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谣与诗
遇见,相似的灵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发布  ·  不免费!杭州本周六迎来高峰 ·  5 天前  
杭州发布  ·  不免费!杭州本周六迎来高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谣与诗

死亡体验回顾 | 死,到底是什么感觉?

民谣与诗  · 公众号  ·  · 2017-06-20 22:00

正文


上个礼拜,

民谣与诗与“醒来”发起了一场体验死亡的活动。

12位同学去到上海“醒来死亡体验馆”,

体验了一把虚拟的死亡。


链接:你敢不敢体验一场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感觉?

去过的同学都说,

值。




张静:“死”了一次以后,我不想再做圣母


“登山时发生意外,21岁的末位队员命悬一线,摆在全体队员面前有两个选择,牺牲TA隔断绳子 or 等待救援但可能全员丧生。”


为了增加代入感,会随机选择一名成为绳索末位的队员,我预感会是我。


当我站在台中,我是那个最危险的人,最有可能落入深渊,也最有可能把大家一起拖入深渊。我内心当然希望大家能救我,而所有的队员也都表示要救,“你才21岁!”、“只要有一丝希望!”、“不能割绳子”、“眼睁睁看着你落下去,我会比死还难受”、“我曾经被救过,我必须救你,不然也没有我”……


听完这些,泪目了,但是抱歉,这道题里,我看不到救援的希望,看不到对团队信念的摧毁,看不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和牵挂,我只看到自己是拖累别人的,在这个紧急时刻,多一秒的犹豫就多一分危险,在危险面前,一人去死还是全军覆没,我只能选择一人去死…


所以,我死了,死得很应景(题),走进无常的时候,还跟大家告了别。


在最后的“醒来”空间,和心理咨询师聊的过程中,回顾刚才经历的“死亡”和现实生活,我的确是一个有成全型人格、圣母情怀的人,咨询师问我是否委屈,是有的。


但我发现最大的伤害不在于自己妥协了什么,是否委屈,而是在一次次成全中加重了包袱,失去了自我,变得纠结、错过、没有安全感。因此,当预感的事实现,都让我有因自我确定性带来的喜悦。也许,预感并不是无中生有,是内心的映射,是和自己的沟通。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我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我要等待救援。




刘点:通过死亡,认识自己


与其说是体验死亡,更不如说是“认识自己”,每个人的年龄、经历、阅历各不相同,大家就同样的问题进行讨论,不会因为年纪小而忽视你,也不会为某个幼稚、偏激的观点不屑。在观点的碰撞与交流中,我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思维清晰、条理清楚,什么才叫真正的思想独立、成熟可靠,也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从前的影子。


很幸运,我“撑”到了最后几步,“死去”也算是个人选择,因为觉得每一步都是真实的表达,如果这是我真正的人生,我很满意。当走过模拟的“死亡之路”时,我很轻松,眼前一片漆黑,看不到光,但一点也不害怕。


但躺进“焚化炉”内,看着眼前的火光,感受着热浪,我突然害怕起来。


害怕自己在真的需要作出选择时,违背内心;

害怕自己在遇到挑战时,没有像今天一样勇敢;

害怕自己的棱角被磨平,害怕理想被放弃,害怕碌碌无为,一生平庸;

害怕有一天生命走到了尽头,我还没有实现今天所说的话——做一个被世人铭记的人、有一个不后悔的人生。


不过,一切都还不晚。

幸好,我还能够醒来。




蔡相: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用高中数学“命题”的形式简单翻译过来就是“若不知生,则不知死”,再推导出与它同真同假的逆否命题就是“若知死,则知生”。


作为一枚理工科出身改学法律的直男,本着这种“知死方知生”的逻辑理念,再加上对未知死亡的好奇及对有形有限生命的敬畏,带着激动与惶恐的心情,我参加了“民谣与诗”组织的这次“死亡体验”活动。


在此之前,死亡于我而言是个不易也不宜谈论的话题。不易在于未知,因为无从经历不可感知,即便这些年来,偶有听到幼时玩伴溺水而亡、高中同学白血病去世、邻里长辈仙去这些消息我会陷入悲恸与怅惘,特定的时日想到父母之年我也会一则以惧,但终究是隔了一层;不宜在于恐惧和忌讳,而忌讳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恐惧,说白了就是怕死。


出于对游戏规则的尊重,这次活动的具体内容我不细说,事实上我知道的也有限,因为12个人里面我是第一个被投“死”的。


活动大抵就是设计一些场景来模拟人生困境,每一次你都需要拷问内心再做出抉择,而每一次选择的结果都是有人会死。


我很庆幸自己是死在一个类似桑德尔电车难题的问题上面,看到问题的时候我就猜到如果我大谈边沁功利主义、康德绝对主义、罗尔斯无知之幕这些东西有可能被认为装逼或刻板理性或掉书袋被投出来,但我所形成的先天认知与价值理念始终支配着我必须理性严肃的看待这个问题,然后感性地做出当下我认为合理的抉择,毕竟这样的问题探讨我在法理学课堂上听到太多了。


所以“醒来”的时候我是挺淡然的,也跟身为场外接待老师同是复旦毕业的学姐相谈甚欢,我还给她推荐了富勒的《洞穴奇案》。


总算“死过一回”了,虽然有落差有失望,也并未如愿破除我内心的未知与恐惧,不过当我穿过无常之门平躺在传送带上等待被送进火化炉的那一刻,我满脑子想的还是史铁生那句话——“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陈斌斌:人生就是一直告别


三个小时的死亡体验,是让人放空思考的体验,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而我感受到的绝不仅仅来自死亡的绝望,还有关于我们一生都要修炼的课程: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尤其是如何更好地活着,是我感触最深的。


林徽因说过,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那些生离死别的时刻没人想去经历但总要经历,更好珍惜当下,才是对内心最真实以及正确的回应。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stay cool and be true。




施洁浩:任何时候醒来都不晚


生命无常,灵魂有常。无法决定的事情有很多,两难、三难的抉择更多,但是,我们依旧受限于惯常的思维、心中的价值观与当下的感受。


看清已成型的那部分自己,多琢磨未来或会长成的那个自己。至少这样可以更肯定当下,更便于选择,更能勇敢面对前路。


谢谢今天相遇的伙伴,让我看到一个个真诚的灵魂。也觉得这样的机构,在做一件有功德的事。一切的设置,为着提醒,为着在还来得及时,认真生存,努力生活。任何时候“醒来”都不会太晚。




欧阳:死亡让我学会了告别


我曾经想过,我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不要在医院,不要在人群里,也不要在不舍的目光里,我要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有树有花,突然死去,用一种回归的姿态,最好不会打扰,也没有伤害。


但是今天的体验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们要在遵从一些人间既定规则的基础上,以一种探讨和互相评判的方式决定各自的去留。被安排在不同的人生情境题里思考之后,我必须做出选择,很艰难的选择。


这一段直面自我的过程,我走得小心翼翼,但却生出了更多清醒的认知,就像找到了很多问题的根源一样。与友人聊天,可能只是在分享感受;但是偶尔与陌生人的聊天,却能让你罕见地打开心扉,收获一些出乎意料的建议。


最后,在一场探讨之后,需要选择一个人离开的时候,我选择了自己。不管是基于之前疲倦的思辩,还是基于对体验程序的好奇,在穿过“无常之门”,进入“彼岸”的时候,我想我是从容的;但是当我在躺在冰冷的传送带,我的脑中开始放回马灯,我开始思考一种自我与浩淼宇宙的关系,我开始流泪。


从小到大,没有人教过我该怎样去告别,或许,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吧。



— END —



关注民谣与诗

遇见,相似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