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与星空
谈诗歌,谈谈星空,关于梦想,关于那些炫丽的流星。 聊股票,聊聊年报,关于人生,关于那些倔强的坚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雪村用棉花代替雪”遭游客吐槽?官方通报 ·  15 小时前  
百姓关注  ·  历史首次!DeepSeek大消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诗与星空

90%的山东人不知道的山东的9个冷知识

诗与星空  · 公众号  ·  · 2024-06-02 08:00

正文

文: 诗与星空
ID:SingingUnderStars

今天讲点不一样的,关于山东的9个冷知识。

1、九世之仇

众所周知,山东的主体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齐国是姜子牙创立的,姜子牙姜姓吕氏,叫吕尚。

但是在商朝以前,山东境内有上古诸侯国:纪国和莱国。它们很可能是从夏朝就遗留下来的诸侯国。

纪国是个很厉害的角色,公元前868年,周夷王的时候,纪国在周夷王面前说齐国的坏话,周夷王趁着召集诸侯开会的时候,把齐哀公扔到鼎里煮了。

《竹书纪年》记载: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公元前690年,齐襄公派兵攻破纪国都城,纪侯将剩下的国土交给纪季,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灭亡。

从公元前868年到公元前690年,齐国历经九世终于灭了纪国。

《公羊传·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2、田氏代齐

姜子牙创立的齐国,和秦灭六国时的齐国,已经不是同一个齐国了。

中间经历了“田氏代齐”,齐国的国君从吕氏替换成了田氏。

公元前532年,陈国公族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齐国当国的吕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穷孤寡者,私与之粟”,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田桓子之子田乞(田无宇的儿子,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增加了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

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

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朝政,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3、水泊梁山

《水浒传》是艺术加工的作品,现实中,宋朝是真的有水泊梁山。

《邵氏闻见后录》、司马光《涑水纪闻》等史料记载过一个故事。

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爱好言利,有小人就献谄媚说:“把梁山泊里的水抽干,用来种田,其利大矣。”王安石笑着说:“真聪明,问题是,梁山泊里的水放到哪里去好呢?”在座的刘贡公打趣说:“在水泊梁山的旁边,从新开凿一个八百里泊,不就容下了吗?”

4、孔子姓子

武王伐纣后,把商朝的遗老遗少给了块封地,成立了个诸侯国,叫宋国。

宋国的国君是子姓,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宋国第五任国君宋湣公共的六世孙,因为政治斗争站错队,其后代为避灭门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

所以孔子姓子。

5、杞人忧天

宋国是商朝的后裔,杞国则是夏朝的后裔。

杞国经历过多次迁移,后来迁移到山东宁阳一带。

《左氏春秋》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公元前687年),“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宁阳有两个名字比较奇怪的村子,分别是“南落星村”、“北落星村”,当地还有“星星山”。

地质学家验证发现,这个“星星山”实际就是十分稀有的石铁陨星堆,而且这里只是属于主陨石区,在这周边数十里还有一个呈现为带状的大面积陨石区。

这意味着,杞人忧天是因为他们真的被陨石砸过。

6、正史皇帝

很多人认为山东没出过皇帝(王莽不算),然而事实上山东是出过正史皇帝的。

东晋隆安三年(399),鲜卑贵族慕容德在青州广固城建国称帝,曰“南燕国”,系中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之一。国都是“广固城”,虽然南燕国国祚衰薄,只延续了12年,但却使青州成为山东地盘历史上唯一称帝的地方。

7、大野泽

范蠡作别勾践后,并没有和西施在西湖泛舟过上了隐居生活(西施并不存在于正史记载之中)。

而是跑到山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商业巨贾。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这里的陶,就是现在山东菏泽的定陶。

山东古代水路四通八达,曾经有一个巨大的湖泊,叫大野泽。

菏泽、巨野等地名,都源自于这个湖泊。“巨”者,“大”也,巨野,即大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