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绿色和平行动派
好玩的环保行动社群。爱地球,做个行动派,行动带来改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绿色和平行动派

气候便签 | 腾讯启动碳中和规划,中国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启动

绿色和平行动派  · 公众号  ·  · 2021-01-15 1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行动带来改变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1月7日

2020年美国灾害损失翻倍 反映气候变化的真实成本


据纽约时报报道,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气候变化的成本正在不断增加:2020年全美国的飓风、对流风暴、山火和其他灾害共造成了950亿美元的损失,几乎是2019年的两倍,也是自2010年以来第三高的损失。该公司首席气候科学家恩斯特·劳赫(Ernst Rauc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在这一上升趋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高风险地区的继续建设也导致了损失增加。


保险行业的数据还暴露出另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保险,使得受灾民众更难在灾害之后快速恢复正常生活。2020年亚洲因自然灾害造成的670亿美元损失中,只有30亿美元(约4.5%)由保险承保。因此, 面对气候变化,提前预防灾害、增强韧性才是减少未来损失的最佳选择。


消防员与美国南加州的大火抗争。© David McNew / Greenpeace

12月31日

202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揭晓


2020年12月31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的“202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结果揭晓。该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4届,旨在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入选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的是:长江中下游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为历史之最;半个月内3个台风接连影响东北历史罕见;历史首次出现7月“空台”;夏季中国降水多汛情重;初冬寒潮暴雪天气袭击东北致部分地区受灾;强对流天气发生早频次高极端性强;全国霾天气继续减少;华南高温少雨导致气象干旱持续发展;8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频繁致部分地区受灾;中国气候条件利于植被长势继续向好。


2020年7月,江西婺源的彩虹桥被洪水冲垮。© 阿呆


评选结果基本反映了2020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汛期降水区域和时段集中,暴雨极端性强;台风生成和登陆个数均偏少;气象干旱阶段性、区域性特征明显,且南方高温天气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强对流天气多发早发。


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包括: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加剧气候异常不确定性;新冠疫情使全球碳排放减少,但未阻止全球变暖;东非多国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特强气旋风暴“安攀”袭击印孟两国;北大西洋编号热带气旋数量创新高;印度雷暴天气致伤亡惨重;高温多雨导致蝗灾蔓延非亚影响多国粮食安全;美国西部极端高温造成山火过火面积打破纪录;北极出现38℃极端高温,海冰范围为历史第二小。


被肯尼亚的洪水破坏的房屋 © Bernard Ojwang / Greenpeace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

2020年《气候行动路径》发布


为实现2050年前建立1.5℃具有气候适应力的世界,《气候行动路径》(Climate Action Pathways)概述了各部门转型所需的行动和里程碑以及跨领域的协同和联系,以帮助所有行动者采取综合的方法。该路径是在高级别倡导者(High-Level Champions)的领导下,由马拉喀什全球气候行动伙伴关系(Marrakech Partnership for Global Climate Action)和倡导者团队组成的联盟共同制定。


随着气候行动状态的发展,该路径定期更新最新信息和经验教训。2020行动路径中涉及能源、人类居住区、工业、土地利用、海洋和沿海地区、交通、水等专题。在2021年的更新中,高级别倡导者将更加强调公正转型、性别平等、气候韧性和循环经济等议题,以进一步加深行动的一致性和协同作用。特定的领域也将在2021年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以及金融发展的新途径。


绿色和平:

最新报告 | 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应设立100%可再生能源目标


2021年1月12日,绿色和平发布 《迈向碳中和: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 ,提出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应发挥低碳转型的引领作用,设立有雄心与远见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时间点应设在2030年前、不应晚于2050年。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科技产业的碳排放增长备受关注。互联网科技企业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电力使用,其中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大型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电力使用为主要能耗来源。


在过去十年,Google、Apple、Facebook等多家国际科技企业引领了100%可再生能源潮流,全球科技行业采购可再生能源的步伐正在前所未有地加速前进。随着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以及在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亟需抓住低碳发展机遇,积极采购可再生能源,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报告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叶睿琪表示:“数据中心、云计算领域的脱碳发展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同时,中国互联网科技产业具有极强的低碳转型潜力,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与产业模式的创新潜能,积极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成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排头兵。”



中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从2021年1月1日起,中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这是中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落实到企业,利用市场倒逼产业技术升级。同时,生态环境部1月5日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主体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以及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


这标志着中国全国碳市场正式投入运行,还将成为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承诺的有力抓手。电力行业是中国碳排放的最主要部门。2019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在全国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超过40% [6]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表示,电力行业参与碳市场具有多方面影响,一方面能使发电行业及企业重视碳减排,也能推动电力行业的清洁低碳转型,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碳市场的建设将会促进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伏和风电的发展。光伏和风电等减排项目可以将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出售,获取经济收益。


腾讯启动碳中和规划,

绿色和平期待明确时间线和切实行动


1月12日,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积极响应中国碳中和目标。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将加大探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应对地球重大挑战上的潜力,大步推进科技在产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对此,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叶睿琪表示: 腾讯今日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展现了行业领军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也展示了互联网科技行业成为中国低碳转型“排头兵”的巨大潜力。 绿色和平欢迎腾讯推进人工智能等科技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同时期待腾讯在自身电力使用结构中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


互联网科技企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使用,以数据中心与办公场所的电力使用为主。以腾讯为例,其自主披露的2019年碳排放(范围一与二)结构中,外购电力的碳排放占比超过99.5%。因此,使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将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减少碳排放最重要的手段,仅依靠提升节能技术将难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我们期待腾讯在碳中和规划启动后尽快提出分解目标与计划,设立专项的100%可再生能源目标与时间线,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时间点设在2030年前、不应晚于2050年;同时引领低碳节能技术在全行业推广,进一步推动碳中和目标落实。


此项目已在北京取得临时活动备案

参考资料:


[1] The New York Times, U.S. Disaster Costs Doubled in 2020, ReflectingCosts of Climate Change.https://www.nytimes.com/2021/01/07/climate/2020-disaster-costs.html?searchResultPosition=3


[2] 中国气象局,202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揭晓.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101/t20210105_569579.html


[3] UNFCCC, Climate Action Pathways.https://unfccc.int/climate-action/marrakech-partnership/reporting-and-tracking/climate_action_pathways#eq-1


[4] 绿色和平,最新报告 | 绿色和平呼吁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设立100%可再生能源目标.https://mp.weixin.qq.com/s/JMDaq12hjnqEliCxMny-Gg


[5] 新华网,中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http://sh.xinhuanet.com/2021-01/07/c_139647281.htm


[6] 人民日报,“十四五”电力行业仍是碳市场“主角”.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20-09/28/content_2011704.htm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