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起,那个知名的“海航系”,是不是就是“海南航空”,被问的人也许会瞬间一愣。许多人已经好久没有把“海航”这两个字,和海南航空这个航运公司联系在一起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收购资产遍及寰宇,收购行业属性无甚规律的“资本系”——犹记得市场传言海航将收购杜蕾斯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人质疑这桩生意的真实性。
种种迹象显示,海航集团在监管高压之下,或许已经决定被迫重回航运主业。
有媒体报道称,6月12日下午,人民银行副行长主持召开海航集团专项会议,会议传递了如下精神:
一,海航与社会上其他系的问题不同,是流动性的问题,要给企业机会;
二、海航要求聚焦旅游航运,不做并购;
三、支持海航发债,提振市场信心,确保发债成功;
四、债权人会议要上升到各银行总行层面,由国开行牵头;
另外,证监会已与各交易所进行协商,渤海金控40亿公司债已获挂网备案。
而此前,已经有数个媒体报道,海航在被债权人银行约座谈会时,表示将尽可能回笼现金流,并在局势稳固后逐渐回归航运主业。
过去半年多时间里,海航经历了监管部门的垂直打击,其勒令海航暂停内部金融体系关联交易业务往来,海航系被报道现金流紧张,断臂求生,过去半年出售资产超过一千亿。
那么,以后的海航,是否再也不能被称为资本系了呢?
海航“不系”,慈航“系”
海航试图造系,大概也就近三年之间的事儿。而这种种,都要从资产重组与改名开始说起。
不同于别的资本系,海航的资产透明度比较高,公开收购,公开运营的比例也很高。
资本造系,五脏要俱全,
名声喊得响,集团才能有的放矢。从2015年开始,海航系陆续对亿城投资、海岛建设等4家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形成了
“创新、科技、基础、投资,控股”
的清晰集团图景。
从公开资料来看,截止6月15日,海航系A股公告总资产7717亿元,总负债5578亿元;资产负债率72.28%,净资产负债率260%。
然而资产的透明,不代表其股东构成的透明。
以海航控股为主体的海航系,其并不以海航控股背后的海南国资作为主体,其资产的大结构,以海南国资控制的海南航空资产为单独一条主线,以“私人捐赠股份筹建”的海南慈航基金会作为另一条主线。
(海航系A股资产序列)
关于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的构成,早期有人猜测其为囊括了官员及其亲属持有股份,神秘人Guanjun为实际控制人。此后,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回应称慈航没有任何中国官员及其亲属持有股份,传闻中的Guanjun是作为私人投资者间接持有海航集团股份,但不是最大股东。
而从构成来看,基金会原始资金为人民币2000万元,
全部由海航集团捐赠;其余资本构成均为海航创始人私人赠股,价值约在85亿左右。
然而若以“私人捐赠股份筹建”为主,代表了海航除去旗舰海航控股之外,大部分为私人控股——即公私合营,但私人资本绝对控股公私合营实体,实际掌握了海航系的话语权。这种做法,与海尔体系资产以及娃哈哈体系资产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民义上为国营资本,但话语权借助股权结构由私人掌握。
根据公开资料,慈航公益基金实际控制的海航系A股资产,达到5852.8亿,负债4463亿,资产负债率76%,净资产负债率321%。
海航造系,念想不断
作为获得救赎的交换条件,海航回归主业的意图甚为明确。
6月8日,停牌5个月的海航控股公告,拟购买海航集团旗下百亿资产,同时募集70亿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公告称,公司拟以3.12元/股发行33.58亿股,向交易对方购买其持有的海航技术60.78%股份、HNAAviation59.93%股份、天羽飞训100%股权、西部航空29.72%股权、西部控股60%股权。
资料显示,西部航空是海航集团旗下众多航空公司中的一家低成本航空,海航技术及 HNA Aviation下属经营主体SR Technics Switzerland 的主营业务则是航空器维修,而天羽飞训的主营业务为飞行培训。
此外,海航控股还计划以询价方式,
向包括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定增募集配套资金70.34亿元。
但是,
从资本运作的行业广度,海航并未完全放弃“造系”的想法。收购当当网就是最明显的一步棋。
4月11日晚,海航科技(原名天海投资)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北京当当100%股权及当当科文100%股权,初步作价人民币75亿元,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40.6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34.4亿元,这也意味着曾经的中概股当当网将借助海航科技间接登陆A股。
收购完成后,当当网成为上市公司海航科技的子公司,而更具代表意义的是,
当当网创始人俞渝、李国庆将在收购后不再拥有当当的控制权,
也不再担任公司的董事以及高层管理人员,会逐步退出对公司层面实际业务管理,不参与公司层面的日常经营管理决策。
而以慈航基金为主的海航系资产,也同时进行了行业扩张。
5月12日晚,慈航基金旗下凯撒旅游公告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多个境内外旅游出行、旅游综合服务类资产。 其中,相关境外标的资产需待海航旅游集团及其关联方进一步整合至海航旅游选定的境内法人主体中,并以该境内法人主体作为最终的交易标的。
5月14日晚,海航投资公告称,公司拟进行交易的标的资产包括“新生医疗”及旗下医疗、大健康相关资产(包括海航医生、惠泽医药、优联门诊、慈航医院);海韵假期;境外某教育集团的控股权;德融医院;现代和谐医院;国内某制药公司;莲花医院。
5月27日晚,供销大集公布收购资产预案,公司拟作价43.4亿元向远成集团重庆物流有限公司、宿迁京东奥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西安华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购买其合计持有的远成物流70%股权。同时,供销大集还发布了以现金收购的方式收购海航货运100%股权的公告。其中,京东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宿迁京东奥盛持有远成物流8.06%的股份,相应的交易对价为5亿元,京东借此战略入股供销大集.
出售资产仍然不断
2017年年底开始,海航开始频频出售资产以缓解债务压力。而最大一笔出售,当属与希尔顿酒店的交易。
4月下旬,海航集团已完成希尔顿酒店旗下最大一笔投资的退出。加上今年3月份售出的另外两家希尔顿上市公司股票,海航在希尔顿的项目中共计套现约85亿美元(约合544亿元人民币)。
德意志银行的收购一度让海航集团在海外财金圈声名鹊起,但近两个月,该公司已经多次减持套现手中德意志银行股份。4月23日,海航集团在提交给SEC的监管申报文件中表示,其在德意志银行的持股比例降至了7.9%。此前2月中旬,海航已经将其股权比例从约9.9%降低至8.8%。若按两次出售时的市值计算,海航套现至少超过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