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在前面】最近越来越多人问我会计相关职业规划的事儿。一些是会计专业的在校生,另一些是想转行的工作人士。首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职业规划是个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人生态度、期望等等都有很大区别,没办法给出一个笼统的回答。如果是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建议不要多想,先把本专业的知识啃下来再说,因为如果本专业的课程都没有学好,就业都将十分困难,哪里还有什么选择权?如果面临就业或跳槽,建议先去找一本叫做《选对池塘钓大鱼》的书看看,你会有启发的。
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看似遍地都是的财务工作,其实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通常择业,首先不是考虑职业发展空间,更多的是考虑有钱拿、不太忙。因此,有必要简单描述一下财务相关工作的日常状态。可是,不同企业管理风格不一,同一个企业也有忙人闲人,我也只能就职业工作状态简单描述。如有异议,请勿较真。
会计、财务和审计是三个不同的职业。笼统的“会计”和“财务”通常是指企业内部,负责帐务处理、资金调度、预算控制等工作的人员,而“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则是指企业外部独立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员。虽然都有会计俩字,但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实际上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审计的。
先说企业内部:
1. 出纳。
出纳是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俗称“管钱的”。步入会计行业,通常都是从出纳开始做起的。出纳工作需要极度的细致和耐心,因为稍有不慎,就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而这损失,通常都是要出纳人员自己赔偿的。出纳所需的会计财务知识不多,但需要对银行业务、现金业务有充分的了解,他们主要接触的就是现金和银行,还有一部分票据。出纳人员工资水平应该在会计行业中算是最低的,有些企业甚至不设单独的出纳,而由业务人员兼任。出纳人员通常能按点上下班,但在业务需要的时候,也可能需要加班(例如零售业,营业结束后需要盘点现金)。
2. 会计。
会计主要通过记账的工作,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因此,记账是会计的基本工作,也是最为繁琐的工作。企业内部可能会按工作量将会计岗位分为往来会计、费用会计、收入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总账会计等等不同种类,通常所说会计的四个程序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往大量的工作集中在记录这个环节,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会计记录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大大降低,报告和报告的使用环节重要性正在加强。
因此,会计的工作状态也发生了变化,通常在月初到月中,忙于日常的处理和记录,繁琐,但是通常可能不需要额外的加班;月底忙于结账、成本结转、报税、会计报表及各类管理报告的撰写与分析等工作,工作十分繁忙。会计信息又有很强的时效性,月底容不得拖延。悲催的是,国内的节假日大多是在元旦、五一、十一这些刚好是月末月初的时间,别人放假的时候,就是会计最忙最累疯狂加班的时候。。。。。。
所以会计的家属们,一定要理解这份工作啊!
较高级别、经验丰富的会计通常从事的是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的工作,预算管理主要是通过从财务角度设置计划,确保未来达成利润目标。财务分析则是通过会计报告及其他财务业务数据发现本月成本上升是由于车间操作失误,废品率上升所导致,还是由于原材料单价上涨所致,继而提出不同的改进方案,与其他业务部门讨论。
会计通常与企业内部的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部门联系密切,对外也会与供应商和客户有联系(如对账)。
3. 财务。
财务通常认为是比会计要高大上的岗位,但也通常是指所有与财务相关的工作的统称。狭义的财务管理主要负责的是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工作,如果不是内部银行、资金管理中心这样的机构,日常工作强度不太大,但如果碰上筹资(银行贷款、IPO上市、发债等)或投资(兼并、收购、投资设立新业务等)事项,那是怎么忙也不为过的。财务人员通常需要比会计记录更广泛的知识结构,对财务管理和金融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地位和重要性也相对传统会计记账人员要高。
4. 税务。
企业内部也可能专门设置税务岗处理与税务相关的申报、缴纳等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不违法的基础上尽可能合理化企业税收负担。税务会计岗需要熟练掌握税收政策,也需要懂会计基础知识。无需多言,一定和税务局打交道特别多。
企业内部的财务机构设置是灵活多变的,看起来都是财务部,复杂程度不一样,内部分工不一样,实际地位也有很大差别。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通常将重点放在会计记录上,两套帐甚至多套帐情况并不少见。管理规范的企业更看中会计的管控职能和财务运作的职能。
除了企业以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金融企业都需要会计,但其工作复杂程度区别较大,通常比工业企业要简单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