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据统计,考研英语文章90%来自国外的《The Economist》,《Times》,《Science》等杂志。本地持续更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考研到底难在哪里?(对昨天文章的回应)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 公众号  · 考研  · 2016-12-18 05: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M


昨天发了那篇文章,虽然大多数人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从而感谢我,当然正如我预料的一样,受到了些许批评,我表示很委屈[委屈脸,玻璃心]。我并没有让大家盲目自信的意思,因为临近考试,我希望的是大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这场考试。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紧张而留遗憾,不要因为不自信而放弃~

点击查看昨天的文章: 考研考试,真的不难!

针对昨天的留言,我觉得大家陷入了几个误区,这次我谨慎点,我就不瞎BB了,我只总结数据,大家都是聪明人,自己分析哈(我怕被喷~)

误区一:考研的难度用分数来衡定

  • 北京大学2016年经济学复试线:370

  • 郑州大学2016年经济学复试线:358

    (数据来源于中国考研网)

看来,郑大和北大的差距只有12分诶~我为母校自豪(我本科郑大的)

原因:因为公共课阅卷是按地区阅的,专业课是你报考的学校阅的。考研跟高考又不跟高考一样有地区对待,全国考生都往一个地方涌,分数线还得一样,怎么办?你说怎么办呢,哈哈哈哈哈哈(我驳回前面不做评论的说明,忍不住,哈哈哈哈哈)

误区二:专业排名越靠前的学校越难考

我们以“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为例(我本科专业自动化),首先来看看这个专业的全国排名:

图片截自大学生必备网

我们再来看看报录比(报考人数跟录取人数的比例)

  • 东北大学:1.44(排名第四)

  • 郑州大学:3.33(没上榜)

    (数据来自中国考研网)

报录比在参考意义上比分数更能说明报考难度。(至于原因,请看误区一)

误区三:分数越高最终被录用的可能性越大

给大家三个信息,大家自己琢磨

  • 考研有复试,且复试不过则不过

  • 保研比例越来越高(保研的根本就不初试的啊)

  • 本科及以前,我们被称为“学生”,硕士和博士被称为“研究生”(考试能力不完全代表研究能力,特别是中国的考试)

你可能想“既然初试不重要,不复习了,找闺蜜逛街去。二花~学校对门的黄焖大虾走起啊~”

别啊~冷静冷静~哈哈哈哈哈哈,不是不重要,而是没那么重要,当然是考的越高越好了,至于复试,套路很多的。毕竟就半个小时左右,想给导师留个好印象还是很容易的,“装”谁不会啊,哈哈哈哈,前提是你懂导师的套路,文末给大家提供了请教报考院校 学长学姐 的途径,有需要的可以扫码关注一下。

很像我去年的现场(不少于5位老师,两位笔录员,一个坐侧边,一个坐后边)

最后我强调一下哈,不是让大家盲目自信,过分轻视初试哈,如果那样的话,我写一个误区就好了:考研不需要初试,哈哈哈哈哈。

我只是想说,决定你成败的不仅仅是6天后的那两天的考试,之前的院校选择重要(已经过去了,木已成舟,无需多想),之后的复试也重要(初试结束离复试有的是时间,所以也不必操心)。所以考研难就难在这长期的坚持,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到你拿到录取通知书,没有人教你怎么学,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做。而你,走到了今天,你就已经很成功了!真的!很棒!!不论成败,坚持到底!!!

不把初试当作唯一,没有孤注一掷的感觉,我相信会让你多点解脱,少点压力。

我相信有不少读者跟着“考研英语时事阅读”走了很久,我是真心希望大家能考好,不留遗憾。

最后祝大家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不留遗憾,赢的一定是你!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找学长学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