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下课铃声响起
海口市长彤学校的操场上一片欢腾
跑操、跳绳、踢毽子……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教室走廊上
不少学生或谈笑,或远眺
状态十分放松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休息时间调整为不少于15分钟,每天至少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综合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调整缓冲期为一个学期,各地各校结合实际逐步落实优化安排。
课间延长、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增加
将给校园带来哪些变化?
课间15分钟能做什么?
如何确保政策切实有效落地?
开学首日
记者走访多校
⬇️⬇️
学校一天的课表安排很紧凑,多出来的5分钟从哪来呢?
记者发现,不少学校进行整体统筹优化,仔细盘活存量,为课间延长“抢”出时间。
2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学生开展课间活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谢式伟 摄
“我们主要从大课间的时长里优化调整。”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副校长周珍介绍,这种相对“无痕”的调配方式,既不会让孩子明显感觉长时段休息时间被压缩,又能缓解小课间的匆忙。
“经过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每节课的时长未因课间活动时间的延长而改变。”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教务处主任程达莲表示。
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学生在上课。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谢式伟 摄
针对课间15分钟的调整,不少家长也表示担忧:玩乐的时间变多了,会影响学习吗?
对此,海南中学府城校区初中部教务科主任陈智红介绍,在课程设计上,该校已优化课时衔接、调整教学节奏,例如将部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替安排,减少连续高强度学习的疲劳感。
走廊上,孩子们倚着栏杆远眺;
空地上,有同学组队玩起跳格子、踢毽子;
室外活动区域,各种球类上下翻飞;
教室里,魔方、华容道、围棋等各种休闲游戏益智健脑……课间15分钟如何安排?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化方案。
海口市长彤学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大课间活动跳绳。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党朝峰 摄
在临高县博文学校,空地上的彩色格子、趣味圆圈随处可见。“孩子们一下课就喜欢到这儿来玩跳房子、萝卜蹲等游戏,既有趣味性,也能进行体育运动。”临高县博文学校校长李俊杰告诉记者,该校计划在校道、长廊等区域设置文化展板,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让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沉浸式领略文化魅力。
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则为每个班级设置了图书角,同时增加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相关器材的预算,让孩子有更多选择。
海口市灵山中学则将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早读和第一节课之间的休息时间,考虑到学校改扩建后组织学生集体到操场活动的时间较长,该校特意延长5分钟时间。该校德育处主任张翎介绍,学校针对新规定进行了作息时间调整,既保证上午大课间活动,也兼顾到课堂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