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人争锋
欢迎来到无人争锋,我们专注无人领域前沿科技资讯,如果你不想错过更新,可置顶,别担心,我们不恐高。 “无人争锋”公众号为远望智库旗下前沿资讯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超大规模操作手册:在 GPU 集群上训练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人争锋

新概念无人机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无人争锋  · 公众号  ·  · 2021-05-11 20:56

正文

电话 | 010-82030532    手机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9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来源:光明军事
作者: 杨水生、郭佳骏、赵思雨


美国国会研究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10月5日发布“空军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该计划指出,美军第六代战斗机的最新工作包括协调作战的隐身无人机、高超音速飞行技术、激光、新型精密武器和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

近年来,新型全球鹰RQ-180、无人倾转旋翼机V-247、A-160、具有直升机旋翼技术的GT20 Gyrotrak接连涌现,无人机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新概念无人机横空出世,对现行联合作战体系下的制空权争夺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智能化空战的到来又会产生怎样的加速作用?


新概念无人机接连涌现




目前,五角大楼为支持“先进技术群体行为”,研发新概念微型无人机集群CICADA。据美海军研究室专家表示:CICADA设计装载激光束武器,能克服“载弹量”束缚,毁伤打击快、防护难度大。该微型无人机由运输机、轰炸机等“蜂巢”搭载释放,配备自动驾驶仪系统,可快速遂行作战任务。据海军研究实验室官员表示,CICADA的基础研究已基本完成,其重量仅有几千克乃至几百克,目前正在开展武器搭载与实战化运用的实验评估。


今年8月,“小精灵”项目完成了第二阶段试飞验证。X—61是“小精灵项目”的验证机型,其机身长8米,高2米,武器挂载重量达1500千克,巡航速度可达0.8马赫,飞行高度可达26000米。“小精灵”项目一旦成功,美军新型无人机集群作战战法将得到进一步验证。X—61的研发,使美军在有效压制敌防空火力、建立空中优势的同时,极大降低战斗资源投入,增大作战效益。

世界各军事强国加紧新概念无人机技术研发的同时,无人机设计理念也日新月异。日前,美国防部创新实验室(DIUX)发表声明称,正在研发“潜载式”无人机。该概念无人机从水下发射,到达水面后自动进入飞行状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色列最新研发的垂直起降Cormorant“鸬鹚”无人机,其两副旋翼前后安装于机身内部,飞行时的外部噪声大幅降低,该项技术一旦成功应用于无人机集群,将极大提高无人机集群的隐蔽伪装与快速反应能力。还有至今未曾公开性能参数的RQ-180……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转型,无人机研制理念将全面升级,新概念无人机接连涌现,空战智能化需求亦会空前紧迫。


无人机进击智能化对抗





尽管无人机在近几次战争中崭露头角,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弱点,人机交互机械、无法对目标进行敌我识别、防护能力不高,从伊朗击落美全球鹰RQ-4可见一斑。当前,无人机在战场上主要执行预警、监视等支援任务。随着战争空间的全域多维扩展,无人机的战场定位也日渐从“战场配角”发展成遂行作战任务的“作战主体”。各军事强国纷纷加大复合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纳米技术的研发力度,致力于无人机隐身、防护等性能的全面提升。


美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表示,目前美军重点研发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致力提升无人机自主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主要开发全天候、高分辨、远距离、小型化的武器装备,开发网络化、自主化的传输控制系统,进而提升无人机在未来一体化战争样式中的博弈对抗能力。

美军现行的《无人机发展路线图》,指出无人飞行器系统的明确目标,排名第一位的就是“联合无人空战系统”,即在高威胁环境下,遂行压制敌防空力量、电子攻击等多样化作战任务,展开空战博弈。美军不断增大无人攻击机、无人战斗机研制力度,可以预见,无人机在未来空中交战乃至一体化联合作战中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蜂群作战”进阶新形势




在人机协同作战中,无人机在前方冲锋陷阵,承担抵近侦察、定点清除、电子对抗等任务,但蜂群编队的自治与重构、抗电磁干扰与劫持仍是当下的技术难点。另外,现行的人机交互系统还停留于声控、手动层面。随着类脑科学的发展,系统根据指挥员的面部表情乃至生理心理的变化,就可以理解判断指挥员的作战意图,主动进行战场信息提取整合,将作战态势立体全息的呈现给指挥员,在将指挥所的命令指示传递给无人机平台,辅助指挥员科学高效筹划决策,遂行作战任务。


目前的“蜂群”战术主要依靠事先设计的算法程序运作,命令实时更新存在滞后性,且相互间的协同较为机械。数量众多的无人机使得敌难以全部定位,遑论对“蜂群”饱和攻击的全面防御,但实现无人机与无人机、无人机与武器控制平台之间的无缝连接,仍是未来智能化空战的必然要求。

当下,基于人机协同关系,加强人机智能交互与类脑科学研究,推动无人自主系统发展,是无人机新质战斗力增长的重要方向,也是新形势蜂群作战的必然要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