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周末快乐。上次笔者在“牛七大讲堂
-
浅论操作架构与筹码面观察”
PPT
中提到的另外一只票
600326
西藏天路,这只股票笔者过去曾经参与过第三浪的上涨,因此长期处于关注的状态。本周笔者把长期观察的一些观点分享予各位朋友,希望各位朋友喜欢。
西藏天路从
2015
年股灾下来经过回调整理之后,笔者认为,目前多头五浪的走势似乎已接近尾端。通过如下周线:
第一浪:
5.4-7.52
,第一浪一般经常会有不规则型态,实际上第一浪起点从哪里开始计算(
5.22
、
5.4
、
5.72
),似乎关系不大,因为第二浪回调的位置
6.11
都高于这些点位。另外笔者认为波浪定义的目的不是要明确具体的点位,或者追溯它的祖宗十八代,而是
通过波浪规划行情,提高我们做对股价方向的机率。
第二浪:
7.52-6.11
;
第三浪:
6.11-11.19
;其中也可以细分出
5
小浪;
第四浪:
11.19-7.41
;其中
7.41
低于
7.52
,似乎一四重叠了。
第五浪:
7.41
到现在;
其中西藏天路在
2017-7-3
做了一个
10
转
3.00
派
0.80
元
(
含税
,
扣税后
0.72
元
)
,笔者认为由于筹码的连续性,将目前这一阶段都视为第五浪,同时为了图形完整性,笔者采用前复权的方式。后续笔者将结合筹码观点介绍西藏天路的走势情况。
首先我们通过股东户数观察第一浪筹码的沉淀。西藏天路在
2015-6
的股东户数是
7.43
万人,经过股灾后,
2015-9
股东户数变成是
11.4
万人,
经过一年的沉淀
,股东户数在
2016-9
又变到了
7.64
万人,
整整收敛了
33%
。因此笔者将这一段漫长的整理时间定义为大的第一浪;
另外,通过这张月线图,笔者还想讲两点,首先
2015-6
的最高点
16.98
的月换手率是
187.25%
,
2015-8
的次高点
13.84
的月换手率是
239.34%
,而
2017-7
的月换手率却高达是
288.39%
,目前本月才过去不到半个月,月换手率又达到
123.82%
,通过对比,这两个月的成交量都是比较可怕的。试想一下,
价格未创高,为何成交量却持续飙升,意欲何为呢?
其次,
2017
年
3
月份的股东户数已经达到
10.54
万,随着
10
转
3
以后,成交量持续放大,
预计目前的股东户数已经远远发散
,因为很多的股东都是持续的减持,这个后续提及。
2017
年半年报公布时间是
2017-8-26
,届时哪些股东已然离开?股东户数发散到如何?目前显示的数据已远远滞后,且
2017-8-26
公布可能还仅仅是
2017-6-30
的股东户数。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得根据其他一些筹码、成交量以及趋势等的走势
提前预判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笔者界定的第二浪发生了什么?
西藏天路在
2015-11-7
定增了
11848
万股,总共募集了
93040.99
万元,定增价格
8.16
元。
笔者在
2017
年初操作过这只股票,当时也是观察技术面走好了,同时根据定增解禁以及股东户数收敛等做出判断的。当时笔者认为这些参与定增的机构会拉抬股票,谁知道远远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看看
2016-3
的
10
大股东构成,当时定增的
9
家机构中有
8
家都在
10
大股东中(不知为何,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在其中)。
但是,
2016
年
12
月份,其中有
7
家都已离开,仅剩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了。
其中有两家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看看其中一笔,机构专用卖出去
1188.54
万股,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广州路证券营业部买入,与东海基金
-
工商银行
-
鑫龙
155
号资产管理计划、诺安基金
-
工商银行
-
沈利萍、北京鼎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万能保险产品持股数相当,也就是其中一家通过大宗交易在解禁第一天
2016-11-4
即卖出,成交价格
8.23
元
/
股,当日
溢价率
-5.73%
。另外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珠江路证券营业部在
2016-11-25
总共成交
1593.14
万股,通过比对,就是
申万菱信基金
-
光大银行
-
申万菱信资产
-
华宝瑞森林定增
1
号
,成交价格
8.5
元
/
股,当日
溢价率
-6.49%
。
其他几家在
2016-12
不在
10
大股东中,既然不是通过大宗交易,那么他们就是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方式。基本区间如下日线图(不复权)
8.20-9-47
之间。然后呢?股价在
2017
年
1
月初经过再一次的洗盘后,一路从
8
块多最高涨到了
14.63。
天可怜见!天可怜见!
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申万菱信(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北京鼎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八家,其中有四家应该是公募基金,另外一家信托,一家保险。这些公司在
8.16
元
/
股参与定增,经过一年的解禁期后,随后不知何故的着急忙忙的在
8
块多通过大宗交易以及竞价交易方式
将筹码释放给了那些某某某,谁谁谁
,然后股价稍事整理后在其后一个多月后随着什么“一带一路”、“建材水泥”、“振兴西藏”等概念一路飙涨到
14
块多,整整涨了
70%
。这些公募基金、信托公司等不是都有大把的调研报告,未来市场的预测、板块的前瞻等等等等,分析逻辑等不是比我们这些小散都精准的多、到位的多吗?
那么,
是他们水平太次,错过这一大段行情呢?还是这些基金、信托、保险理财不把基民的获利摆在第一要位呢?还是其他一些别的什么原因呢?
笔者不得而知,笔者也无法知道。但是,反正笔者是不会把笔者的血汗钱交给那些所谓公募基金打理的,即使有朋友要买基金,笔者也会推荐他们购买指数型基金。
仅此而已。
接下来,通过
2017-3
的
10
大股东变化,显示第三浪中,最后一个定增对象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也减持了
367.73
万股。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