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如何领会领导意图
王守福
秘书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是贯彻领导意图。贯彻领导意图渗透于各项秘书工作中,贯穿于秘书工作过程的始终。因此,研究秘书如何贯彻领导意图,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了。
什么是领导意图呢?顾名思义,领导意图就是领导的意见和打算。它是领导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打算,是领导者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领导意图同领导指示、决定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领导意图一般包含在领导指示和决定之中,并通过它们表现出来。但是,领导指示和决定并不是领导意图本身,只是领导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领导意图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秘书人员只有弄清了领导意图的不同类型及其表现形式,才能有的放矢地贯彻落实。
一、明示性意图和暗示性意图,这是根据领导意图的表达方式来划分的
所谓明示性意图,是指领导若在正常情况下明确示出来的意图,一般包含在领导者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中,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直接性的特点,比较容易理解和领会。秘书人员只要认真学习上级的文件,认真聆听首长的指示,就能准确地把握领导意图的精神实质,工作中按领导意图去办就行了,难就难在对暗示性意图的领会上。
所谓暗示性意图,是指领导者在特殊情况下用暗示方法表示出来的意图。它一般也蕴含在领导者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中,但更多的是应用体态语言表达出来。有时不闻于声音,不见诸文字,往往意在言外,或叫
“弦外之音”。总之,在表达方式上具有潜隐性的特点,秘书人员如果反应迟钝,呆头呆脑,是很难领会这意图的。
试举一例:日本驻华公使劳泽到军阀张作霖的大元帅府拜访,请求张作霖给他写一福字,以作留念。张作霖当场挥毫写下
“天理良心”四个大字,又在落款处写上“张作霖手黑”五个小字。秘书提醒他丢了“土”字,张作深装作没听见。
日本人走后,张作霖大发雷霆:
“你真是个笨蛋!丢什么‘土’字?这叫‘寸土不让’。本大帅有意告诉日本人:你们心狠,我张作霖也手黑,不是惹的!”
在这里,张作霖就是用暗示方法表达自己的意图的,而他的秘书没有心领神会,所以活该换骂。领导的明示性意图和暗示性意图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者一般是直接表达意图的,用不着拐弯抹角。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需要用暗示方法表达意图。
例:
1971年“9·13”事件前夕,周总理曾将林彪的阴谋活动向毛主席作了书面汇报。由于当时政治气候不正常,毛主席便在一把白色的丝绸折扇上写了四句诗:“各求各志,各行各路;离凡离圣,离因离果”,派秘书送给周总理。周总理心领神会。不久,“9·13”事件发生,林彪果真落了个“离因离果”的可耻下场。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秘书人员经常陪同领导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各种谈判,在这种特殊场合,领导者往往用暗示方法向秘书表达自己的意图。因此,秘书人员必须在领会领导暗示性意图上下功夫。
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具有灵活的反应力,快速的理解力,机智的品评力和正确的判断力,要善于
“察言观色”。“看领导眼色行事”这句话,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投其所好,巴结领导”,而应当理解为迅速、准确地领会领导的暗示性意图。当然,这里的前提是,领导意图应该是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
二、确定性意图和非确定性意图:这是根据领导意图的形成过程来划分的
所谓确定性意见,是指领导者经过反复思考、酝酿,已形成定见的意图。它具有决断性的特点,一般不容易改变。对于这种领导意图,秘书人员应当认真领会,坚决贯彻执行。
所谓非确定性意图,是指领导者在决策前的思考和酝酿过程中已产生某种意向,尚未形成定见的意图。它具有可变性的特点。从领导意图形成的过程来看,确定性意图和非确定性意图之间,是一种承接关系。非确定性意图是领导意图形成的起点,确定性意图则是领导意图形成的结果。
秘书人员的参谋作用,就在于协助领导将非确定性意图转化为确定性意图。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秘书人员是大有作为的,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学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领导意图的形成。
当领导者萌发了某种意向,尚未形成成熟的、明确的意图时,秘书人员只要判断这种意向是积极的、正确的,就应当以此为导向,通过提供有关信息,提出有关建议,查找有关根据,论证有关观点,补充、完善和深化领导意图,使领导的非确定性意图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由幼稚变得成熟起来,由粗糙变得周密起来,从而形成确定性意图。
在领导意图形成的过程中,领导者应当允许秘书人员提出不同意见,要
“从谏如流”,集思广益,尽量吸收和采纳秘书人员的意见。秘书人员应当大胆发挥参谋职能,积极为领导出主意,提建议,设法对领导正确意图的形成施加影响。
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将军卫立煌访问延安时,看望了当时正在养伤的抗大校长林彪。事后,他为自己没有给林彪送点礼感到很惋惜。
他的秘书、地下共产党员赵荣声趁机进言:
“我看这份礼送不送都不要紧,八路军急需的是武器弹药、医药用品和服装等物,如果能在这上面帮他们点他,要比送林彪几千块钱管用多了。”
卫立煌采纳了他的建议,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的名义;批了一个手谕:
“即发十八集团军步枪子弹160万发,手榴弹25万发。”还批给八路军180箱牛肉罐头、部分衣服和部分医药用品等。卫立煌对八路军这样慷慨解囊,秘书赵荣声的建议起了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国家正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情况千变万化,矛盾错综复杂,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困难是很多的,有许多问题都是探索性的,领导之间迫切需要秘书人员充分发挥参谋作用,积极参与领导意图的形成,协助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有广博精深的知识,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谋略水平。
总之,秘书人员应当具有影响领导意图形成的能力。如果一个秘书提出的建议,对领导意图的形成不起任何作用,他决不是一个好秘书。
三、总体意图和具体意图:这是根据领导意图所指的空间范围来划分的
所谓总体意图,是指领导者就某一时期的工作或某项工作所确定的总原则、总目标和总要求,它具有宏观性的特点,即从宏观上控制着秘书的行为,一般是不能随意变动的。秘书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贯彻领导的总体意图,不得违背。
所谓具体意图,是指领导者就完成某项工作提出的具体意见,具体方法和具体步骤等,它具有微观性的特点,可以随着宏观情况的变化而调整。
因此,秘书人员在工作中应当灵活地贯彻执行领导的具体意图,不能机械地、死板地、一成不变地执行。
秘书人员应当懂得:领导的总体意图和具体意图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领导的总体意图规定和制约着具体意图;领导的具体意图服从和服务于总体意图。
秘书人员在工作中,应当紧紧围绕领导的总体意图去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具体意图。
比如:领导委派秘书去调查一件重要事情。要求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并提出处理建议,这就是领导的总体意图;同时,领导还就调查中的方法、步骤、途径等问题提出一些具体意见,这就是领导的具体意图。
秘书人员在执行领导意图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使领导的具体意图无法实施。在这种情况下,秘书人员不应当死抱住领导的具体意图不放,而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机智地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从而保证领导总体意图的实现。
这种
“领导咋说咱咋办,领导没说咱不干”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真正的“贯彻领导意图”。而是教条主义在贯彻领导意图中的表现,是一种消极的、有害的思想和行为,必须坚决反对。
处理好贯彻领导总体意图和具体意图的关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求秘书人员具有坚定的原则性、高度的灵活性和很强的应变力,千万不要学刻舟求剑的楚人,思想僵化,不知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