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化纤边角料制成被芯?苏州通报!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发!两架飞机在美国相撞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哪吒2》,又有新突破! ·  2 天前  
零壹财经  ·  2025首届金融科技出海峰会将举办“RWA: ...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断货!全线售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政府不再垄断土地供应会成为戳破房地产泡沫的王炸吗?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1-17 09:10

正文



“小产权房会合法化吗?”“单位福利房会重现江湖吗?”“房价会降吗?”

实际上,我们不妨将此项新政视为“建设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一个小小尝试,未来,类似的尝试性政策还有很多,不必对某项政策过于惊慌。但作为投资人,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依靠加杠杆炒房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文/貌貌(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衣食住行,乃是人生在世最为关注的四件大事,而一方面受传统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又受近年来房价上涨趋势的“刺激”,房子成为了几乎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这一主张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各方关注。从去年的租购同权、租房落户到新年伊始就引发各方争执的“房产税”,都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而近日的一则新闻,更是让人忍不住高呼“这天大概要变了”。

近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说,我国将 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简单来说,就是非房地产企业,只要你手中有土地,就可以拿来建设住宅。 政府将不再是唯一的居住用地提供者,开发商也不再是唯一的一手房供应者。 一直以来,政府垄断土地供应的局面将被打破,土地供给也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集体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都将有可能入市 ;而同时,除开发商外, 企业、政府、个人、集团、社团组织等,都可以作为住房的供应者。

寥寥数语,其实并不足以概括一旦此项政策推行,对全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但我们仍可以探讨一下此项政策的推行将对房价产生怎样的影响。

小产权房会合法化吗?

几乎每一次出台新政,都会有人提出小产权房合法化的问题,其实不论政策如何,貌貌都认为小产权房合法化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事情。小产权房想要合法化主要问题有三:


1、 建设标准、消防安全是否能够达到商品房建设标准;

2、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合法化后的 小产权房能否和商品房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配置;

3、 集体土地是否能上市交易。


而此次政策中“集体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都可能入市”的主张无异于让许多人对小产权房的合法化产生了幻想。但仔细分析此次姜部长的讲话,“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关键词“住宅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我们要搞清楚, 住宅用地不等于商品房用地,住宅也不等于商品房。 在此项政策下,集体土地上市交易后也只能作为租赁住房用地,而无法作为商品房建设用地。因此,小产权房合法化,依旧是不可能的事情。

单位福利房会重现江湖吗?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曾经房子是单位分的,而不是买的;楼上楼下、邻里邻居都是一个单位的“兄弟姐妹”,由此还产生了一个个“XX单位大院”“XX工厂大院”。后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分房制度取消,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分房”这个词逐渐离我们远去。而近期,华为、格力等企业放出自建商品房给员工居住的新闻又使人想起了那个单位“分房”的年代。


“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单位福利房。仅从政策来看,“单位福利房”这一产物似乎很有可能重现江湖。不过也必须明确, 单位、集体建设的住房也不等于商品房,员工所分到的“福利房”也只是拥有该房屋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房价会降吗?

房价的趋势其实没有人敢断言,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土地供应现状,也有不同的房地产政策,我们仅从此项政策的影响做一个基本分析推断。

貌貌认为,影响房价最关键就是“供需问题”。影响“供给”的最重要因素则是商品房用地供应量,目前城市房屋成本中较高的一块成本就是土地成本,一旦土地供应量加大,在市场调节下,土地成本下跌,商品房价格自然会有所下降。但前面我们已多次强调,此项政策中所开放的 集体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宅基地等即使转化为居住用地,也一定不等于商品房用地,因此,该政策在供给端对房价的影响不大。


再来看“需求”。以目前市场条件来看,影响需求的两大因素为“有住房需求的刚需者”和“货币供给量”。不难得出结论,此项政策会使得租赁房屋大量增多(包括“单位福利房”原则来说也属于租赁住房),在 租房政策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不排除部分刚需人群放弃购买商品房,选择租房生活。 另一方面,2017年我国M2同比增加8.2%,创下了史无前例的新低。当 货币供给量下降,信贷紧缩,货币政策向稳健中性时代迈进,加杠杆买房的难度增大,商品房需求很可能进一步减少。 因此,从需求端来看,此项政策对房价下降似乎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作用大小尚不好说。

实际上,我们不妨将此项新政视为“建设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一个小小尝试,其目的既是为了实现“房住不炒”,也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在未来,类似的尝试性政策还有很多,不必对某项政策过于惊慌。但作为投资人,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 依靠加杠杆炒房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精彩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