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温言的自媒体平台分享的第
333
篇文章。
温言,
公众号ID:wenyanhello。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供职于系
列500强企业。
职场写作人,终身学习者。豆瓣2017年年度畅销书作者
。
成长 | 认知 | 职场 | 育儿
刚刚闭幕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出席此次活动的一群知名女演员上台发表感言。
海清在台上讲了她的困惑:
热爱演戏的实力派女演员无戏可拍。她说:
“这番话憋了很久想跟大家讲。
亲爱的年轻导演、著名导演、制片人,我们是一群非常热衷表演的女演员,我们一直在坚持,基本上没有傍大款,也没有靠父母,靠自己努力从小走到大。
我们和你们一样,非常热爱电影。
但说一句实话,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动的,市场、题材常常让我们远离优秀的作品,甚至从一开始就被隔离在外。
姚晨不得不亲自做监制,才有《上青云》的机会;
宋佳至今不结婚,还让大家叫她小花。
梁静一边投资,一边问老公有没有好角色……”
这里姑且不讨论海清突然说到宋佳不结婚是否合适,她发言的本意,是想说
她们这批40多岁的实力派女演员,尽管热爱演戏,也想多演戏,却已经接不到好作品、没有好角色可演了,这让她觉得很委屈 。
这次和她一起登台的姚晨以前也说过类似话。
那一次是站在“星空演讲”的舞台,她演讲的题目叫“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当时她的年龄是38岁,育有一儿一女,生活中很幸福,但职场里面临的却同样是“无戏可演”的状态。
姚晨当时的说法是:
“
明明已经来到了作为一个演员足够成熟、表演状态最好的年龄段,但我们身处的市场,给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拍的戏却很少,这真是太令人尴尬了。
”
其实,
到了中年阶段,就会没戏拍是中国女演员的普遍现象。
更确切地说,不是真的没戏拍,而是没有多元化的主角可供她们演绎
——这件事确实令人沮丧,因为如果横向类比欧美日韩的女星们以及她们所扮演的角色,我们会看到中年实力派女演员其实交付了特别多成功的作品。
比如韩国有三十岁的金三顺也有四十岁的迷雾中的金南珠;
日本有有争议不断的昼颜,还有随着年龄一路往上演的女神
天海佑希;
对于把
40-50
当成壮年的欧美国家,这类女性角色就更多了。
对比之下,我们的女演员演艺轨迹却是这样的:
20岁左右成名, 20-30岁之间打拼、积累资源,树立江湖地位;
30岁左右迎来高峰;
然后…然后似乎就转战各大综艺节目和秀场了,在荧幕上越来越少能看到…
最后两条其实是有关联的:
因为能拍的戏越来越少,又需要维持热度,自然就只能依靠综艺…综艺上的多了,能拍的戏就更少了...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整个市场的基础需求和中年女演员的自我定位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偏差。
我们的电视剧市场的需求,其实是很“下沉”的。
也就是说,电视剧需要满足尽可能广泛的观众的品味和层次,而不是塔尖一部分人的审美和格调。
大众喜欢什么?
其实广泛的大众喜欢的是
今日头条会智能推送的内容,是最博眼球、最容易留住人的
大俗套路。
比如电视剧演谈恋爱,那就最好是年轻的帅哥美女谈恋爱。
如果你希望在这之上更有深度,看两个四十岁的人谈恋爱,也只能是副线,不能是主线。
否则观众会被其他有俊男靓女的剧吸引过去。
大众的
首要需求是“好看”“颜值高”,
深度和内涵
只是金字塔往上,
一小部分人的需求。
而女演员的需求是什么呢?
是有内涵、有深度、富含多层次的剧本——这种剧本就算有,又可能流失掉大众型用户。
就算有能双方都满足的优质剧本存在,那也实在太少了!
大女主剧可以做到这一点,而这些年我们又看过多少厉害的大女主剧呢?
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其次,即便有这种剧本,一部剧只可能有一个女主角,顶多是双女主戏。
而已经功成名就的一线女星,片酬都不低,对待剧本也很挑。
一线女演员公开场合抱怨没有好本子可演的时候,另一方面,很多业内人士也在抱怨她们不肯“
放低身段儿
”
,
宁肯无剧可演,也不愿意
自降片酬
或
咖位去演一些有潜力的本子。
实力派女演员不仅仅需要好剧本,她们其实还有隐性需求:
她们
需要当主角,需要人设好,需要片酬符合身价…这样叠加起来,再加上能遇见好剧本的缘分,几率变得更小了。
还有很多人提出海清们无戏可演的一大原因是缺少好剧本。
因为大家都一窝蜂地去写甜宠剧、古风剧,去改编各种现成的IP,没有人愿意花精力打磨关于中年人群的剧本。他们认为
只要剧本写得好,哪怕是讲中年人的故事,剧是会受欢迎的,毕竟很多年轻人都爱看
美剧英剧日剧
…
——
这其实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喜欢看海外剧集的就是
小众人群,可能你以为这个人数已经很多了,但和庞大的电视剧人群比起来,就是九牛一毛
。
就像即便我们公号
99%
的读者都喜欢看深度剧,这依然是很小众的事,因为我们这个号就很小众。
现实中,编剧不一定写不了中年年龄的好剧本,可在同样的情况下,将主演的年龄换成20多岁的年轻人更容易受欢迎,他们为什么要为中年层的女性去写呢?
上面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女演员步入中年就没戏拍。
但从更大的视角来看,
这其实不仅仅是
中年女演员的困境,还是我国整个女演员群体的困境。
女演员是一种职业,
演员饰演的小社会就是我们所处的大社会的缩影和映射。
今天的各种连续剧网剧,你
会发现它们演绎的中国女性只有两大人生阶段:
30岁以前的女人忙着跟霸道总裁或帅哥谈恋爱;
30岁以后的女人忙着斗小三买房子教孩子,以及跟婆婆家长里短。
当海清这样的中年女演员们
还
渴求在剧集里
能多维度展示成熟女性的魅力、思考时,
现实中的女性已被社会定性为:
相夫教子、职场危机、焦虑不已…
今天海清们遭遇的危机,放在不同行业的职场里同样成立。
放眼社会,这几乎是同龄女性遭遇的共同问题。
我希望海清、马伊琍这样的中年实力派女性能有更多的角色,也想看到更多更好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