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爱
情感专家、花镇联合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擅长解决脱单、长期关系经营、恋情挽回、自我提升等情感问题,著有《冷眼观爱》等数百万字原创高质量情感专栏文章。
51好读  ›  专栏  ›  冷爱

老子不想走亲戚

冷爱  · 公众号  · 两性  · 2017-02-02 16: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你--  远  比  你  想  象  中  更  美好

冷 爱



“今年二十好几了吧?找对象没啊?”

“工资多少啊?在大城市能买得起房么?”

“快高考了吧,准备好上哪个学校了吗?”

“孩子怎么样啊?成绩怎么样啊?”

…….


小时候,很喜欢走亲戚,主要是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还能见到很久没见过面的小伙伴,以及红包大丰收。可以说,这一切都满足了儿时对于春节最美好的期待。

后来大了些,画风就变了很多。

去年春节去了一个不是很熟的亲戚家,不熟到连亲戚要怎么称呼都得在进门前一脚偷偷拉着老妈问清楚。

去到了之后,很多都是生面孔。

他们一家其乐融融,除了我不感兴趣的家里长短,就是满口我听不下去的黄段子荤笑话。

说实话,当时除了尴尬还是尴尬,完全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甚至连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于是我便开启了刷朋友圈模式。刷完朋友圈刷微博,刷完微博刷空间,轮番来个遍。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我的存在。

有个表婶张口就是,“今年该二十好几了吧?谈对象没啊?”

我幽幽地抬起头,尴尬地回了句,“还没呢”。

她一听,惊讶得不行,挪了挪椅子坐到我旁边来。

“姑娘家这个年纪也不小了,要抓紧啊。女孩子的青春就是最大的本钱,过了这几年,往后可就没什么竞争力了啊”。

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笑了笑。

说完,她还不肯罢休,还拉着我继续问着问那。

从谈恋爱到工资待遇,再到人生理想等等。

问完我的情况,还不忘和我炫耀一番她另外一个亲戚家小孩的情况。

说是名校毕业,进了某知名国企。男朋友也是 985 高校毕业,还在上海全款买了房,说是两人准备明年就结婚。

完了还来一句,“你看人家过得多好啊”。


我很纳闷儿,这些关我什么事。


拿别人的经历和我对比就算了,最无语的是,还要用他们的价值观强行绑架我的人生。

比如,我说暂时不想谈恋爱吧,就觉得我这种人想法天真。甚至还要摆出一副替我着急担心摇头叹息的无奈样。

再比如,我说想在外面多呆几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被认为不安分不现实。

还有人说到自己婚姻状况不理想考虑离婚,就会被指责为年纪也老大不小了,还有这种花花念头,一点都不为孩子考虑等等。


“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这是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话。

在以前,这句话真的很好使,只要有人说了这句话我就只有闷声点头的份儿。

放到现在,就想怼回一句,“您年纪大,别吃那么咸,小心高血压”。

为什么经历丰富,就代表观点一定是对的呢?

如果价值观的正确程度与人生阅历成正比,那两个同龄人之间也就不存在差异了。

且不说,某一种价值观到底对不对,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老一辈人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出了一套经验,但时代不同了人的生存环境也改变了,就算曾经是适合的价值观也会变得不那么合适宜了。

哪个正值青春年少的人不想好好谈一场愉快的恋爱呢?只不过是被现实甩了几个耳光之后才觉悟,原来与其苦苦追求一段自己高攀不上的感情,还不如先好好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好来得干脆。

又有哪一个人不想住得离父母近一点,干着一份不那么辛苦的工作呢?要么就是不甘于一辈子都这么穷下去,要么就是想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已。

至于对婚姻的选择,那就是更加私人化的事情了。一婚姻中的酸甜苦辣,那真的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人又怎会理解。可有些人明明事不关己,却要作出一副指点江山的派头。




还记得以前有个远房表叔,平时比较疏远基本也没什么往来。可是一到过年,这人必定准时出现,不是初二就是初三。

家里人似乎也不太待见这个表叔,但总归是亲戚,只能热情招待。

茶水点心陪聊一样不少。

吃过午饭闲聊了几小时之后,他却还一副要留下来继续吃晚饭的样子。

家里人看着也到饭点了,便客套地挽留。

刚开始这个表叔还假意推脱,嘴上说家里饭应该已经做好了,可屁股却跟沾了胶水一般粘在凳子上一动不动,甚至还重新点燃了一根烟。

当时我真搞不懂这是大人们所谓的客套,还是某些人的厚脸皮。

吃完晚饭,这个表叔便拉着我叔去院子里抽烟,说要单独聊聊天。

最终,好不容易送走了这尊大佛,却看到我叔一脸无奈地走了进来。

后来听奶奶说,原来这个表叔又来借钱了。听说是要还他的赌债,还被人追到家里来了。而且,这也不是他第一回来借钱了。

虽说每次借的数目也不算大吧,但是总感觉心里不舒服。毕竟就算是施舍,那也是有限度的,而且还要看心情的。

可是叔叔也没好拒绝,毕竟大家都是亲戚,撕破脸皮总归不太好。可是,每回遇到这样的事,心里总跟扎了根刺儿似得的不舒服。

要是你不借吧,对方就拿这样的话来堵你的嘴,“你们家现在个个都那么有本事,也不差这点钱对吧?”

我想说,我们家的人有本事不差钱,那也没有义务要借给你们啊。

可在对方看来,我们有钱就不应该在乎借给他们的那几千块,要在乎这么点钱就是抠门儿就是不讲情面。

所以说,如果没有走亲戚这种人情往来,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当你不做出回应不为了所谓的面子刻意迎合假装热情,对方也不会一次又一次厚着脸皮,假借亲戚之名,行自私之事。

这也是我不想走亲戚,也不想让家里人去和一些不熟且带有自私目的的亲戚保持往来的原因。




走亲戚,原本是一种联络感情的美好习俗,是让彼此感受亲情温暖的时刻。

是兴高采烈地敲门后看见想见的人那种激动,是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生活趣事时的温馨。

可是如今却演变成三姑六婆各种无理的盘问,以及利用走亲戚攀关系索取利益的手段了。


今年,我就想在家过个好年,不想走亲戚了。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