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著名设计师,伦敦眼之父David Marks,与病魔鏖战多时,不敌死神,遗憾病逝,享年64岁。没有他,就没有伦敦眼。
感谢他,给我们带来了伦敦眼。
伦敦眼陪伴了远在海外的我们经历了多少个日夜
走过了多少个春秋
它见证了多少游人,市民的爱情
亲情
陪我们一起度过了圣诞节
烟火璀璨的跨年夜
还有春节,伦敦眼首次换上“中国装”,特意用了中国国旗上的中国红。(详情请戳伦敦眼首次换上“中国装”,不能错过!)
还记得第一次来伦敦,终于看到传说中的伦敦眼时的激动吗?
还记得第一次登上伦敦眼,看到各个地标,俯瞰泰晤士河时的喜悦吗?
在伦敦的时候,伦敦眼给了我们最长情的陪伴。
不在伦敦的时候,伦敦眼总能勾起我们对英国思念和回忆。
老爷子的家人在正式悼念声明中表示:“他改变了天际线,他的作品将继续为后代提供灵感和愉悦。”
作为伦敦的地标,伦敦眼已经成为了泰晤士河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伦敦之美的象征。
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高,最著名的观光摩天轮。
伦敦眼高135米,游客在上面可以看到25英里外的景色,每年可以接纳1800万人。
它的32颗胶囊舱代表了伦敦32个行政区,编号1-33,因为去掉了“不幸数字”13。
作为伦敦南岸最靓丽的风景线,它当初几经波折才得以长期伫立在此。
故事要追溯到1993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建筑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一个创意比赛——为伦敦设计一个千禧地标,以庆祝新千年的到来。
当时David和妻子Julia Barfield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在伦敦心脏地区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观光摩天轮。
然鹅,主办方否定了所有提议,这次比赛甚至连获胜者都没有公布。
David和他的建筑团队却并没有因此气馁,他们决心成立公司,把这个项目变成现实。
在接下来的6年时间里,他们四处游说,耐心地去获得金融界、政治界和公众的支持。
后来,《旗帜晚报》分享了他们的故事,于是英国航空公司成为了项目主要赞助商。
之后,凝聚了1700名专业建筑师的心血,克服了各种工程和后勤困难。
在经历了一次安全检查不过关竖立失败后,终于在18年前的今天成功将伦敦眼竖立起来。
1999年12月31日伦敦眼正式开幕。
一开始的时候,伦敦眼并不是固定驻扎在泰晤士河边的,它只是一个只有5年使用许可的可拆卸和运输到新地点的临时结构。
后来因为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伦敦市议会决定长期保留伦敦眼。
直到2005年11月英航仍与另两家公司控股。之后默林娱乐集团公司买下管理权并设立了可口可乐伦敦眼有限公司经营。
多亏了David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伦敦眼才得以与我们相见,带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领略伦敦之美。
建立了这么一个不巧地标的David的前半生其实非常普通。
1952年12月15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父亲是曼彻斯特的一位博学者,记者和电影制片人。
David在日内瓦上完高中后,在伦敦金斯顿理工学院(现在是大学)就读,然后进入了建筑师协会学校。
他在那里遇到了妻子和搭档Julia。
他一直特别关注简单、有创意和对社会有用的建筑。
老爷子曾说:“建筑师永不停歇,他们只会一直一直地建东西,直到用尽最后一口气。”
正如他所说,老爷子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留下了许多可以永远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作品。
David老爷子似乎特别喜欢让人们享受身在高处的愉悦。
除了伦敦眼,他还设计了西伦敦Richmond的树顶栈道
让人们可以漫步在树冠上的世界。
还有布莱顿的Airway i360,世界上最高的可移动眺望塔。
让人们可以眺望大海和城市。
曾和David共事的英国建筑师Richard Rogers表示:“我会想念David的——那个有着迷人笑容的英俊男人。”
伦敦工程公司AKT II的一位工程师表示:“David是一位温润如玉的巨人,尽管人们大多只记得他的作品伦敦眼和i360塔。他的耐心和决心改变了我们行业的价值。
我总是能从他的话里学到很多东西,受到启发。我将非常的想念他。”
没有老爷子,就没有伦敦眼。
没有伦敦眼的泰晤士河畔,该是多么寂寞啊。
感谢老爷子带给了我们爱与快乐,让我们的英国生活更加绚丽而难忘。愿美好都永垂不朽。
欢迎关注最懂英国的微信号
“英国大家谈”(ukdajiatan)
— The End —
文/Freya, 编辑/Cassie
文章参考 BBC, Culture Trip, Architect's Journal,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英国毕业生如何才能最快的获得英国绿卡?
2017年毕业生保签证计划推出:
详情请添加图中微信索取说明,或点击"阅读原文"
给大家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英伦汇(ID:UCEALondon)
一个有深度、有广度、有态度的英国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