饰演具有多重性格的人工智能Rita,在形象上的颠覆极具看点。男主角韩晨则是由王冠逸出演,此外施予斐和喜剧演员杨树林在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更令人惊喜的是应采儿和甘薇也参与了客串,豪华的演员阵容直逼院线。香港导演在创作态度上独有的严谨和幽默搭配演员的倾力演绎,为《超级APP》的成功奠定了客观基础,而影片背后沃星影业、爱奇艺、珠影制作、淘梦影业等头部公司操盘出品,更有利于精准把控作品的市场调性。

其次,耐人寻味的故事内核 。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到最后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和人性的洞察。软科幻片是带有思辨性的影视作品,科幻外壳之下最重要的是通过好故事引领我们对未来、对爱情进行思考。在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当人工智能像Rita一样拥有了人类所有的情绪和个性,作为不完美的我们究竟是要给自己选择一位“完美情人”还是不完美的真人?爱情究竟是要严丝合缝的契合还是求同存异的磨合?爱情面前一切平等,这里面包不包括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AI?杨树林饰演的董事长罗毅,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不择手段,面对人工智能呈现出人类最原始的贪欲,这种欲望让人与AI之间的关系变得病态而复杂,在未来我们又要如何应对这种交互关系?影片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这些答案,又或者,在看电影的时候答案已在我们心中。

最后,作为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专业的特效制作尤其重要。 为了使这样一个充满代码、数据流、虚拟现实以及具有未来感的大型都市更加真实生动,制作团队费尽心思地搭建了虚拟空间、回收站、未来单身公寓等大规模场景;在特效制作上更是不遗余力,90分钟的成片里特效时长高达47分钟,占全片时长的52%。据悉,《超级APP》投资已过千万,其中大部分的费用花在了拍摄搭景,道具设计和后期制作上,以实拍和特效相结合的方式重现了爆炸打斗以及RITA的幻灭和重生……给观众带来真实丰富的视效体验。

《超级APP》用作品印证
软科幻题材是网大类型的“良田”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高频词汇,年轻受众对智能工具的运用触手可及。在此基础上他们也具备了科学的触达能力和求索欲望,科幻片自然就有了关键的文化氛围和生产基础。《超级APP》对故事的关注从过去转向未来,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电影中的黑科技和情感故事完美融合,大开脑洞地呈现了2020年的奇幻模样,人与APP间的无障碍交流、全息影像的场景和人物设计、科技感浓郁的街道和房屋,逼近院线水准的特效令人震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