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肺越寰宇,大咖论道】从突破性临床数据到临床实践变革,ADC开启肺癌精准治疗新时代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4-01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第六期“肺越寰宇,大咖论道”肺癌前沿诊疗学术交流项目于近日圆满结束。本次会议汇聚国内外肺癌领域顶尖专家,聚焦和探讨抗体偶联药物(ADC)先锋Dato-DXd与德曲妥珠单抗(DS-8201/T-DX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及临床应用。【肿瘤资讯】整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第六期肺癌前沿诊疗学术交流系列项目:

聚焦ADC突破性进展

会议由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周清教授 担任大会主席,特邀 David Geffen医学院Aaron Lisberg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 分享国际前沿学术成果。同时,邀请四 川大学华西医院薛建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李红霞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于莉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肖奎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藤菲菲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张乐蒙教授 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参与学术讨论,共同促进NSCLC精准化、规范化临床诊治。

Aaron Lisberg教授在讲题中提到 :TROP2作为跨膜糖蛋白在NSCLC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是理想的治疗靶点。在临床研究方面,TROPION-Lung01研究证实Dato-DXd显著改善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Dato-DXd用于EGFR-TKI及含铂耐药后EGFR突变NSCLC的后线治疗,已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期待适应症正式获批。此外,Dato-DXd联合奥希替尼也在EGFR-TKI进展后患者中显示出优异疗效,有望为EGFR-TKI耐药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值得关注的是,TROP2连续定量评分量化的膜比率(QCS-NMR)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有望为ADC精准治疗提供新航向。

储天晴教授在讲题中提到: 基于DESTINY-Lung系列研究成果,德曲妥珠单抗已成为首个获得FDA和NMPA批准,用于经治HER2突变NSCLC的精准靶向疗法,并获得CSCO和NCCN等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在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中纳入高比例脑转移和肝肾功能受限患者的情况下,德曲妥珠单抗仍展现出稳健的疗效和优异的颅内活性,体现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价值。与此同时,针对HER2过表达肺癌人群,DESTINY-Lung03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德曲妥珠单抗联合免疫±化疗用于晚期或转移性HER2过表达非鳞状NSCLC患者的治疗潜力。

思维碰撞环节



TROP2 ADC取得突破性进展

1. TROP2 ADC:Dato-DXd为EGFR-TKI耐药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于莉教授:针对靶向耐药且后线无其他靶向治疗选择的患者而言,治疗方面已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当前备受关注的四类方案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贝伐珠单抗+化疗方案、HARMONi-A研究中的依沃西单抗+化疗方案、MARIPOSA-2研究中的埃万妥单抗+化疗方案,以及新型TROP2 ADC。

TROPION-Lung01、OptiTROP-Lung03研究中TROP2 ADC药物表现突出。 TROPION-Lung01作为该领域首个披露PFS积极结果的III期研究,证实Dato-DXd相较多西他赛在伴有可靶向基因组改变(AGA)的经治非鳞状NSCLC患者中取得明显PFS改善。研究显示,Dato-DXd较多西他赛延长中位PFS超3个月(5.7 vs 2.6个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65%,总生存期(OS)提升5.8个月(15.6 vs 9.8个月),并将客观缓解率(ORR)提升近4倍(37.5% vs 8.0%)。安全性方面,Dato-DXd 经治患者≥3级TRAEs发生率仅有22%。 Dato-DXd在各新型方案中展现出最佳安全性,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取得了理想平衡。

Aaron Lisberg教授: 目前EGFR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主要包括奥希替尼单药、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三种方案。制定二线方案时,必须充分考量既往一线治疗史,避免使用患者已产生耐药性的药物。新型疗法的涌现以及治疗选择的丰富本身表明,新型方案优于既往化疗方案。但未来需要重点探索治疗顺序、耐药机制等问题。 TROP2 ADC通过与传统疗法、EGFR-TKI、双抗类药物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为克服原有治疗耐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TROP2 ADC是EGFR-TKI耐药后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现有证据已充分证明其临床价值。具体用药时机需结合患者既往治疗史进行个体化决策。

2. TROP2 QCS-NMR生物标志物探索,指引ADC治疗优化

Aaron Lisberg教授: QCS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病理学检测方法,通过量化TROP2蛋白表达将为临床实践提供客观评估工具。QCS-NMR量化TROP2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25 ELCC最新数据再次证实,TROP2 QCS-NMR对Dato-DXd单药疗效具有预测价值。 TROP2 QCS-NMR阳性患者经Dato-DXd治疗的疗效和获益优于阴性患者,还需要III期前瞻性研究的验证。

3. TROP2 ADC相对安全,特殊人群中 ADC单药成为新模式

Aaron Lisberg教授: 对于免疫耐药或不耐受患者而言,特别是出现免疫相关毒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单药TROP2 ADC是理想的治疗选择。虽然需警惕间质性肺病风险,特别是既往出现过免疫相关肺炎的患者,但对于其他免疫相关毒性患者,TROP2 ADC相对更安全性,逐渐成为临床实践中新的治疗模式。

4. 权衡联合治疗价值,共探TROP2 ADC多重策略应用前景

于莉教授: ADC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代表未来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TROPION-Lung02研究中,Dato-DXd联合免疫治疗和化疗三联方案在EGFR突变一线治疗中初步显示出66.7%的ORR,但伴随血液学毒性增加。TROP2 QCS-NMR评分或PD-L1表达等生物标志物未来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Aaron Lisberg教授: 目前有多项关于TROP2 ADC联合方案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这些研究采用不同设计方案,以评估一线TROP2 ADC联合治疗对比标准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考量联合方案时,需要关注OS等关键终点指标。比如, 对于PD-L1高表达患者,如果单药免疫治疗已能提供良好疗效,加入ADC带来额外毒性是否值得,需要慎重评估。只有当联合治疗能带来具有临床意义的生存获益时,增加的毒性风险才具有合理性。未来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在维持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毒性反应,PD-L1表达水平和TROP2 QCS-NMR都可能是重要的分层工具。

正在开展的TROPION-Lung07研究包含三个组:Dato-DXd联合帕博利珠单抗、Dato-DXd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该研究没有将TROP2 QCS-NMR纳入前瞻性评估,可能会将其作为探索性分析,需要等待这些研究结果的公布。III期AVANZAR(Dato-DXd联合度伐利尤单抗±化疗)已将TROP2 QCS-NMR的预测价值纳入前瞻性评估,期待TROP2 QCS-NMR在指导或预测联合治疗方面的作用。



德曲妥珠单抗:改变HER2突变晚期NSCLC临床实践

1. HER2突变晚期NSCLC:从治疗困境到精准靶向

滕菲菲教授: HER2突变NSCLC患者长期面临治疗困境,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免疫治疗和TKI在这一人群中的疗效均有限。免疫治疗在HER2突变患者中的ORR约为30%,化疗仅为10%左右,泛HER2 TKI约为0-20%,小分子HER2 TKI吡咯替尼约为30%。总体而言,HER2突变NSCLC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而这一困境在脑转移患者中更为严峻,HER2突变NSCLC患者的脑转移率高达50%,且伴脑转移患者的预后显著较差。德曲妥珠单抗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在临床研究中展现显著疗效优势,打破了这一困境。DESTINY-Lung系列研究显示,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突变NSCLC中的ORR约50%,且脑转移患者与总人群获益相当。DESTINY-Lung05研究证实其在中国人群中同样有效。

2. 德曲妥珠单抗重塑HER2突变NSCLC治疗格局

滕菲菲教授: 德曲妥珠单抗的疗效优势源于其不同于其他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德曲妥珠单抗通过载荷递送系统有效杀伤特定肿瘤细胞以及周围异质性肿瘤细胞,克服肿瘤异质性。德曲妥珠单抗具有高达8的药物抗体比(DAR),血浆稳定性和肿瘤特异性释放机制又确保了安全性。

Aaron Lisberg教授: 德曲妥珠单抗代表了精准治疗的典范,在HER2突变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颅内活性令人深刻,研究数据充分且有力。德曲妥珠单抗已获批了经治HER2突变NSCLC后线治疗的适应症,且在泛瘤种领域具有应用潜力。作为首个针对这一人群的精准靶向药物,德曲妥珠单抗已成为HER2突变NSCLC的优选治疗方案。正如EGFR靶点,德曲妥珠单抗目前是二线治新选择,随着一线领域DESTINY-Lung04研究未来结果的公布,有望挑战一线治疗地位,并进一步改变未来的治疗格局。

总结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ADC药物正逐步改变NSCLC的治疗格局。在EGFR突变和HER2突变领域,ADC药物已展现既往疗法无法企及的治疗新高度,并展现出克服传统治疗耐药性和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此外生物标志物相关探索为ADC精准治疗提供了新工具。新型疗法的涌入和丰富已开始逐渐改变临床实践,将不断为患者带来新选择,提升患者临床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Olivi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