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铁皮石斛地域保护范围,东至泉溪镇车苏和千丈岩,南到三港乡三港村,西起西联乡大坑下,北至白姆乡张坑和长蛇形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8′—119°55′,北纬28°32′—28°50′,包括武义县王宅镇、白姆乡、泉溪镇、俞源乡、熟溪街道、坦洪乡、柳城镇、桃溪镇、新宅镇、西联乡、大田乡、三港乡、大溪口乡等13个乡镇街道95个行政村。可种植面积2388.7公顷,2011年种植面积452公顷。
茎黄绿色,纵纹色浅,花黄绿色。略具青草香气,味淡或微甜,嚼之初有黏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园柱形,横断面圆形,节间微胖;节明显,节间1.3 cm~1.7cm,不分枝,茎粗2mm~6mm,叶二列,互生,矩园状披针形,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叶鞘常具紫斑,老时其上缘与茎松离而张开,并且留下1个环状铁青的间隙。总状花序常从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花2朵~3朵;萼片和花瓣黄绿色,长园状披针形,长约1.8cm,宽4mm~5mm。略具青草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有黏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无渣滓。呈螺旋形或弹簧状,一般为3~5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cm~8 cm,直径0.2cm~0.3 cm,表面有细纵皱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
武义铁皮石斛种植于武义县中南部山区,属仙霞岭山脉,丹霞地貌带。地势南高北低,三面环山,峰峦叠嶂,丘陵蜿蜒起伏,植被丰富。境内森林茂密,覆盖率达85.93%(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非常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保护区内有红壤、黄壤、岩石性土、潮土、水稻土5个土类,主要为红壤、黄壤土。土壤呈地域性和垂直分布,PH值为5.5-7.5,微酸性或酸性,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山地有机质平均含量达4.03%),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条件好。境内中部由东至西以大殿岭至樊岭为界,形成南北两大水系。保护区内水量丰沛,洪枯明显。水质清澈、纯净,水质均达到国家Ⅱ级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武义铁皮石斛种植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9℃,极端温度日数少。年均降水1524毫米,相对湿度为81%,年均日照1838小时。
收获时间:11月到次年2月
贮藏保鲜方法:可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