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供应链管理俱乐部
专注采购供应链管理,干货文章持续分享。也许是最专业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社群,创于2004,专注于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哪吒系列电影总票房刷新中国影史纪录 ·  昨天  
KnowYourself  ·  这件事情没想清楚,再相爱也不建议结婚 ·  3 天前  
什么值得买  ·  过年胖10斤?这几款养生茶帮你刮油解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供应链管理俱乐部

供应商群的影响力有多大,采购你要想想看!

供应链管理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17-06-13 22:13

正文



一个公司最少也会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供应商,有供应原材料的,有提供IT服务的,有提供后勤保障物资的。对于上规模的公司来说,成千上万个供应商也是很正常。供应商群是公司的延伸。他们对公司的评价影响到公司的命运。例如美国有个机构,每年调查供应商对汽车生产大厂的评价。多年的评价是供应商最喜欢跟丰田、本田等日本公司合作(尽管日本公司对质量、交期等要求近乎苛刻),下来是福特、克莱斯勒,最后不幸的就是通用汽车,尽管通用的世界销量第一。如果有了新技术,供应商的最后选择也是给通用。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导致了通用当前的破产境地。

合作时间长了,供应商会逐步形成对采购方的大致评价,且大多会接近。长期下来,会在特定行业、特定地域对采购方产生社会影响。无论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大多供应商的一致评价是付款准时,尽管其它方面不能让人滿意,例如价格低、质量要求高、服务响应要快等。 总结起来就如供应商中间流传的一句话:价格用大刀砍、服务用秒表算、质量用显微镜看、但付款百分百。

长期以来,公司老总严格遵守付款承诺:到付款日,无论如何也要将该付的款项付给供应商。这样的公司在供应商中树立了很好的形象。供应商在与他人或公司打交道提到我们公司时,最后总不忘说:他们付款还是好的。正是这公认的综合评价为公司在当地的潜在供应商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来谈合作的新供应商都会主动说:与公司配合没问题,付款我也不担心,我们了解过。

与新的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最想最难建立的就是彼此的信任了。采购方有了好的社会声誉,采购人员会少费很多口舌。这对维持稳定的供应商群也大有裨益。例如有的公司,80%的供应商都是建厂初期引入的。先前骑摩托车送货的小老板们如今都换上了名车,虽然不全是因为公司的业务量,但公司的业务却是他们最稳定的业务量。

一个采购上任伊始,就抽空拜访供应商。所到之处,听到的大多是抱怨之声。刚开始,这个采购也没太在意,心想供应商可能故意让新来的人听,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争取好的商务条件吧。两个月后,这个采购需要开发一个机加工供应商,在电话中与潜在供应商就合作前景、合作方式也已达成了初步意向,可当对方得知 这个采购 公司的名称时,马上说:对不起,你们公司的生意我不做。 这个采购 问其原因,回答是你们公司名声太"好"了。 这个采购 还以为是个别现象,直到两周后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家生产结构件的潜在供应商身上,才意识到公司的口碑在当地确实不太好。渐渐地, 这个采购 从内部其它部门的同事中、从与供应商的深入交流中、从以往公司频繁地更换供应商的现实中,将供应商的话一一印证:价格超低,大部份供应商的利润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利润率;帐期长,从投入原材料到拿到货款至少120天;采购和质量管理人员更换频繁,没有采购人员干过两年以上,没有一个供应商合作过三年以上;管理混乱,与供应商接触的人竟然有近十人之多。诸如此类,不一而尽。

众口铄金,尤其是讲的都是客观事实的话。量变带来质变,供应商一致的负面评价,最终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力,让潜在的供应商不敢与公司合作。 再举个例子。对于结构件上的五金配件, 这个采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