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份《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的函件,署名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今日,中国之声记者从教育部证实了此事,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
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础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学地方教材修订提出了要求。
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要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
以前如果问,我们的抗战是多少年?你可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八年抗战!的确,关于“八年抗战”的说法,在影视剧、小说甚至一些历史文献中都曾提过。那么,“八年抗战”说的就是:日本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才开始侵略中国,而中国是自七七事变才开始抗战的吗?
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14年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9日,日本关东军进犯长春,炮轰长春宽城子东北军驻地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仅在“九一八事变”期间,截止当年11月8日止,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18亿元以上。这次事件爆发后的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可以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1932年3月,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决议,明确了“发动满洲游击战争,领导反日民族战争”的目标。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派杨靖宇等中共将领在东满、南满、吉林、北满等地创建了十几支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最后发展成为具有11个军的东北抗联。仅就日本官方大为缩小的统计数字,14年里,日本关东军被我东北抗日联军等部毙伤俘者近万人。
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部分官兵、警察部队在日军大举进攻面前没有退缩,也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在东北各地展开了英勇的抗争。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斯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的序幕。虽然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即从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的近6年)还只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4省地区进行,但却从未停止过。这不仅为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日救亡斗争起了重要的准备作用,而且给日本侵略军以严重打击。
既然是14年抗战,那么,相比8年抗战,在这多出的6年里,战事是如何发展的呢?
历史的事实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是一个不断扩大、不断升级、由局部侵华演变成全面侵华的过程。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日军第14师团在吴淞登陆日本又在上海自导自演了“一·二八”事变。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发生的最大一次中日军队交战,此战使中日战火从东北内陆燃烧到了长江以南滨海地区,进一步扩张了日本侵吞整个中国的野心。东北沦陷和淞沪抗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华北广大地区。日军开始向山海关进攻。中国守军还击,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此后,山海关沦陷,日军开始把军事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并加紧部署进攻热河。当年5月,国民政府与日军签订《塘沽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并把冀东22县置于日伪势力范围之内。华北门户洞开。日本制造张北、察东和河北事件,进而蚕食华北、分离内蒙,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伪“蒙古军政府”,并妄图进一步侵吞华北地区,阴谋策动所谓的“华北自治”。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并且不断扩大增设在平津地区的驻屯军,准备随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年7月7日爆发“七七”事变,震惊了全中国。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本关东军不到2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部队有16.5万余人,在关内还有近10万人。由于蒋介石、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月零18天,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沦陷,3000万中国人成了亡国奴。
有人说,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没有参加抗战,所以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作为抗战的起点,也就是说:“怎么可以把屈辱的‘九一八’当作神圣的中华民族抗战的开端?”
在《正视抗日战争》一书这样写道:要说屈辱,真正屈辱的是蒋介石国民党及其执行“绝对不抵抗”政策的溃逃官兵(从九一八事变前到西安事变,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一直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国策)。而不是部分爱国官兵、广大人民群众,更不是九一八事变后立即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侵略者以打击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
如果不以九一八事变作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那么就等于自己抹杀6年来东北民众、部分爱国官兵、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19路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所从事的抵抗日军侵略的英勇斗争。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
——1945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 9月 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远东军事法庭
日本天皇:“日本应该借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以满洲事变(即中国称的“九一八事变”)为发端的那场战争的历史,思考日本今后应有的样子。”
——2015年1月1日日本天皇在迎来新年之际通过宫内厅发表感言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藤原彰:“本书是以日本开始发动了历时14年侵略战争的1931年为起点,概括地叙述从那以后的日本近代史”。
——其编著的《日本近代史》第3卷序章
习近平:“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抗战胜利日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过了14年艰难曲折的历程。
它告诉人们,“九一八”事变则是日本武装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14年伟大抗日战争的起点。
它告慰白山黑水的英灵,你们的血为抵抗外侮而流,你们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
它告示全世界,以九一八抗战为起点,中国人民率先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编辑:马文佳
微信编辑:徐啸
来源:新京报、新民周刊、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网、羊城晚报、北京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