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1月的庆祝无意义(2025) ·  4 天前  
悦读文摘  ·  用空8支的原装进口『PICILY豆乳洁面乳』 ... ·  4 天前  
壹读  ·  为什么砂糖橘上都有个洞?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独处,是人生最美的修行!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1-20 06: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探讨了独处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描述独处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淡看世间繁华、追求内在修养和清静淡然生活态度的向往。作者认为独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也是一种清欢,能够帮助人们摈弃琐碎繁杂,满足内心需求,提升自己的内在和境界,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独处的定义和价值

独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也是一种清欢。能够帮助人们淡忘世间繁华,提升内在修养,满足内心需求。

关键观点2: 独处的状态

独处时,人们可以寂静虚明,心随湖面淡雅,蝉鸣而不寂寞,享受一种飘逸洒脱的人生。

关键观点3: 独处的实践意义

学会独处,意味着学会守一份安静,沉淀内心。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和天地自然对话,随性随缘。


正文

作者: 铁裕
朗诵:范梅
来源: 花开心灵驿站(ID:cnhk667788)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让生命丰盈,让灵魂生香。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范梅朗诵

《清静经》中有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行于天地之间,喜欢独来独往,看那淡淡的风景;有时独居闹市,也会心静山水,独处时可以寂静虚明;心随湖面淡雅,得蝉而不寂寞,却是一种飘逸洒脱的人生;只因为能独处,才会清静淡然,虽然孤独却能弥漫着一缕缕芳芬。

独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也是一种清欢;独处,将一切的世间繁华淡忘,与世无争;独处,悄然织得一帘幽梦,恬淡如菊,淡看红尘;独处,在雪天围炉品茶,感悟清淡的人生。
红尘滚滚,世事纷攘,最终都会归于平静;

尘埃落定,心灵有家,最终都会归于清零;

自我清欢,不问俗事,最终都会归于淡定;

饮茶弹唱,看其氤氲,最终都会归于净心。


只因为独处,因而才会想着修行;只因为将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才会去留无意;只因为独处,才会将那世间的功名淡忘,什么也不想去追寻,只道是:心灵若泥土,泥土就是心灵。
独处不是要远离世界,而是要在阅尽繁华之后,学会安静;独处不是非要离开喧闹的环境,而是要像荷莲在淤泥之中,不染泥尘;独处不是要逃避世间的纷争,而是要在嘈杂之中,能够随缘、随心。

独处是淡然居世,在清静中返璞归真;独处是心意清净,在为人之中豁达大度不违真心;独处是一种清欢,在四季轮回中淡看世间繁华笑对人生;独处是一种修养,在苦苦的历练中能够好好做人以养得根深。
独处,让生命丰盈,让灵魂生香,唯有独处,才能让你摈弃琐碎繁杂,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提升自己的内在和境界,遇见幸福,遇见更好的自己。
兹心批注: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学会守一份安静,慢慢沉淀内心。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和天地自然对话,随性随缘。

*注:配图来自 摄图网

*作者: 铁裕,散文悦读平台专栏作者,笔名一荒玄,60后,1996年开始创作散文,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以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千余篇、首。2000年至2014年因各种原因辍笔,2015年又开始散文创作。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平台:花开心灵驿站(ID : cnhk667788)

* 朗诵:范梅,昵称:沙漠玫瑰。王羲之研究会朗诵委员会会员。喜欢自然赋予的灵动之美,喜欢在唯美的声音里享受悠然的心境!

书途同归,读具匠心
读书,让我们
灵魂有香气,思想有光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