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治理
开辟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研究的新篇章,开设全球治理研究的新平台,开启社会舆论的新共识,进而开创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新历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治理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深化对华合作,才是美国的正确选择

全球治理  · 公众号  ·  · 2025-03-25 17: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约 1900 读完约需 2 分钟




近日,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 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 (Djoomart Otorbaev)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美加强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美国加征关税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转发如下:

G G R C 2017



加征关税不符合美方利益

文章指出,了解“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一口号对于解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华政策至关重要。在“让美国再次伟大”背景下,中国被渲染成美国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以及经济领域的主要对手。然而, “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本质是唯我独尊,不仅不会让美国受益,反而会损害美国的利益。 事实上,美国加强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合作有助于实现互利共赢。

2024年,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以及第四大出口目的地。

中美改善经济关系势在必行,这将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然而,美国长期攻击抹黑中国,如今又以牵强借口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歧视性措施、施加制裁、加征关税。

2月1日,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关税。2月27日,特朗普宣布,将于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加征10%关税。中国采取了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商品加征10%关税。


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首当其冲

文章进一步表示,长期以来,特朗普将加征关税作为经济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 加征关税所产生的最大负面影响将由挑起关税战的国家及其消费者承担。

事实上,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国内税,最终成本由进口商而不是出口商来承担。也就是说,关税是进口商向本国政府缴纳的直接税,加征关税的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和进口企业,消费品价格将由此上涨。

在首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已经对来自中国的钢铁、太阳能电池板、医疗设备等商品加征关税。 特朗普政府当时辩称,加征关税的成本主要由中国承担。然而,一项独立研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加征关税所产生的成本几乎都转嫁给了美国进口商以及消费者。

加征关税对美国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为明显,他们以前经常选购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大多数其他专业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根据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去年9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在40多名全球顶尖经济学家中,98%的受访者认为加征关税增加的消费成本会被转嫁给消费者。

现代经济理论基于实际案例提出,竞争性贸易可以提高经济产出和收入,而贸易壁垒则会起到阻碍作用。近期的证据表明,加征关税会提高消费价格,减少外国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最终会降低企业和劳动者的收入。消费价格上涨意味着劳动力和资本的回报率下降,这就导致美国人更加不愿工作和投资,进而降低了生产和生活水平。


深化对华合作符合美国自身利益

文章强调,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国内政策应当聚焦三个关键领域。 第一,增强竞争力,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古训。第二,拉动内需,促进国内市场增长,降低对出口和外部市场的依赖。第三,注重技术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特朗普实施歧视性政策不仅不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会适得其反。作为相互依存的经济体,中美深化合作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乃至全球民众的福祉。美国挑起新一轮关税战,将阻碍自身经济发展,影响本国民众的生活。

目前, 美国还有时间重新思考,做出正确选择。

G G R C 2017


更多阅读

关于 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 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自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连续四年入围由美国宾州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SCP)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亚洲大国智库100强”。

扫码关注我们

G G R C 201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