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资讯  ·  两年消失8000万张!信用卡业务春寒料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藤校毕业后,我成了网红助理,月薪4000美元…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5-02-10 12:23

正文

2024年以来,找不到工作的恐慌已经烧到顶尖名校硬核STEM专业的毕业生。这一趋势暂时还看不到扭转的迹象。

比如位于美国硅谷的加州伯克利2024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中, 竟然有超过1/4的学生仍在找工作 。难怪伯克利计算机教授James O'brien曾忧心忡忡地表示,科技专业的学位已经不再能确保就业,哪怕连GPA4.0的顶尖学生也会拿不到一个offer!

“如今开始攻读学位的人,可能在四年后毕业时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就业机会极其有限的世界。再加上越来越多人正失去工作,一个严重的危机即将来临。”O'Brien教授说。

而与此同时, 几个热门的行业却在逆势蓬勃发展:

华裔女生Lucy 2020年在疫情期间毕业,手握工商管理及平面设计的文凭,却完全找不到工作。这时,她在Instagram上看到主打旅行的网红Tina Lee招聘助理的帖子,就留言应聘。

如今,她的工作包括在巴黎的高级酒店Le Metropolitan拍照,或是在纽约的住所发帖、回复粉丝等。因为她的工作时间灵活,她还兼职接一些别的平面设计的活。

网红助理是一个很多人没有听说,但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据招聘公司透露,平均工资为每周1000美金。

另据中国日报报道,有一家叫做Favor Pets的中国公司,近年培训了3万宠物美容师、4000名宠物训练师和300名宠物医疗技师,其中不乏高学历的年轻人。

“乏善可陈”和“裹足不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5年全球经济的展望。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预期只有1.9%,最快的印度为6.5%,中国是4.6%。全球几乎所有消费品和工业品都严重过剩,最过剩的可能就是大学毕业生。

这些新兴行业的崛起,揭示出全球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新趋势。理解了这些暗流,对未来的学业和求职规划大有裨益。


热门行业之一: 宠物经济

一年上千亿!

美国人花在宠物上的钱已经超过了育儿!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美国人一年花在宠物身上的钱达1860亿美元 (数字来源:th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已超过育儿费用。

2019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11%,而且完全没有放缓的迹象。摩根斯坦利预计,到2030年美国的宠物经济将达到2600亿美元;平均到每个家庭是年1773美元的开支。

宠物完全得到家庭成员的待遇:

  • 从前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备个笼子;

  • 后来,宠物逐渐在客厅里活动。

  • 如今,宠物已经自由进出卧室——家庭成员都未必被允许进入的最后的堡垒。

人类更把自己的偏好完全投射到宠物身上。如今,宠物食品有素食、低脂、生鲜、非转基因、保健品线。一向以来人类用动物做实验,开发化妆品和药物,如今轮到人类为宠物试吃生鲜食品——宠物罐头和包装食品被认为是有必要迭代的上一代产品。

■ 淘宝头部主播会有宠物用品专场

宠物自然有自己的服装、饰品、护肤品(包括敏感肌肤系列)、香水、玩具、游戏屋和卧房系列,更有定期去美容、护理、水疗、体检、打疫苗、甚至上兴趣班的权力。它们的情感需求也得到重视:主人们会在纪念日给它们购买礼物。

不仅如此,围绕着宠物的携宠旅行、寄养、智能设备、社交、赛事、出行、保险、殡葬等衍生行业也应运而生。

■ 纪录片《萌宠成长记》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80后90后对宠物的兴趣超过孩子,而95后及00后更甚。有数据表明,越年轻约舍得在宠物身上花钱。据美国宠物产品协会(American Pet Products Association)的一项调查,宠物礼品的平均开支达到44美元。

宠物经济的红火不限于美国,欧洲宠物市场的就业人数翻倍式增长,而少子化的日本,更是以猫狗数量(1580万)超过15岁以下儿童数量(1400万)而闻名。预期中国的宠物市场也将在明年达到3613亿人民币的规模。

其中围绕宠物的社交媒体内容产业十分值得关注。2023年,抖音上仅关于猫的视频就达到5020亿次播放量。宠物网红坐拥百万粉丝,是品牌不可忽略的营销伙伴。

嗅觉最为敏锐的私募基金已经开始布局宠物经济,大肆并购宠物连锁诊所。围绕这个行业的职业方向,包括兽医、诊断助理、美容师、零售管理者、产品研发营销、活动策划、社交媒体内容运营、保险金融等。

■ 功能齐全的宠物医院和各种宠物保险


热门行业之二: 全民整容

医美将和体检一样普及,

催生全产业职业机会

过去,整容被认为是明星和爱慕虚荣的人才去做的事,很多整过容的人打死都不承认,美容医师协会也非常不鼓励从业人员进行任何宣传。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整容变得越来越先进、简单、便宜、安全,在全球刮了医美旋风。据美国调查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预测,全球医美行业未来5年有望翻番,达到1430亿美元的规模。整容医生也开始直播吆喝他们的魔法。

可想而知,又是年轻人最快拥抱这场革命。他们从丰唇和美白牙齿开始尝试,渐渐地让美容医生在脸颊骨、鼻子上动刀。一旦尝到甜头,很多人都停不下来,会继续脸部和身体多个部位的再造。

■ 电视剧《Face me》
年轻人善于在网上搜索攻略,找到全球范围的整容洼地,开始结伴整容旅行。波士顿郊外黎巴嫩社区的年轻人约贝鲁特的医美诊所,韩国的汉城变成洛杉矶之外的第二个整容之都。

年纪大的人也跃跃欲试,土耳其航空获得了“土耳其植发航班”(Turkish Hairlines)的绰号,因为它运送着一个个航班的秃发者到伊斯坦布尔做植发。抗皱注射毫无疑问是热点中的亮点:仅在中国,就有约1/5的人计划在未来5年内做抗皱注射。非持牌医美机构也能提供注射服务。

业界人士认为,今后医美手术会如同年度体检一样普及,跟买个口红差不多。

除了整容医生这一显而易见的职业路径之外,全产业链的职业机会包括:连锁设施运营和宣传,咨询服务、医美旅行服务、保险、APP开发运营。整容业全球化、数字化趋势明显,用户上传照片到APP,APP推荐各种医美方案,选定方案时,APP会直接把附近的诊所及全球性价比高的海外诊所推荐给你。

从获客到服务交付和售后,都有很多工作岗位待填补。

■ 电视剧《假面女王》

热门行业之三: 泛运动产业

赛事转播、流媒体、电子竞技等全球爆火

全世界有37亿体育迷,到2028年可望增长到39亿。85%的互联网用户表示会在屏幕上观看体育赛事。根据Two Circles运动咨询公司的研究,全球体育IP拥有者的年营业额为1590亿美元,其中39%来自转播权。美国最大的媒体公司超过1/5的预算花费在体育内容上。

足球仍然是最赚钱的运动。皇家马德里2024年收入增长1/4,成为第一个年收超过10亿欧元的俱乐部。曼联队多年成绩低迷,俱乐部照样年年挤入收入前5强。体育IP一旦形成,生命力非常持久。

流媒体平台的内容制作和传播十分抢眼。2024年11月,网飞实况转播泰森Vs保罗拳击战,全球观众超过1.08亿,创造了流媒体最高体育收视率。

今年,网飞制作的“极速求生”一级方程式赛车纪录片可望推出第七季。这一大火纪录片系列为曾经一度低迷的赛车吸引培育了新一代车迷,带动着门票销量,甚至推高门票价格,并吸引到大批新的美国赞助商。

■ 纪录片《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

流媒体平台网飞、亚马逊Prime和Apple TV正催生一大批新的体育赛事,如牛仔竞技、沙包游戏、匹克球、帆船赛和不可思议的打耳光比赛。

电子竞技日益去污名化。韩国青年Lee Sang-hyeok的年收据说超过韩国所有职业足球选手。汉城电竞学院已开出连锁学校,有3000名学生在这里磨练技术。他们的家长每月支付500美金的学费,觉得电竞是正经工作,即使当不了职业选手,也能在游戏开发界谋生。

在美国,69%的Z世代在网上看电竞内容。而油管上,电竞是仅次于音乐的第二大类别。

■ 微博上 Lee Sang-hyeok的超话页面

另一个日渐去污名化的是体育博彩。美国2018年立法解禁体育博彩,使这个行业爆发式增长:40%的美国人称自己参与过体育博彩,2024年,美国人在体育和总统大选上下注总额达7000亿美元。业内人士预计到2030年,行业规模会增行3-4倍。而随着体育博彩的全面线上化,这个曾经小众的行业如火如荼,以最快的速度席卷全球。

据咨询公司H2 Gambling Capital的估算,体育博彩仅全球下注者赔付出的现金高达1300亿美元。欧洲更是体育博彩的中心,2017年以来贡献了全球1/3的增长率。

据调查,热衷体育博彩的多为高收入职场男士,这也许是各国政府开禁体育博彩的主要原因之一:体育博彩似乎对社会造不成太大危害。它甚至还有用脑、社交、社区凝聚等正面属性。

虽然成为职业选手的门槛很高,但是整个泛体育产业的职业门类却相当五花八门,包括经纪人、营销、俱乐部、赛事、设施运营、公关、赞助管理、内容制作宣传、数据分析、知识产权及法律事务、运动科技、运动心理、康复理疗、培训学校运营、融资投资等。


热门行业之四: 泛娱乐、媒体产业

经济再不好,都有人愿意为之买单

过去两年,Taylor Swift以一己之力,给全球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都上了一课,让全世界看到娱乐业那深不可测的巨大潜能,以及如何把这种潜能变现的魔术。

哪怕在美国经济最黑暗的30、40年代,美国人也还在看电影、听流行音乐。Frank Sinatra 、卓别林和秀兰邓波儿帮助失业者熬过大萧条的艰难岁月。

如今,全球经济再不好,世界各国人民也已积累了足够的家底,他们愿意为Taylor Swift和各种大大小小的明星、网红买单。演唱会开办之处,机票、酒店爆满涨价、周边产品脱销。普华永道预测,全球娱乐业媒体产值在2028年将达到3.4万亿美元,增长率高出GDP增长。

日本经济失去了三十年,半死不活,然而“推活”——支持明星的各种活动却始终一枝独秀。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自己的推活对象,包括动漫、游戏、影视剧和明星、偶像团体、以及传统的落语、歌舞伎。

据调查,中学生每4人就有一人推活,月消费一万日元。18-24岁的年轻人中,大约40%每月花费3万日元推活。如今推活更逐渐高龄化,50岁以上女性中每2人就有一人参与,有些家庭是三代共同推活,各追各的偶像。

推活如此普及,以至于航空公司竟推出了携带亚力克人形立牌上机及拍照指南。2024年,东京举办了首次推活商品博览会,展示各种匪夷所思的推活创意商品,比如家中的专用带灯玻璃展示柜、看演唱会的高性能望远镜等。在博览会上花上10几万几十万、全年花上1000万以上的大有人在。很多人表示,需要在平凡无聊的生活外寻找刺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