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世界娱乐公司副总裁刘育政:我做的不是主题乐园,是电影世界!
文章来源
| 2018“文旅中国”博览会现场演讲(有删减)
作
者 | 华谊兄弟世界娱乐公司副总裁刘育
政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年的工作,刚才说了,我这六七年都在华谊兄弟,基本上就是做一个项目。当然过程中也参与了其他项目,但是主要是打造电影世界的项目。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内容,分三部分,首先是华谊兄弟进入实景娱乐圈子。各位认识华谊兄弟都是从我们公司过去拍摄的这么多电影,我想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总会有一部是你看过的。我们拍了这么多电影之后有一个思考,一是我们辛辛苦苦花这么长时间拍了一部电影,但是院线生命周期最多一个月,现在电影院线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就下线了,电影票房好一点的三四个星期,花一两年时间拍一部电影,但是在院线出现周期这么长。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延长这个电影的生命周期,实景娱乐会是延长电影生命周期非常好的办法。
我们也在思考我们手上这么多IP,如何让它做更有效的转化,转化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追求就是希望透过IP在文化和价值上得到一些提升。而且我们拍的都是中国人的电影,反射的都是中国人的情感,所以我们也希望在这个部分让用户为精神体验买单。
一个IP要怎么转化成实景娱乐呢?通常我们会有四个阶段的步骤,精神内核的提炼、透过故事华的演绎、整合IP、最后是价值观塑造。透过这几个方式和手法,我们打造出文旅小镇主题乐园或者是旅游综合题,甚至是一个演绎系列。通常我们在IP上会有四个方面的转化,
一是做场景还原,
我们会不电影当中非常多的漂亮的美术场景做一个复原;
二是把电影故事剧情里的人物重现,
以各种形式在实景娱乐中重现;
三是透过电影里的道具,
把它转化成可以参与式的体验娱乐;
四是透过独特的情感表现方式,
塑造一个沉浸的体验效果。
刚刚讲的都是我们的手法,具体呈现出什么样的内容或者结果呢?最终我们呈现出来的就是四个业态,
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叫做电影世界?我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当时我们在做思考,其实我们最早想得比较简单一点,就是在苏州重新再做一个电影为主题的主题公园,但是我来到苏州之后思考一个问题,长三角怎么有这么多主题公园,长三角的市场还缺一个新的主题公园吗?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我想长三角不缺一个新的主题公园,所以
我们不适合再做一个新的主题公园,那么做什么呢?回答电影本质,我想应该打造的是基于电影打造的一个娱乐产品,
这个产品不叫主题公园,所以我们思考这个产品应该叫什么,后来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电影世界。
我的第一个策划团队成员是我的秘书,从我的秘书开始做,因为他跟着我最久,知道我想做什么,所以就从第一个成员开始,然后慢慢的第二个、第三个,然后到十几个人的团队组织起来。这样一个策划团队,没有过去的背景,没有过去的包袱,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我们想要打造的产品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不会有怀疑,坏处是他没有太多经验,但是年轻人有一个好处是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所以组织了策划团队之后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学习过程。
我刚才讲的是团队的打造,让你看看我们产出的一些结果。我刚刚说了,我们拿到这个项目有一个思考就是我们还做一个主题公园吗?结论就是我们不要做主题公园,我们要做一个电影世界。要做电影世界,下一个问题是,电影世界是什么东西?我们给它几个定义,第一,全国首创沉浸式实景娱乐体验园,第二是看电影、玩电影、走进电影。这是我从电影转化为实景娱乐转化过来做什么用,所以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看电影变成玩电影,玩电影怎么玩,玩电影的最佳方式就是让他走进电影当中。所以我们给我们这个项目一个口号就是入戏玩真的,我们希望所有消费者来到这个电影世界能够进入到戏剧状态当中。
透过什么手段入戏玩真的?透过IP衍生,所有演员带着消费者一起飙戏。我们的策划基本做这几个事情:
第一个事情叫做故事线重构,
策划团队里有一个是拍电影的,所以我们从已经拍好的电影当中拿到手上,重新解构它。策划团队最少的,把我们的《集结号》看了十二遍,最多的数不清,因为他们要参与制作过程,要把这里的故事重新做IP解构、IP衍生、IP转化;
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要做场景重构,
我们希望透过我们的场景,自己可以说故事;
第二件事情是透过特殊的年代,
它有一些具体的表征,把它转化为现代人的服务,所以我们给它一个名词叫做服务故事化;
第四件事情是我们透过这样的IP转化来做我们的业态布局。
在业态布局当中,有互动娱乐、演绎、餐饮、衍生,但是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叫做六感体验,就是五感体验增加了情感。
最后,透过这样的内容转化出一个实际的产品,
让客人能够沉浸。这个就是我们
策划团队做的事情。
有了策划,有了定位,下一步要实施、设计。这个园区的设计和别的园区设计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大部分的文化旅游企业讲到设计就找了一家设计公司,一家规划公司,先找规划公司做规划,然后再根据规划交给设计公司做设计,我们也这么做,但是我们除了找规划公司、设计公司之外还加了一个团队,叫做美术团队,就是我们的电影美术团队。电影美术团队在参与这种项目的时候也遇到很大的苦头,因为一般电影美术所打造出来的作品,只要维持三个月的耐用性,因为几个月电影就拍完了,东西就可以砸掉了,但是我们的美术团队面临的挑战是这些场景必须用几十年。
这是我们早期我们跟别的文旅企业走同样的路,我们也找设计公司,找的设计公司你们可能也找过,有一家叫做Thinkwell,在洛杉矶的,这是设计出来的一个结果。
这个也是设计公司帮我们设计出来的一个成果,但是这样的成果到最后都没有实施,因为我们认为它不符合一个电影公司的需求,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游乐园或者是一个主题公园。我们不要跟主题公园一样。
我们引进了美术师团队,看了我们的作品就说你们这些东西,你的建筑物没有突出灵魂和故事,怎么办?所以我们开发团队到哪里,到发生故事的现场去寻找建筑物的来源。第一个地点就是北海道、哈尔滨、陈家沟,分别为了《非诚勿扰》、《集结号》和《太极》,寻找适合这些建筑物的原型,这些原型通过规划布局组合起来之后就产生了一个街区的布局,就是《非诚勿扰》区。有了布局以后就做外立面的深化设计,下一步就是做美术自己的设计。光有布局是不够的,在电影美术的角度来说,他们讲究镜头感,镜头感重视几个事情,天际线、景深、尺度、街道感、立体空间、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很重要,因为电影讲究还原,还原是重视逻辑关系的,所以在整个布局当中会有非常多的视线分析和镜头感的分析,最终才成为你今天看到的成果。同样的道理,在《集结号》也是一样,我刚刚讲了外立面的软装置景,我们的标语、招幌、小品、构筑物、景观组成起来的就是软装置景。下一步要实施落地,画出来的图到底能否施工,还有一个工作就是要做大样,所以我们必须找出非常多的质感和比例关系。除了外观之外,室内也让我们的美术师参与。
这能实现吗?我告诉你我们怎么实现的。施工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要求,这个不细说了,主办方告诉我还剩三分钟。关于建筑细节上我们有非常多的考究和考证,有一些建材都是从故事发源的产地直接带回来的。对于大型外观,我们会先制作小样,1:10或者1:20的小样,来确定放大之后没有问题。
刚刚说的这些外立面的软装,这是电影美术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因为拍电影的时候,这些软装只要用三个月,但是这个要长期使用,这是面临的最大的材质和工艺的困难。
这是进入到现场的实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