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场走势出现承压,宽基指数多数下跌,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后收复。中证1000本周下跌2.76%,中小盘成长板块本周表现不佳。
国内方面,收入预期与“挂牌量”将驱动楼市均值回归超预期。
就内生原因看,化债重点省份扩大对基建的影响以及居民收入预期驱动房价回归下,23年以来债市收益率的走低,是人民币贬值的重要中期压力来源。当前市场对于经济复苏关注的焦点是部分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出现回暖并认为新房库存低位将驱动楼市回升。我们参考日本90年代地产下行,但成交量持续高位的历史经验,认为这一指标指示意义有限。对于房价中短期的一大重要变量是二手房挂牌量,其背后则是主力人群的收入预期,今年要重点关注金融和公务员薪酬改革分别对一二线和三四线楼市的影响。
宏观政策方面,地产、货币等总量政策最新定调将呈现定力进一步超预期的态势。
在诸多1-2月经济数据公布后,《经济日报》官媒金观平《平稳起步提振发展信心》《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等系列评论员文章以及央行对于“下阶段,加大力度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反应出了货币、地产等总量政策信心和定力进一步增强。
从海外来看,“大选年”中美等地缘扰动增加是周五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直接因素。
就外生原因看,我们从去年底以来一直强调,24年作为全球“换届年”地缘扰动将显著增多。一季度后中美扰动重新回升是引发近期汇率贬值的直接因素:近期美国对华科技限制等一系列措施明显升级,欧盟亦开始对我国新能源车等开始反补贴调查等。
美元近期走强的一大关键是初选结束后拜登连任格局的进一步明晰与众议院财政僵局的打破。美国两党初选结束,特朗普在作为共和党唯一候选人的背景下,其在俄亥俄、佛罗里达等“关键州”的“共和党初选”中,仍有30%的共和党选民明确不支持特朗普。黑莉、彭斯等明确表示不给特朗普大选背书,这都表明特朗普当选的困难程度显著增加,进而减少了美元中期前景的不确定性。
同时,继去年十月后,美国众议院特朗普派再度针对现任议长约翰逊进行罢免,这使得其愈发需要民主党的支持,并使得其此前对民主党强硬的立场开始松动,进而推动美国一系列此前“久拖不决”的财政方案近期开始加速落地,如:1.2万亿美元的联邦预算案获得众议院高比例通过,避免了美国政府关门。我们认为,下一步对于全球地缘格局有着更加直接影响的援乌-援以法案也有可能取得突破,财政政策的恢复,对于美国经济与美元的短期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就人民币汇率的后续走势而言,我们认为尽管人民币面临一些基本面上的承压因素,但是要看到,省部级座谈会上对于“金融强国”建设中,将“强大的货币”放在首要位置。这意味着,今年“稳汇率”的优先级高于其他资产价格类别。
同时,就今年中期美元走势而言,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为核心影响因素。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拜登连任仍是大概率事件,但当前距大选时间仍然较长,选情会受各种突发因素影响呈现反复的特点,进而使得市场对于美元的预期也呈现波动率放大的走势。今年大选年美联储整体处于偏鸽周期之中,整体来讲无需担心美元单边走强而对人民币形成持续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