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号上主要更新一些我关于“知行合一”等的原创内容,以及社群里的一些咨询答疑等。
特别说明:为了保护隐私,我发出来的这些内容,基本上是社群里好几年前的咨询答疑内容了,且进行了大幅删减。
而现在社群里的答疑咨询已经更加深刻了,因为我自己也在进化着。
只不过这些咨询答疑,需要你加入我的知识星球社群才能看到,同时也能享受咨询答疑和闭门会的福利。
加入的方法见文章最后。
栩然学长:
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但我却因此而发飙。
缘由简单:家人带孩子出去走走,邻居每次都给孩子零食,但由于我已经开始调整孩子的饮食,禁止吃一切没有营养的零食。我也每次和家人说,要学会拒绝别人,可结果就是没有,导致孩子晚饭不吃。
可能忍耐太久,总于发飙了。
直接结果:
我上班都不在状态,心里很不舒畅。
因为家人不理解,多次认真解释也无用。
主要是家人反过来还会对我不停的教导式的教育。
我是有些不耐心,不想听,感觉这次又要回到解放前。
我的反思:
我知道对家人不应该这种态度,会有愧疚感,感觉自己不孝顺,但我在发脾气过程中很难控制。
我的耐力道行太浅,还是会被因为一些小事,可我比较在乎的而忍不住。
想要解决问题:
请问学长,我该怎么样尽量避免这种大发飙的状况,控制自己情绪?感谢。
学长回答:
你禁止孩子吃一切没有营养的食物,拒绝邻居给孩子零食,让自己的家人必须做到,你的家人不理解,向你认真解释,你不听,没有耐心,产生抵触,甚至发飙。
你认为自己是对的,你觉得家里人就应该按你思路来,否则就是抵触。
但当你的家人认真和你解释时,你不愿意耐心的沟通,同样也很抵触。
人是不喜欢被人教育的,或者说,不要刻意教谁做事,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当然,也包括你自己。
如果一个人对你的某种爱好强行指责,说其这不好,那不好,你是什么感受?
一个人真正的改变,从来不是靠外界的强迫,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
我们发心是好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待人接物,教育沟通,不是简单机械的“1+1=2”,若按这种思路处理问题,容易适得其反。
不一定,如果能有效地达到目标,有时候有的人还会故意表现出愤怒。但这只是表达边界感的一种方式,不要成为常态,不利于人与人关系的长期和谐,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2、如果你觉得你在这种情况下发飙不好,从情绪的角度来看:
不要进入“强制命令—持续忍耐—突然大发飙”模式,而是每次发现问题都能及时沟通:
因为,【情绪是会累积的】,你平时表达出来了之后,既可以让家人了解你的想法,你自己的情绪也得到了一定释放,不至于压抑自己。
3、沟通也不仅仅只有一种方式:至少在你描述的场景里,除了家人以外,孩子、邻居也是“给零食”这个场景里的参与方。和他们有没有可能进行沟通呢?
4、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偶尔吃点零食,放过去,是不是可以?
孩子吃点零食,重要级是不是到了那么让人火大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