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REITs的整体收入同比下降5%的情况,关键原因在于产业园和仓储物流板块的拖累。报告详细分析了各板块的情况,包括产权类和经营权类内部的分化特点,以及板块内部个券的分化情况。同时,报告还提示了近期板块涨跌主要受供给影响,并给出了相关风险提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REITs整体收入同比下降5%,边际下滑7个百分点。
主要受产业园和仓储物流板块的拖累。
关键观点2: 市场营业收入完成度和可供分配金额完成度均达到96%,但仓储物流和交通板块完成度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这受到应收应付款项变动的影响。
关键观点3: 产权类和经营权类内部出现分化。
产业园和仓储物流收入同比增速下降,而消费和能源板块相对稳健。华夏华润商业REIT一枝独秀,其余个券表现平稳或小幅负增。
关键观点4: 近期板块涨跌主要体现供给的影响。
如新上市的博时津开产园REIT设有业绩补偿条款,上涨1.89%带动产业园板块涨幅;仓储物流板块则受累于新券走势不佳,华泰紫金宝湾REIT上市后下跌7.66%。环保走弱则因业态相对接近的银华绍兴原水REIT将上市,打破了环保板块长期缺乏供给的局面。
关键观点5: 风险提示
包括货币政策转向、风险偏好超预期走弱、数据代表性受加权方式干扰等风险因素。
正文
刘璐 首席分析师 S1060519060001
陈蔚宁 分析师 S1060524070001
REITs整体收入同比下降5%,边际下滑7个百分点,主要受产业园、仓储物流板块拖累。
剔除新券扰动后,全市场营业收入完成度96%,完成度高的板块是保障房、消费;可供分配金额完成度96%,仓储物流、交通收入完成度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受应收应付款项变动的影响,可供分配金额完成度高。
结构上,突出特点是“分化”。
产权类内部,产业园、仓储物流收入同比增速分别环比下行21、13个百分点,保障房、消费相对稳健。产业园出租率普遍下行,仓储物流板块除租户稳定的嘉实京东REIT外,出租率都有所下行,仅从24Q3表现看,仓储物流的下行幅度更窄。经营权内部,能源同比增速提升了17个百分点,交通基本持平,环保下降9个百分点。
板块内部个券分化大:
1)仓储物流,出于租户行业、资产地域分散度的差异,同比降幅呈现出“嘉实京东REIT>中金普洛斯REIT>红土创新盐田港REIT”的阶梯顺序。2)消费,华夏华润商业REIT一枝独秀,日均收入环比增速6%,而其余个券走平或小幅负增。3)能源,仅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收入同比上涨38%,其余个券都同比降幅都深于7%。4)环保,营业收入一涨一跌,富国首创水务REIT经营更稳健。
近期板块涨跌主要体现供给的影响,投资者对业绩的定价在个券层面更明显。
季报发布(10月25日)后至11月7日,中证REITs全收益下行0.21%,消费(1.70%)>产业园(0.96%)>交通(0.66%)>保障房(0.62%)>能源(0.60%)>仓储物流(-1.81%)>环保(-2.00%)。板块间的涨跌主要体现供给的影响。新上市的博时津开产园REIT设有业绩补偿条款,上涨1.89%带动产业园板块涨幅;仓储物流板块则受累于新券走势不佳,华泰紫金宝湾REIT上市后下跌7.66%,叠加整体业绩偏弱,板块跌幅较深。环保走弱则因业态相对接近的银华绍兴原水REIT将上市,打破了环保板块长期缺乏供给的局面。
24Q3业绩在板块内部的分化大,个券的涨跌更突出地展现了业绩的影响,
如:1)业绩明显优于板块的国泰君安东久REIT、华夏华润商业REIT分别上涨0.86%、3.33%;2)此前业绩稳健、本季业绩突发走弱的国泰君安临港REIT、华泰江苏交控REIT、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分别下跌2.54%、0.83%、4.52%;3)仓储物流旧券走势分化,嘉实京东REIT(0.15%)>中金普洛斯REIT(-1.57%)>红土创新盐田港(-4.26%);4)收入增速高,但可供分配金额完成度偏低的个券,投资者对其收入向可供分配金额的转换能力有疑虑,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的NAV折溢价率仅为9%,低于板块均值7个百分点。
暂避供给集中的板块,关注设有保底条款的新券。
季报所呈现的部分因素对REITs基本面的影响或在季度维度之上。一是产业园、仓储物流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二是部分交通基础设施的车流量有所恢复、但收入并未提升,或说明交通基础设施的竞争格局不佳,短期内难以期待收入端明显修复。三是北京垃圾分类取得一定成效,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的垃圾处理量减少后,收入中枢或有所下移。后续,配置型资金建议跟随供给配置。交易型资金,一是暂避供给集中的板块,如产业园、交通;二是关注设有保底条款的新券;三是对于一些估值长期低于板块均值、但本期业绩并未明显弱于板块整体的个券,可交易其估值向板块均值收敛,例如季报发布之后中金湖北科投光谷REIT就有2.28%的大幅度反弹。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转向、风险偏好超预期走弱、数据代表性受加权方式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